鹅湖之会是中国哲学史上著名的辩论,从哲学角度看_鹅湖之会是中国哲学史上著名的辩论

tamoadmin 成语教育 2024-06-25 0
  1. 吕祖谦的人物小记与主要思想
  2. 宋元时期的历史故事
  3. 从武夫到文人的心酸转化——辛弃疾(二) - 草稿
  4. 宋朝人为什么特别喜欢谈格物致知?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显示其卓越军事才能与爱国热忱。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作品集有《稼轩长短句》,今人辑有《辛稼轩诗文钞存》。

辛弃疾存词600多首。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战斗精神是辛词的基本思想内容。他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豪放派词人、爱国者、军事家和政治家。 关于更名一事,辛弃疾在抗击金人的战斗过程中,将原字“坦夫”改为“幼安”,旨在效仿西汉大将霍去病(前140-前117),也能奋勇杀敌,带领将士打败异族侵略。 辛弃疾的始祖辛维叶,在唐曾任大理寺评事,由陇

辛弃疾(11张)西狄道迁济南,故为济南人。高祖辛师古,曾任儒林郎。曾祖辛寂,曾任宾州司户参军。祖父辛赞,因累于族众,靖康之变时未能随宋室南渡,仕于金,先后为谯县、开封等地守令。辛弃疾父辛文郁早卒,他自幼随祖父辛赞生活。 辛弃疾在文学上与苏轼齐名,号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有人这样赞美过他:稼轩者,人中之杰,词中之龙。刘辰翁《辛稼轩词序》说:“自辛稼轩前,用一语如此者,必且掩口。及稼轩,横竖烂熳,乃如禅宗棒喝,头头皆是;又如悲笳万鼓,平生不平事并巵酒,但觉宾主酣畅,谈不暇顾。词至此亦足矣。” 他出生时北方久已沦陷于金人之手。他的祖父辛赞虽在金国任职,却一直希望有机会“投衅而起,以纾君父所不共戴天之愤”,并常常带着辛弃疾“登高望远,指画山河”(《美芹十论》),同时,辛弃疾也不断亲眼目睹***在金人统治下所受的屈辱与痛苦,这一切使他在青少年时代就立下了恢复中原、报

