勾践为什么会战败-为何勾践能够报仇雪耻
1.勾践是怎样卧薪尝胆的?
2.勾践卧薪尝胆的原因是什么
3.越王勾践的故事
勾践是怎样卧薪尝胆的?
勾践回到了越国,君臣相见,又是高兴,又是伤心。他们一起商量,一定要记住亡国之痛、石室养马的耻辱,为了报仇雪耻,要上下一心,发愤图强。
勾践原来打算把国政交给大夫范蠡治理,范蠡说:“操练兵马,行军打仗,文种不如我范蠡;治理国家,安抚百姓,我范蠡不如文种。”于是勾践就把国家政事交给文种管理,而让范蠡负责操练兵马。
勾践为了能使自己时刻牢记亡国的耻辱,不让舒适的生活消磨了自己的意志,就把自己卧室里的锦绣被褥撤了下去,而铺上了柴草当作褥子,休息时就躺在上面;他还在房间里挂了苦胆,每当坐卧起来,或吃饭之前,都要尝一尝胆的苦味。这就叫作“卧薪尝胆”。他常常心中默念:苦胆再苦,也没有亡国、做奴仆苦。他平时亲自到地里耕作,夫人也亲自养蚕、织布;吃饭不吃肉,穿衣不要绸缎;经常放下国王的架子访问贤人,虚心听取意见,以礼接待宾客;对老百姓中贫穷的人就想办法救济他们,了的就帮助安葬,时时关心百姓的疾苦,同百姓一样劳作。在当时,越国刚刚遭受战乱亡国之祸,百姓大批被,人口减少,田地荒芜,生产受到很大破坏。为了恢复国家的元气,越国君臣们制定出一些措施。
如上了年纪的人不准娶年轻姑娘为妻;男子到了二十岁,女子到了十七岁,还不结婚的,父母要受到处罚;妇女快要临产,一定要报官,好派医官去照顾;生一个男孩子,国王赏一壶酒,一条狗;生一个女孩子,国王赏一壶酒,一口猪;有两个儿子的,官府给养活一个;有三个儿子的,官府给养活两个。国家还奖励耕种、养蚕、织布。与此同时,全国上下都节衣缩食,为的是年年、月月给吴王夫差进贡。夫差经常收到勾践的贡品,非常满意。
越王勾践听说吴王夫差打算造姑苏台,就趁机给吴国准备了几根又长又大的木料,派文种送去。夫差收到木料,非常高兴,为了不使大材小用,就把建造姑苏台的设计加高加大,这就更加劳民伤财。吴王夫差建造了姑苏台,又要越国进贡美女。勾践就下令在国内选美女。这时,范蠡在苎萝山上(今浙江省诸暨市境内)找到了一个名叫西施的美女,她情愿舍出自己的身子,到吴国去,帮助越王报仇。勾践就派范蠡把西施和其他美女送到吴国去。吴王夫差见到西施的美貌,马上就被迷住了,对她非常宠爱。
从此,夫差就日夜在姑苏台同西施作乐,西施也经常向夫差说越国的好话,这样,夫差对越国就一点戒备也没有了。
勾践卧薪尝胆的原因是什么
卧薪尝胆的原因
公元前496年,吴王阖闾派兵攻打越国,被越王勾践打得大败,阖闾也受了重伤,临前,嘱咐儿子夫差要替他报仇。夫差牢记父亲的话,日夜加紧练兵,准备攻打越国。
过了两年,夫差率兵把勾践打得大败,勾践被包围,无路可走,准备自杀。这时谋臣文种劝住了他,说:“吴国大臣伯嚭贪财好色,可以派人去贿赂他。”勾践听从了文种的建议,就派他带着珍宝贿赂伯嚭,伯嚭答应和文种去见吴王。
吴国撤兵后,勾践带着妻子和大夫范蠡到吴国伺候吴王,放牛牧羊,终于赢得了吴王的欢心和信任。三年后,他们被释放回国了。
所以勾践回国后,立志发愤图强,准备复仇。他怕自己贪图舒适的生活,消磨了报仇的志气,晚上就枕着兵器,睡在稻草堆上。
他还在房子里挂上一只苦胆,每天早上起来后就尝尝苦胆,门外的士兵问他:“你忘了三年的耻辱了吗?”他派文种管理国家政事,范蠡管理军事,他亲自到田里与农夫一起干活,妻子也纺线织布。
扩展资料
卧薪尝胆的历史考证
《左传》的“定公”“哀公”两代君王历史部分,大量记述了越王勾践当政国事,但没有提过他有卧薪尝胆之事,《国语》中的《吴语》和《越语》记载了吴越争斗经过,却也没有勾践卧薪尝胆的叙述。
《史记·越王勾践世家》中,仅记载勾践:床前悬挂苦胆,坐卧都看得到,吃饭时尝尝苦胆的滋味。司马迁认定勾践有尝胆之事,但没提卧薪之事。什么时候出现“卧薪尝胆”这个成语呢?
北宋文学家苏轼写过一篇《拟孙权答曹操书》。北宋的苏轼为三国孙权虚拟一篇书信给曹操,信中,苏轼发挥想像,戏说孙权“卧薪尝胆”。
这个无中生有的事,与勾践并不相关。到南宋时期,吕祖谦在《左氏传说》中,谈到吴王夫差“坐薪尝胆”。明朝张溥在《春秋列国论》中说,夫差位,为报父仇,卧薪尝胆激励自己。这种说法把夫差举出来,没勾践什么事儿了。
百度百科-卧薪尝胆
越王勾践的故事
公元前496年,吴王阖闾派兵攻打越国,但被越国击败,阖闾也伤重身亡。两年后阖闾的儿子夫差率兵击败越国,越王勾践被押送到吴国做奴隶,勾践忍辱负重伺候吴王三年后,夫差才对他消除戒心并把他送回越国。其实勾践并没有放弃复仇之心,他表面上对吴王服从,但暗中训练精兵,强政励治并等待时机反击吴国。艰苦能锻炼意志,安逸反而会消磨意志。勾践害怕自己会贪图眼前的安逸,消磨报仇雪耻的意志,所以他为自己安排艰苦的生活环境。他晚上睡觉不用褥,只铺些薪(柴草),又在屋里挂了一只苦胆,他不时会尝尝苦胆的味道,为的就是不忘过去的耻辱。勾践为鼓励民众,和王后与人民一起参与劳动,在越人同心协力之下使越国强大起来,并最终找准时机,灭掉了吴国。
扩展资料
越王勾践(约前520年―前465年),姒姓,名勾践,又名鸠浅、菼执。勾践是夏朝开国君主夏禹的后裔,夏朝君主少康庶子无余的直系子孙。无余受封于会稽(今浙江绍兴),以掌管看守供奉夏禹的祭祀。此后经历二十多代,传到勾践的父亲允常。允常在位时,与吴国君主阖闾多次作战。允常后,勾践继任越王之位。前496年即位,曾败于吴国,被迫求和。返国后夫差为报仇雪恨,养精蓄锐,誓取越国。重用范蠡、文种,卧薪尝胆使越国国力渐渐恢复起来。前482年,吴王夫差为参加黄池之会,尽率精锐而出,仅使太子和老弱守国。越王勾践遂乘虚而入,大败吴师。夫差仓卒与晋国定盟而返,连战不利,不得已而与越议和。前473年迫使夫差自尽,灭吴国称霸,是春秋时期最后一位霸主
参考资料越王勾践——百度百科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