鹅湖之会是中国哲学史上著名的辩论,从哲学角度看_鹅湖之会是中国哲学史上著名的辩论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辛弃疾的画像(20张)国雪耻的志向。而另一方面,正由于辛弃疾是在金人统治下的北方长大的,他也较少受到使人一味循规蹈矩的传统文化教育,在他身上,有一种燕赵奇士的侠义之气。 辛弃疾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出生前13年,山东一带即已为金兵侵占,二十一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绍兴三十一年(1161)率两千民众参加北方抗金义军,次年奉表归南宋。一生坚决主张抗击金兵,收复失地。曾进奏《美芹十论》,分析敌我形势,提出强兵复国的具体规划;又上宰相《九议》,进一步阐发《美芹十论》的思想,都未得到***纳和施行。在各地上任他认真革除积弊,积极整军备战,又累遭投降派掣肘,甚至受到革职处分,曾在江西上饶一带长期闲居。光复故国的伟大志向得不到施展,一腔忠愤发而为词,其独特的词作风格被称为“稼轩体”。造就了南宋词坛一代大家。其词热情洋溢,慷慨悲壮。笔力雄厚,艺术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有《稼轩长短句》。今人辑有《辛稼轩诗文钞存》。 绍兴三十一年(1161),金主完颜亮大举南侵,在其后方的汉族人民由于不堪金人严苛的压榨,奋起反抗。二十一岁的辛弃疾也聚集了二千人,参加由耿京领导的一支声势浩大的起义军,并担任掌书记。当金人内部矛盾爆发,完颜亮在前线为部下所杀,金军向北撤退时,辛弃疾于绍兴三十二年(1162)奉命南下与南宋朝廷联络。在他完成使命归来的途中,听到耿京被叛徒张安国所杀、义军溃散的消息,便率领五十多人袭击敌营,把叛徒擒拿带回建康,交给南宋朝廷处决。辛弃疾惊人的勇敢和果断,使他名重一时,“壮声英概,懦士为之兴起,圣天子一见三叹息”(洪迈《稼轩记》)。宋高宗便任命他为江阴签判,从此开始了他在南宋的仕宦生涯,这时他才二十五岁。 辛弃疾初来南方,对朝廷的怯懦和畏缩并不了解,加上宋高宗赵构曾赞许过他的英勇行为,不久后即位的宋孝宗也一度表现出想要恢复失地、报仇雪耻的锐气,所以在他南宋任职的前一时期中,曾热情洋溢地写了不少有关抗金北伐的建议,像著名的《美芹十论》《九议》等。尽管这些建议书在当时深受人们称赞,广为传诵,但已经不愿意再打仗的朝廷却反映冷淡,只是对辛弃疾在建议书中所表现出的实际才干很感兴趣,于是先后把他派到江西、湖北、湖南等地担任转运使、安抚使一类重要的地方官职,去治理荒政、整顿治安。这显然与辛弃疾的理想大相径庭,虽然他干得很出色,但由于深感岁月流驰、人生短暂而壮志难酬,内心却越来越感到压抑和痛苦。 然而现实对辛弃疾是严酷的。他虽有出色的才干,他的豪迈倔强的性格和执着北伐的热情,却使他难以在畏缩而又圆滑、嫉贤妒能的官场上立足。另外,"归正人"的尴尬身份也阻拦了他仕途的发展。使他的官职最高为从四品龙图阁待制。他也意识到自己“刚拙自信,年来不为众人所容”(《论盗贼札子》),所以早已做好了归隐的准备,并在江西上饶的带湖畔修建了园榭,以便离职后定居。果然,淳熙八年(1181)冬,辛弃疾四十二岁时,因受到弹劾而被免职,归居上饶。此后二十年间,他除了有两年一度出任福建提点刑狱和福建安抚使外,大部分时间都在乡闲居。 辛弃疾一向很羡慕笑傲山林的隐逸高人,闲居乡野同他的人生观并非没有契合之处;而且,由于过去的地位,他的生活也尽可以过得颇为奢华。但是,作为一个热血男儿、一个风云人物,在正是大有作为的壮年被迫离开政治舞台,这又使他难以忍受,“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所以,他常常一面尽情赏玩着山水田园风光和其中的恬静之趣,一面心灵深处又不停地涌起波澜,时而为一生的理想所激动,时而因现实的无情而愤怒和灰心,时而又强自宽慰,作旷达之想,在这种感情起伏中度过了后半生。“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破阵子》),“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鹧鸪天》),在这些词句中,埋藏了他深深的感慨。宁宗嘉泰三年(1203),主张北伐的韩侂胄起用主战派人士,已六十四岁的辛弃疾被任为绍兴知府兼浙东安抚使,年迈的词人精神为之一振。第二年,他晋见宋宁宗,慷慨激昂地说了一番金国“必乱必亡”(《建炎以来朝野杂记》乙集),并亲自到前线镇江任职。 宋宁宗开禧元年(公元1205年),辛弃疾任镇江知府,时年六十五岁,登临北固亭,感叹对自己报国无门的失望,凭高望远,抚今追昔,于是写下了《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这篇传唱千古之作。但他又一次受到了沉重打击,在一些谏官的攻击下被迫离职,于当年重回故宅闲居。虽然后两年都曾被召任职,无奈年老多病,身体衰弱,终于在开禧三年秋天溘然长逝,享年67岁。 辛弃疾,是开一代词风的伟大词人,也是一位勇冠三军、能征善战、熟稔军事的民族英雄。他的词作“大声镗鞳,小声铿鍧,横绝***,扫空万古,自有苍生所未见”,已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瑰宝;而他作为南宋朝廷大臣而写的一篇文章《议练民兵守淮疏》,则表达了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对战争形势的精辟入里的深刻分析和鲜明而又具体的对策。这篇应用散文感情炽热,构思缜密,层层深入,有理有据,语言也精确、简洁。文章仅用了六百余字,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到解决问题,不枝不蔓,一气贯通,有情况、有分析、有措施、有预测、字字落到实处,质朴无华,明晓畅达。一位豪迈旷达的词人,根据不同的文体的需要,能够写出如此严谨、朴实的应用文,可见一位大手笔,在写作中是不能囿于一个狭窄天地中的,应该熟练地掌握几套笔墨,既有自己喜爱的体式,也能按不同要求写出不同体裁、不同风格的别类文章,就如同功夫高深的武术家,虽擅长一种兵刃,但对其他武器也能舞动一样。辛弃疾就是用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文体,从不同方面来表达了他慷慨激昂的爱国感情,反映出忧国忧民“道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的壮志豪情和以身报国的高尚理想。(节选自《应用写作》1998年第1期,《词坛巨擘 公文高手——读辛弃疾<议练民兵守淮疏>》)。 平生以气节自负,以功业自许,一生力主抗战,所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显示其卓越军事才能与爱国热忱,又与南宋志士陈亮及理学家朱熹保持深厚友谊,与之砥砺气节,切磋学问。抗金复国是其作品之主旋律,其中不乏英雄失路的悲叹与壮士闲置的愤懑,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还以生动细腻的笔触描绘江南农村四时的田园风光、世情民俗。其词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在苏轼的基础上,大大开拓了词的思想意境,提高了词的文学地位。后人遂以“苏辛”并称。其诗文亦有足称道者,特别是其文“笔势浩荡,智略辐凑,有权书衡论之风”。 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战斗精神是辛词的基本思想内容,这首先表现在他的词中,他不断重复对北方的怀念。另外,在《贺新郎》《摸鱼儿》等词中,他用“剩水残山”、“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等词句讽刺苟延残喘的南宋小朝廷,表达他对偏安一角不思北上的不满。胸怀壮志无处可用,表现在词里就是难以掩饰的不平之情。他擅长的怀古之作中《水龙吟》,面对如画江山和英雄人物,在豪情壮志被激发的同时,他也***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感慨。理想与现实的激烈冲突,为他的词构成悲壮的基调。辛词在苏轼词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了题材范围,他几乎达到了无事、无意不可入词的地步。他将豪放词推帜至一个顶峰. 在抒发报国之志时,辛弃疾的词常常显示出军人的勇毅和豪迈自信的情调,像“要挽***仙浪,西北洗胡沙”(《水调歌头》),“马革裹尸当自誓,蛾眉伐性休重说”(《满江红》),“道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贺新郎》)等,无不豪情飞扬,气冲斗牛。对那些与自己一样勇于报国的志士,他由衷地加以赞美,与之同声相应,彼此勉励,如《水龙吟·甲辰岁寿韩南涧尚书》的慷慨热情,全然不同于一般俗滥的祝寿词: 渡江天马南来,几人真是经纶手?长安父老,新亭风景,可怜依旧。夷甫诸人,神州沉陆,几曾回首?算平戎万里,功名本是,真儒事,公知否?况有文章山斗,对桐阴满庭清昼。当年堕地,而今试看,风云奔走。 绿野风烟,平泉草木,东山歌酒。待他年,整顿乾坤事了,为先生寿。 而对于庸俗圆滑、面对民族危亡无所作为的官僚,辛弃疾有一种出于本能的厌恶,在《千年调》中他勾勒了这类人物的丑态:“卮酒向人时,和气先倾倒。最要然然可可,万事称好。” 然而正是这样的人充斥官场,把持权位,引导着一条苟且偷安的道路。他愤慨地写道:“千古李将军,夺得胡儿马。李蔡为人在下中,却是封侯者。”(《卜算子》) 当辛弃疾带领不多的人马冲过战场烽火来到南方时,怀着满腔热血,渴望一展宏图,却不料从此陷落在碌碌无为的境地,这使他感到难以忍受的苦闷和悲愤。在他南归的第十二年重游当年南归的首站建康时,他写下了著名的《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这是对山河破碎的悲哀,对壮志成空的悲哀;岁月无情地流去,因这种悲哀更显得怵目惊心。然而即使词人在写他的孤独和悲哀,写他的痛苦和眼泪,我们仍然看到他以英雄自许、绝不甘沉没的心灵。 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南宋上层统治集团的屈辱投降进行揭露和批判;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艺术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热情洋溢,慷慨悲壮,笔力雄厚,与苏轼并称为“苏辛”。《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等均有名。但部分作品也流露出抱负不能实现而产生的消极情绪,有《稼轩长短句》,当代注本以邓广铭先生作的《稼轩词编年笺注》最为流行。今人辑有《辛稼轩诗文钞存》。[2]生平事迹ぢ “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这是刻在铅山瓢泉瓜山山后的阳原山辛弃疾墓前郭沫若对他评价的楹联。在中国文学史上,辛弃疾是一位令人敬仰的文武全才。 1161年,辛弃疾自22岁率领2000多家乡父老兄弟起义抗金,便把洗雪国耻、收复失地作为自己的毕生事业,20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可是,他中年却屡屡蒙受谗劾,赋闲20年,直至忧愤而死。从1181年到1207年,他基本上是在上饶带湖和铅山瓢泉过着闲居的生活,其间有6年时间被起用又被罢官,来往于福建、浙江、江苏等地的任上和带湖、瓢泉之间;而居带湖亦时往瓢泉小住。瓢泉,是这位爱国词人南渡后的最后归宿地。 1180年,41岁的辛弃疾再次任隆兴(南昌)知府兼江西安抚使时,拟在上饶建园林式的庄园,安置家人定居。1181年春,辛弃疾来到上饶开工兴建带湖新居和庄园。他根据带湖四周的地形地势,亲自设计了“高处建舍,低处辟田”的庄园格局,并对家人说:“人生在勤,当以力田为先。”因此,他把带湖庄园取名为“稼轩”,并以此自号“稼轩居士”。当年农历十一月,由于受弹劾,官职被罢,带湖新居正好落成,辛弃疾回到上饶,开始了他中年以后的闲居生活。 鹅湖山、灵山、博山等地,都是辛弃疾常去寻古觅幽的地方。鹅湖山下的鹅湖寺,在通往福建的古驿站旁。1175年农历六月初三至初八,著名学者朱熹、吕祖谦、陆九龄、陆九渊等在鹅湖寺举行了中国哲学史上著名的“鹅湖之会”(第一次鹅湖之会)。鹅湖因而成了文化胜地。辛弃疾常去鹅湖游憩。 1188年秋天,陈亮写信给辛弃疾和朱熹,相约到铅山紫溪商讨统一大计。但后来,朱熹因故推辞了这次铅山之会。这年冬,到了相约之期,辛弃疾正染病在床,于瓢泉养息等待陈亮。傍晚,雪后初晴,夕照辉映白雪皑皑的大地,辛弃疾在瓢泉别墅扶栏远眺,一眼看见期思村前驿道上骑着大红马而来的陈亮,大喜过望,病痛消散,下楼策马相迎。两人在村前石桥上久别重逢,感慨万端;伫立石桥,沐浴着雪后初晴的夕阳,纵谈国事,为金瓯残缺而痛心疾首,爱国之情汹涌澎湃于胸,拔剑斩坐骑,盟誓为统一祖国奋斗不止。辛弃疾在与陈亮别后写的《贺新郎·同父见和,再用韵答之》中发出“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的呐喊,正是这种豪情壮志的写照。 辛弃疾和陈亮这次会晤,瓢泉共酌,鹅湖同游,长歌相答,极论世事,逗留弥旬乃别,成为文坛佳话。后人为了纪念这两位爱国志士,将这次会晤称为第二次“鹅湖之会”,将期思村前的石桥称为“斩马桥”,并在桥旁建了斩马亭。至今,当地还流传辛弃疾和陈亮“斩马盟誓”的故事。斩马亭还在,虽经历风雨,仍有不少刻有“斩马亭”字样的釉瓦覆盖其上,为铅山县文物保护单位。 1194年夏,辛弃疾又被罢官回上饶,住在瓢泉,动工建新居,经营瓢泉庄园,决意“便此地、结吾庐,待学渊明,更手种、门前五柳”。1195年春,瓢泉“新葺茆檐次第成,青山恰对小窗横”(《浣溪沙·瓢泉偶作》),瓢泉园林式庄园建成。 1196年夏,带湖庄园失火,辛弃疾举家移居瓢泉。1196年秋,辛弃疾生平所有的各种名衔全部被朝廷削夺得干干净净,在瓢泉过着游山逛水、饮酒赋诗、闲云野鹤的村居生活。瓢泉田园的恬静和期思村民的质朴使辛弃疾深为所动,灵感翻飞而歌之,写下了大量描写瓢泉四时风光、世情民俗和园林风物、遣兴抒怀的诗词。《临江仙·戏为期思詹老寿》、《浣溪沙·父老争言雨水匀》、《玉楼春戏赋云山》等等,都是辛词中描写瓢泉村居生活的代表作。“青山意气峥嵘,似为我归来妩媚生”(《沁园春·再到期思卜筑》);“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情与貌,略相似”(《贺新郎·邑中园亭》)。这些词句表现了辛弃疾对瓢泉山水风物一往情深。 1203年,辛弃疾先后被起用为绍兴知府、镇江知府等职。1205年秋,又被罢官,辛弃疾怀着满腔忧愤回瓢泉。1207年秋,68岁的辛弃疾,身染重病,朝廷再次起用他,任他为枢密都承旨,令他速到临安(杭州)赴任。诏令到铅山,辛弃疾已病重卧床不起,只得上奏请辞。这年农历九月初十,民族英雄、爱国词人辛弃疾带着忧愤的心情和没有实现的遗愿离开了人世。死后葬在瓢泉瓜山山后的阳原山。

哥们,最佳呀 !!!!!!!!!!!!!!!!!!!

吕祖谦的人物小记与主要思想

1、义斩义端:

金帝完颜亮迁都燕京之后,一些长期受奴役和压迫的***忍无可忍,扛起了反金大旗,其中声势最浩大的一支队伍是山东境内揭竿起义的一支队伍,领头的耿京是一位农民出身的济南人。

为了响应义军的反金义举,时年二十二岁的辛弃疾,也乘机拉起了两千人的队伍投奔耿京。但耿京对这个前来投军的秀才并没有过多的青睐,只命他做了一名无足轻重的文官,掌管文书和帅印。在此年中发生的一件事,令耿京对辛弃疾从此刮目相看。

2、名士相会:

鹅湖山、灵山、博山等地,都是辛弃疾常去寻古觅幽的地方。鹅湖山下的鹅湖寺,在通往福建的古驿站旁。1175年农历六月初三至初八,著名学者朱熹、吕祖谦、陆九龄、陆九渊等在鹅湖寺举行了中国哲学史上著名的“鹅湖之会”。鹅湖因而成了文化胜地。辛弃疾常去鹅湖游憩。

1188年秋天,陈亮写信给辛弃疾和朱熹,相约到铅山紫溪商讨统一大计。但后来,朱熹因故推辞了这次铅山之会。这年冬,到了相约之期,辛弃疾正染病在床,于瓢泉养息等待陈亮。傍晚,雪后初晴,夕照辉映白雪皑皑的大地,辛弃疾在瓢泉别墅扶栏远眺,一眼看见期思村前驿道上骑着大红马而来的陈亮,大喜过望,病痛消散,下楼策马相迎。

3、哭祭朱熹:

朱熹病逝时,他的学说已被宣布为“伪学”。在当权者韩侂胄一派的压力下,许多朱熹的门人***不敢前往吊唁,而被朱熹“断过财路”的辛弃疾,却不畏禁令,前往哭祭,并留下了一句留传千古的悼词:“所不朽者,垂万世名,孰谓公死?凛凛犹生!”

4、早年经历:

辛弃疾出生时,北方就已沦陷于金人之手。他的祖父辛赞虽在金国任职,却一直希望有机会能够拿起武器和金人决一死战,因为辛弃疾的先辈和金人有不共戴天之仇,并常常带着辛弃疾“登高望远,指画山河”,同时,辛弃疾也不断亲眼目睹***在金人统治下所受的屈辱与痛苦。这一切使他在青少年时代就立下了恢复中原、报国雪耻的志向。因而他有一种燕赵奇士的侠义之气。

5、起义反金:

绍兴三十一年,金主完颜亮大举南侵,在其后方的汉族人民由于不堪金人严苛的压榨,奋起反抗。二十一岁的辛弃疾也聚集了两千人,参加了由耿京领导的一支声势浩大的起义军,并担任掌书记。

当金人内部矛盾爆发,完颜亮在前线为部下所杀,金军向北撤退时,辛弃疾于绍兴三十二年奉命南下与南宋朝廷联络。在他完成使命归来的途中,听到耿京被叛徒张安国所杀、义军溃散的消息,便率领五十多人袭击几万人的敌营,把叛徒擒拿带回建康,交给南宋朝廷处决。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辛弃疾

宋元时期的历史故事

吕祖谦

慎言以养其德,节食以养其体。

——宋·朱熹、吕祖谦《近思录》

简介

吕祖谦(公元1137~1181年),字伯恭,寿州(今安徽凤台)人,生于婺州(今浙江金华),人称东莱先生。与朱熹、张栻齐名,同被尊为“东南三贤”,“鼎立为世师”,是南宋时期著名的理学大家之一。他所创立的“婺学”,也是当时颇具影响的学派之一。

人物小记

淳熙二年(1175年),以朱熹为首和以陆九渊为首的两个针锋相对的学派,在江西信州鹅湖寺举行了一次辩论会,这是中国哲学史和思想史上一次重要的聚会。此次聚会为时三天,于当年六月八日结束,被后人称为“鹅湖之会”。

《象山全集》所附《年谱》,引有陆九渊门人朱亨道的一段话:“鹅湖讲道,切诚当今盛事。伯恭盖虑陆与朱议论犹有异同,欲会归于一,而定其所适从,其意甚善,伯恭盖有志于此。语自得,则未也。”吕祖谦亦曾回忆此事说:“某留建宁凡两月余,复同朱元晦至鹅湖,与二陆及刘子澄诸公相聚切磋,甚觉有益。元晦英迈刚明,而工夫就实入细,殊未可量;子静亦坚实有力,但欠开阔耳。”一个“就实入细”,一个“欠开阔耳”,一褒一贬,判然分明。总体来说,吕祖谦是倾向于朱熹,而对陆九渊是有所批评的。

主要思想

吕祖谦主张均田恤劳,发展生产,宽厚民力,恢复国土。在学术上力图调和朱熹和陆九渊之间的矛盾,并吸收永嘉学派、永康学派的经世致用之说,被朱熹视为“杂博”。其哲学思想继承程颢“心便是天”之说,认为“心即天也,未尝有心,外之天;心即神也,未尝有心外之神,乌可舍此而他求哉。心由气而荡,气由心而出”。心即天即神,宇宙万物及其变化不能存于心外。心的一念之发,可以流金炼石、奔雷走霆。天象的变异,山川的鸣沸,“皆吾心之发见”。这与陆九渊的“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相似。然而,他也讲“理之在天下,犹元气之在万物也”,与朱熹“天下只是一个理”相似,吕祖谦在认识论上强调“明心”,在教育上重视“育实才”,在历史研究方面发扬了中原文献之学。

在教育思想方面,吕祖谦的思想主张主要有三点:

其一,他非常重视教育,包括“讲学”的作用。他认为,教育是树立德、行的根本,对学子“须教以国政,使之通达政体。古之公卿,皆是从幼时便教养之以为异日之用”。

其二,他在《太学策问》中提出了“讲实理,育实才而求实用”的原则。要求人们通过教育而掌握真才实学,有用于国计民生。他在教育方面主张“讲实理”,即是主张在“穷理”的同时,强调内心道德涵养的工夫。其“育实才”即是要培养既有道德修养,又能够拯救国家的实用人才。

其三,他认为在教学中,要讲求方法,只有“教之以为法”,才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从而更好地培养出有用的人才来。在他看来,人的资质各有不同,只有通过不同的教育方法,因材施教,才能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培养出有益于国计民生的实用人才。

从武夫到文人的心酸转化——辛弃疾(二) - 草稿

宋元时期的成语故事:

东窗事发据明田汝成《西湖游览志馀·佞幸盘荒》载,宋元间传说,秦桧欲杀岳飞时,曾与妻子王氏在东窗下密谋。

后桧游西湖,舟中得疾,见一人披发厉声曰:“汝误国害民,吾已诉天,得请矣。

”桧死后,在地狱备受诸苦。

王氏给他做道场,并派道士去探望他,他对道士说:“可烦传语夫人,东窗事发矣。

”后因以“东窗事发”或“东窗事犯”概指此事。

亦用以喻阴谋败露,自食恶果。

断齑画粥形容贫苦力学。

典出《五朝名臣言行录·参政范文正公》“公生二岁而孤”原注引宋魏泰《东轩笔录》:“公(范仲淹)少与刘某上长白僧舍脩学,惟煮粟米二升,作粥一器,经宿遂凝,以刀画为四块,早晚取二块,断齑数十茎,……入少盐,暖而啗之。

如此者三年。”

鹅湖之会比喻具有开创性的辩论会。

南宋淳熙二年(1175年)在信州(今江西上饶)鹅湖寺举行的一次著名的哲学辩论会。

由吕祖谦邀集,意图调和朱熹和陆九渊两派争执。

实质上是朱的客观唯心主义和陆的主观唯心主义的一场争论

它是中国哲学史上一次堪称典范的学术讨论会,首开书院会讲之先河。

在现在的江西省铅山县有一古寺,寺虽不大,貌也不惊人,但却因南宋时著名理学家朱熹曾寓居于此,并在这里发生了中国哲学史上著名的“鹅湖之会”,因而远近闻名。

分鞋破镜唐孟棨《本事诗·情感》载,南朝陈徐德言娶陈后主妹乐昌公主为妻,公主有才貌

陈亡之际,德言料不能夫妻相守,于是破一镜,夫妻各执一半,相约日后合镜相会,又明陶宗仪《辍耕录·贤妻致贵》载,宋程鹏举被虏于张万户家为奴,娶张所虏宦家女某氏为妻。

妻见程才貌不凡,非久居人后者,屡劝程逃亡。

程疑妻受张所使试探自己,即以告张,妻因此被张赶出。

妻临行,脱绣鞋一只换程鞋一只,期望日后执此相见。

后因以“分鞋破镜”喻夫妻分离。

河东狮子吼宋洪迈《容斋三笔·陈季常》:“陈慥字季常……自称‘龙丘先生’,又曰‘方山子’。

好宾客,喜畜声妓,然其妻柳氏绝凶妒,故东坡有诗云:‘龙丘居士亦可怜,谈空说有夜不眠。

忽闻河东师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

’”按,河东是柳姓的郡望,暗指陈妻柳氏;师(狮)子吼,佛家以喻威严,陈慥好谈佛,故东坡借佛家语以戏之。

后用以比喻妒悍的妻子发怒,并借以嘲笑惧内的人。

黄袍加身后周赵匡胤谋夺帝位,在陈桥驿发动兵变,诸将替他披上黄袍,拥立为帝,定国号为宋,是为宋太祖。

后因以为典实。

亦指登上帝位。

黄龙痛饮宋金交战,岳飞曾说要直捣黄龙府,与人痛饮。

后遂以“黄龙痛饮”指彻底击败敌人,欢庆胜利。

悔读南华宋计有功《唐诗纪事·温庭筠》:“令狐綯曾以旧事访於庭筠,对曰:‘事出《南华》,非僻书也。

或冀相公燮理之暇,时宜览古。

’綯益怒,奏庭筠有才无行,卒不登第。

庭筠有诗曰:‘因知此恨人多积,悔读《南华》第二篇。

’”后以“悔读《南华》”为慨叹学识渊博而不为人所容的典故。

急流勇退宋陈抟约钱若水相晤。

钱至,见陈与一老僧拥炉而坐。

僧视若水良久,以火箸画灰作“做不得”三字,徐曰:“是急流中勇退人也。

”意思说钱若水做不了神仙,但也不是久恋官场的人。

后钱官至枢密副使,年四十即退休。

见宋邵伯温《闻见前录》卷七。

后因以“急流勇退”比喻在官场得意时及时引退,以明哲保身。

解铃还须系铃人宋惠洪《林间集》卷下载:法灯泰钦禅师少解悟,然未为人知,独法眼禅师深奇之。

一日法眼问大众曰:“虎项下金铃,何人解得?”众无以对。

泰钦适至,法眼举前语问之,泰钦曰:“大众何不道:‘系者解得。

’”由是***刮目相看。

事亦见明瞿汝稷《指月录》卷二三。

后因以“解铃须用系铃人”、“解铃还须系铃人”比喻由谁引起的麻烦,仍须由谁去解决。

近水楼台先得月宋俞文豹《清夜录》:“范文正公镇钱唐,兵官皆被荐,独巡检苏麟不见录,乃献诗云:‘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

’公即荐之。

”后常用来比喻由于近便而获得优先的机会。

灸艾分痛《宋史·太祖纪三》:“太宗尝病亟,帝往视之,亲为灼艾。

太宗觉痛,帝亦取艾自灸。

”后因以“灸艾分痛”喻兄弟友爱。

扣槃扪烛宋苏轼《日喻》:“生而眇者不识日,问之有目者。

或告之曰:‘日之状如铜槃。

’扣槃而得其声。

他日闻钟,以为日也。

或告之曰:‘日之光如烛。

’扪烛而得其形。

他日揣籥,以为日也。

日之与钟籥亦远矣,而眇者不知其异,以其未尝见而求之人也。

”译文:一出生就双目失明的人不认识太阳,向有眼睛的人问太阳是什么样子。

有的人告他说:“太阳的样子像铜盘。

”敲铜盘就听到了它的声音。

有一天(他)听到了钟声,把发出声音的钟当作太阳。

有的人告诉他说:“太阳的光像蜡烛。

”用手摸蜡烛就晓得了它的形状。

有一天,(他)揣摩一支形状像蜡烛的乐器龠,把它当作太阳。

太阳和敲的钟、吹奏的龠差别也太远了,但是天生双眼失明的人却不知道它们之间有很大的差别,因为他不曾亲眼看见而是向他人求得太阳的知识啊。

后因以“扣槃扪烛”喻不经实践,认识片面,难以得到真知。

盲翁扪籥宋苏轼《日喻》:“生而眇者不识日,问之有目者。

或告之曰:‘日之状如铜槃。

’扣槃而得其声。

他日闻锺以为日也。

或告之曰:‘日之光如烛。

’扪烛而得其形,他日揣籥以为日也。

日之与锺籥亦远矣,而眇者不知其异,以其未尝见而求之人也。

”后以“盲翁扪籥”比喻只凭片面了解或局部经验就对事物妄加判断。

面壁功深面壁:佛家语,指面对墙壁默坐静修。

面壁静修,道行甚深。

亦比喻人经长期钻研,而造诣精深。

宋·释普济《五灯会元·东土祖师》:“[初祖菩提达磨***]寓止于嵩山少林寺,面壁而坐,终日默然,人莫之测,谓之壁观婆罗门。

名落孙山宋范公偁《过庭录》:“吴人孙山,滑稽才子也。

赴举他郡,乡人讬以子偕往。

乡人子失意,山缀榜末,先归。

乡人问其子得失,山曰:‘解名尽处是孙山,贤郎更在孙山外。

’”后以“名落孙山”谓投考或选拔未中。

骑驴倒堕典出宋邵伯温《闻见前录》卷七:“华山隐士陈抟……常乘白骡,从恶少年数百,欲入汴州。

中途闻艺祖登极,大笑坠骡曰:‘天下於是定矣。

’遂入华山为道士。

”后以“骑驴倒堕”形容太平之世。

巧取豪夺巧取:软骗;豪夺:强抢。

旧时形容达官富豪谋取他人财物的手段。

现指用各种方法谋取财物。

宋·苏轼《次韵米黻二王书跋尾》:“怪君何处得此本,上有桓玄寒具油;巧偷豪夺古来有,一笑谁似痴虎头。

”典故:宋朝大书法家、大画家米芾的儿子米友仁(字元晖),家学渊源,也和他父亲一样,既写得一手好字,又长于作画;尤其非常喜爱古人的作品。

有一次,他在别人的船上,看见王羲之真笔字帖,欢喜的什么似的,立即要拿一幅好画交换,主人不同意,他急得大叫,攀着船舷竟就往水里跳,幸亏别人很快把他抱住,才不致落水。

他有一样很大的本颁,便是学会模仿古人的画品。

他在涟水的时候,曾经向人借回一幅“松牛图”描摹。

后来他把真本留下,拿摹本还给人,这人当时没有觉察出来。

拿着走了。

直至过了好多日才来讨还原本。

米友仁问他怎么看得出来,那人回答说:“真本中的眼睛里面,有牧童的影子;而你还我的这一幅却没有。

”可是米友仁模仿古人的画品,很少被人发觉他的模本是***的。

他经常千方百计向人借古画描摹;而摹完以后,总是拿样本和真本一齐送给主人,请主人自己选择。

由于他摹仿古画的技艺很精,把模本和真本模得一模一样,主人往往把模本当成真本收回去,米友仁便因此获得了许多名贵的真本古画。

米友仁是一个有才能的艺术家,值得人们敬仰,又是一个古画的爱好者和欣赏者,让人们更加知道古画的妙处和价值;可是他用那种摹仿的***本巧妙地换取别人真本的行为,却是叫人鄙弃和不齿的。

所以有人把他这种用巧妙方法骗取别人真本古画的行为,叫做“巧偷豪夺”后来的人又从此引伸成“巧取豪夺”这句成语,用来形容人以不正当的巧妙方法,攫取自己不应得的财物。

“巧取”,骗取也;“豪夺”,抢占付。

而用此种方法攫取财物,也往往利便又所得很多,故有“巧偷豪夺,故所得多多”见(“清波杂志”)之语,例如。

以神物做幌子的神棍,常常巧立名目,***借做什么佛事,骗取无知的人的财物。

攫取私有,这便是“巧取豪夺”了。

悬鼓待椎《渊鉴类函·乐·鼓二》引明陈耀文《天中记》:“宋范仲淹一日携子纯仁 *** 家。

民舍有鼓为妖。

坐未几,鼓自风滚至庭不已,民舍皆股栗。

仲淹徐谓纯仁曰:‘此鼓久不击,见好客至,故自来庭以寻槌耳。

’令纯仁削槌以副之,其鼓立碎。

”因以“悬鼓待椎”喻急不可待。

一路福星宋鲜于侁为京东转运使,比行,司马光谓人曰:“福星往矣。

”见宋秦观《鲜于子骏行状》。

明陈邦瞻《宋史纪事本末·元祐更化》、清翟灏《通俗编·祝诵》引《四友斋丛说》均作“一路福星”。

福星,即岁星,旧时术士谓岁星照临能降福于民。

宋代行政大区称路,后以路为道路之“路”,以“一路福星”为祝人旅途平安之语。

一琴一鹤宋赵抃任成都转运使,到官时随身只带一琴一鹤。

见宋沈括《梦溪笔谈·人事一》、《宋史》抃本传。

后来称人为官清廉,常用此语。

按:宋赵善璙《自警篇·嗜好》称抃赴官携一龟一鹤,朱长文《琴史》卷五及叶梦得《石林诗话》则以琴鹤龟三事并言。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宋祝穆《方舆胜览·眉州·磨针溪》:世传李白读书象耳山中,学业未成,即弃去,“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

’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后世因以“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喻持之以恒,终必有成。

针,同“针”。

功,亦作“工”。

醉翁之意不在酒宋欧阳修《醉翁亭记》:“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后用以比喻本意不在此,而在别的方面。

做贼心虚宋悟明《联灯会要·重显禅师》:“却顾侍者云:‘适来有人看方丈麽?’侍者云:‘有。

’师云:‘作贼人心虚。

’”后以“做贼心虚”比喻做了坏事怕人觉察出来而心里不安。

挨肩擦膀谓身体相贴近。

也形容人群拥挤。

元·刘君锡《来生债》第一折:“你怎么偏要挨肩擦膀的,舒着手往我怀里摸甚么?”明·兰陵笑笑生《词话》第四二回:“那两边围看的,~,不知其数。”

爱富嫌贫嫌弃贫穷,喜爱富有。

指对人的好恶以其贫富为准。

元·关汉卿《裴度还带》第二折:“有那等嫌贫爱富的儿曹辈,将俺这贫傲慢、把他那富追陪,那个肯恤孤念寡存仁义。”

安稳稳十分安定稳当。

元·无名氏《抱妆盒》第四折:“小储君倒也~守着妆盒做护身符,则是我陈琳兢兢战战抱着个天大闷葫芦。”

安然如故元·纪君祥《赵氏孤儿》第四折:“你只看这一个,那一个,都是为谁而卒?岂可我做儿的倒安然如故?”又见“安堵如故”。

鞍马劳顿骑马赶路过久,劳累困顿。

形容旅途劳累。

元·杨显之《潇湘雨》第四折:“兴儿,我一路上鞍马劳顿,我权且歇息。”

鞍马劳困指长途跋涉或战斗中备尝困乏。

元·关汉卿《窦娥冤》第四折:“不觉的一阵昏沉上来,皆因老夫年纪高大,鞍马劳困之故。

”参见“鞍马劳顿”。

傲霜斗雪形容不畏严寒。

比喻身处逆境而不屈服。

元·吴昌龄《张天师》第三折:“玉骨冰肌谁可匹,傲雪欺霜夺第一。”

傲雪欺霜见“傲雪凌霜”。

元·吴昌龄《张天师》:“梅花云:我这梅花……玉骨冰肌谁可匹,傲雪凌霜夺第一。

”元·吴昌龄《张天师》第三折:“玉骨冰肌谁可匹,~夺第一。”

八面威风①形容威风十足,声势慑人。

元·尚仲贤《单鞭夺槊》第四折:“圣天子百灵相助,大将军八面威风。

”清·曾朴《孽海花》第十二回:“年龄不到五十许,体态虽十分端丽,神情却八面威风。

”②宋徽宗内库所藏玉杯名。

见《通俗常言疏证·武备》引李绍闻《云间杂志》。

八音遏密《书·舜典》:“帝乃殂落,百姓如丧考妣。

三载,四海遏密八音。

”谓尧死,天下为之举哀,停止作乐。

后以“八音遏密”指国君(或国家元首)去世。

巴三览四东拉西扯

元·萧德祥《杀狗劝夫》:“我说的丁一确二,你说的巴三览四。”

拔丁抽楔比喻排除疑难。

丁,“钉”的古字。

元·无名氏《度柳翠》第四折:“大众恐有不能了达,心生疑惑者,请垂下问,我与他拔丁抽楔。”

拔刀相助拔出刀来助战。

多指见义勇为。

宋·释道元《景德传灯录》卷二十二:“师曰:‘路见不平,所以按剑。

’”

拔丁抽楔比喻排除疑难。

丁,“钉”的古字。

元·无名氏《度柳翠》第四折:“大众恐有不能了达,心生疑惑者,请垂下问,我与他拔丁抽楔。”

拔树寻根比喻追根究底,彻底查问。

元·无名氏《碧桃花》第一折:“俺那里有的是秦人晋人,你可也休将咱盘问,则管里絮叨叨拔树寻根。”

把素持斋指信佛者遵守吃素,持奉戒律。

元·无名氏《女姑姑》三折:“念佛心把素持斋,不食荤啖柏。”

搬脣递舌挑拨是非。

元·无名氏《南珍珠马·情》:“平白地送暖偷寒,猛可的搬唇递舌。

半夜三更指***时。

一夜分成五更,三更为***。

亦泛指深夜。

元·马致远《青衫泪》第三折:“这船上是什么人,半夜三更,大呼小叫的。”

半推半就心里愿意,表面上却不肯答应或接受。

形容***意推辞。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一折:“半推半就,又惊又爱,檀口揾香腮。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三回:“与其学那俗态,~,耽搁工夫;据俺主意,不如从实收了,倒也爽快。

半筹不纳半点计策也施展不出,半点办法也没有。

元·李文蔚《燕青***》第一折:“往常时我习武艺学兵法,到如今半筹也不纳。

”元·朱凯《昊天塔》第二折:“万骑交驰,两军相见,咱手里~。”

帮闲钻懒谓逢迎凑趣,耍弄乖巧。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二折:“直待我拄着拐帮闲钻懒,缝合唇送暖偷寒。

”《元明杂剧·陶母剪发待宾》:“~为活计,脱空说谎作营生。”

豹头环眼面目威严凶狠。

元·无名氏《博望烧屯》第二折:“我也不信,我豹头环眼,倒拿不住一目的夏侯惇。”

秦楼楚馆泛指歌舞场所。

尤指妓院。

元·张国宾《薛仁贵》第三折:“不甫能待的孩儿成立起,把爹娘不同个天和地,也不知他在楚馆秦楼贪恋着谁,全不想养育的深恩义。”

三分像人,七分像鬼形容人长相丑陋,也指人遭疾病或其折磨后不成人样子。

宋·无名氏《张协状元·大公资助张协》:“我嫁你!看牛骨自不中,三分像人,七分像鬼。

”《醒世恒言》卷九:“朱世远见女婿三分像人,七分像鬼,好生不悦。”

智勇双全既有智谋,又有勇气,二者兼备。

元·关汉卿《五侯宴》第三折:“某文通三略,武解六韬,智勇双全。”

宋朝人为什么特别喜欢谈格物致知?

隐居江西以后,由于生活上基本安定下来,所以辛弃疾在闲来无事之时常走访各地,然而并不是如同以往的名人一样去寻仙问道,而且勘察地形,走访名士高人,探索制敌之策。而当时鹅湖山、灵山、博山等地,都是辛弃疾常去的地方。鹅湖山下的鹅湖寺,坐落于在通往福建的古驿站旁。正是在这个鹅湖,发生了一件中国历史觞极其重要的事情。

1175年农历六月初三至初八,著名学者朱熹、吕祖谦、陆九龄、陆九渊等在鹅湖寺举行了中国哲学史上著名的“鹅湖之会”(第一次鹅湖之会)。鹅湖因而文化圣地,而对哲学也深感兴趣的辛弃疾来说,从此对鹅湖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时不时的便会来到鹅湖转悠转悠。

 1188年秋天,陈亮写信给辛弃疾和朱熹,相约到铅山紫溪商讨统一大计。但后来朱熹因故推辞了这次铅山之会。这年冬,到了相约之期,抱病在身的辛弃疾于瓢泉别墅扶栏远眺,一眼看见期思村前驿道上骑着大红马而来的陈亮,大喜过望,病痛消散,下楼策马相迎。两人在村前石桥上久别重逢,感慨万端;

? 伫立石桥,沐浴着雪后初晴的夕阳,纵谈国事,为金瓯残缺而痛心疾首,爱国之情汹涌澎湃于胸,拔剑斩坐骑,盟誓为统一祖国奋斗不止。辛弃疾在与陈亮别后写的《贺新郎·同父见和,再用韵答之》中发出“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的呐喊,正是这种豪情壮志的写照。

 辛弃疾和陈亮这次会晤,瓢泉共酌,鹅湖同游,长歌相答,极论世事,逗留弥旬乃别,成为文坛佳话。后人为了纪念这两位爱国志士,将这次会晤称为第二次“鹅湖之会”,将期思村前的石桥称为“斩马桥”,并在桥旁建了斩马亭。至今,当地还流传辛弃疾和陈亮“斩马盟誓”的故事。斩马亭还在,虽经历风雨,仍有不少刻有“斩马亭”字样的釉瓦覆盖其上,为铅山县文物保护单位。

 1194年夏,辛弃疾又被罢官回上饶,住在瓢泉,动工建新居,经营瓢泉庄园,决意“便此地、结吾庐,待学渊明,更手种、门前五柳”。1195年春,瓢泉“新葺茆檐次第成,青山恰对小窗横”(《浣溪沙·瓢泉偶作》),瓢泉园林式庄园建成。

 1196年夏,带湖庄园失火,辛弃疾举家移居瓢泉。1196年秋,辛弃疾生平所有的各种名衔全部被朝廷削夺得干干净净,在瓢泉过着游山逛水、饮酒赋诗、闲云野鹤的村居生活。瓢泉田园的恬静和期思村民的质朴使辛弃疾深为所动,灵感翻飞而歌之,写下了大量描写瓢泉四时风光、世情民俗和园林风物、遣兴抒怀的诗词。

《临江仙·戏为期思詹老寿》、《浣溪沙·父老争言雨水匀》、《玉楼春戏赋云山》等等,都是辛词中描写瓢泉村居生活的代表作。“青山意气峥嵘,似为我归来妩媚生”(《沁园春·再到期思卜筑》);“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情与貌,略相似”(《贺新郎·邑中园亭》)。这些词句表现了辛弃疾对瓢泉山水风物一往情深。

 1203年,辛弃疾先后被起用为绍兴知府、镇江知府等职。1205年秋,又被罢官,辛弃疾怀着满腔忧愤回瓢泉。1207年秋,68岁的辛弃疾,身染重病,朝廷再次起用他,任他为枢密都承旨,令他速到临安(杭州)赴任。诏令到铅山,辛弃疾已病重卧床不起,只得上奏请辞。这年农历九月初十,爱国词人辛弃疾带着忧愤的心情和爱国之心离开人世。

宋朝人为什么特别喜欢谈论格物致知?为什么沉寂千年的格物致知,到了宋代,忽然火了起来呢?这与宋代的时代特征太有关联了。

宋朝是一个什么时代?也许不少人认为它是一个积贫积弱的时代,但,其实她是中国文明继汉唐之后,出现的一座高原!在这高原上,耸立着几座文化高峰,除了大家熟知的宋代文学(包括诗词、散文、话本等)之外,至少还有四座高峰。

第一座高峰,是政治思想的高峰。在政治上,宋代迎来了一个改革的时代,胡适曾经把中国的11世纪称为“革新世纪”。在北宋,先是有范仲淹的革新,接着有王安石的变法。尽管王安石的变法以失败告终,但,这种革新,无疑引发了思考,带来了论争。

是宋代,产生了伟大的历史学著作《资治通鉴》。历史学不同于文学,它是比文学更富于理性思考的反思之学。

也正是在宋代,迎来了中国哲学的高峰,由周敦颐到程颢、程颐“二程”及张载开启,再到朱熹高举大旗,到陆象山再起波澜,宋代理学,不但是儒学的集大成者,而且借鉴道家、佛家尤其是禅宗的思想,形成了中国哲学史的一个高峰,将中国文化带入到了一个理性思辨的时代。

有一个故事颇能说明宋代的理性思辨特色。南宋淳熙二年(1175年)在信州鹅湖寺举行了一次著名的哲学辩论会。宋代哲学发展到南宋,产生了严重分歧,一派为朱熹的理学。这一派强调“格物致知”,主张通过格物来穷尽事物之理,主张多读书,多观察事物,根据经验,加以分析、综合与归纳,然后得出结论。一派为陆九渊的心学,他们认为“心即理”,认为格物就是体认本心,认为心明则万事万物的道理自然贯通。所以他们主张不必多读书,不必多观察,养心神才是最重要的。两派观点僵持不下。当时有个叫吕祖谦的著名学者,为了调和朱熹“理学”和陆九渊“心学”之间的分歧,便出面邀请陆九渊兄弟到信州的鹅湖寺(大约在今天的江西上饶市铅山县鹅湖镇)前来与朱熹见面,举行辩论。会上,双方就各自的哲学观点展开了三天激烈的辩论,双方各执已见,互不相让,最终是不欢而散。这就是中国思想史上著名的哲学辩论会“鹅湖之会”。由这次辩论会,可以看出宋代人的思辨精神。

也许是理学思辨精神的影响,中国科技在宋代进入到史无前例的崭新时代,宋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在当时几乎达到了世界科学中心的高度,世界著名科学史家李约瑟在其皇皇巨著《中国科学技术史》中还曾论证过宋代理学对当时自然科学的“黄金时代”形成的作用,他说:“宋代理学本质是科学性的,伴随而来的是纯粹科学和应用科学本身的各种活动的史无前例的繁盛。”这四座高峰贯穿着一个精神,就是理性精神,中华民族走到宋朝,已经具有了理性的全面自觉,宋代士子,虽然绝不缺乏浪漫气质,但他们也更应该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最富于理性精神的一群。正因为如此,以至于在唐代用来抒情言志的诗歌,到了宋代,也要打上理性思辨的烙印。

怎么思辨?用什么思辨?宋代的文化人,需要一种思辨的工具。胡适先生说,宋人在文化的整理中,在历史的研究中,从一本儒家小书里发现了新的方法、新的工具,这本小书就是礼记中的《大学》,他们发现的这个新工具就是“格物致知”!而首先发现它的就是那位在进行历史反思的著名史学家司马光,将其发扬光大的便是宋代的理学家们。这也许就是“格物致知”在沉睡千年之后的宋朝大放光彩的历史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