扼腕叹息用法-扼腕叹息典故
1.关于范仲淹的故事
2.有没有哪一个典故是说一个女人经常去渡口等待才郎相遇
3.《水调歌头·平山堂用东坡韵》原文及赏析
关于范仲淹的故事
1、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1015),范仲淹中了进士,得到真宗赵恒的接见,还荣赴了御赐的宴席。在此后的几十年间,范仲淹政绩斐然,如安抚江淮的蝗灾、修建“范公堤”等。
但由于喜欢给高层“挑刺”,仕途就像乘电梯般,上上下下,几起几落。章献太后刘娥当政时,他一会儿指责仁宗赵祯不该率领百官给太后祝寿。
一会儿要求太后还政,被贬到苏州;待得赵祯亲政后,他本受到重用,但又接连上书议论国事,讥切时弊,要求改革,结果得罪宰相吕夷简,再贬饶州。
2、范仲淹多次在朝为官之时宁折不弯,与恶势力做斗争,数次遭贬。在被贬谪到饶州之时,他患了肺疾。不久,妻子李氏也病在饶州。
在附近为官的好友寄其一首《灵乌赋》给他,说朝中之人将其数次直言当做是不祥的叫声。劝诫他日后闭紧嘴巴,只做一只翱翔高飞的鸟儿。
范仲淹当即回答了一首《灵乌赋》,禀复说,不管人们怎样厌恶乌鸦的哑哑之声,我却宁鸣而,不默而生。
3、曾有人在一座灵祠中听到范仲淹的祷问: " 我将来能当宰相吗? " 神说不能。又问: " 我不能当宰相,做个良医如何? " 或当宰相,或当良医,工作性质虽然不相同,但为民造福却是相同的。
范仲淹不做宰相就做良医的思想,确实是那个时代知识分子思想的精华。 " 毅然出走 " 是说范仲淹在二十岁时得知自己的身世,毅然离家出走,到南部 " 应天府书院 " 读书学习。
4、范仲淹在南京国子监读书的时候,真宗皇帝路过应天府,人们争先恐后的前去看望真龙天子,就连书院里的师生也不例外。只有范仲淹一人,还稳坐不动,只一心读他的圣贤书。
与他交好的同窗对他说,快去看啊,面见天子,这是一个多么难得的机会啊。但是范仲淹只随口说了句“将来再见也不晚”,连头也没抬又继续读书。
第二年他果然高中进士,参加殿试之时,有了面见天子的机会。不仅如此,后来还参加了皇帝举办的御宴。
5、范仲淹被贬到浙江当官时,一名小吏孙居中在任上,家贫子幼,缺路费,不能回乡。范仲淹赠钱数百缗,(缗,成串的钱,一千文为一缗)雇了一条船,把灵柩和一家老小送归家乡。
他派一位老衙吏护送。为避免途中为关卡阻滞,交给一首诗,并嘱咐道,“过关过卡,把这个拿出来就行了。”诗云:“十口相携泛巨川,来时暖热去凄然。关津若要知名姓,此是孤儿寡妇船。”
扩展资料人物评价:
范仲淹“文武兼备”、“智谋过人”,无论在朝主政、出帅戍边,均系国之安危、时之重望于一身。他对某些军事制度和战略措施的改善,使西线边防稳固了相当长时期。
他领导的庆历革新运动,虽只推行一年,却开北宋改革风气之先,成为王安石“熙宁变法”的前奏;即使在担任地方官时,他也殚精竭虑,鞠躬尽瘁。
范仲淹不仅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还是一位卓越的文学家和教育家。作为宋学开山、士林领袖,他开风气之先,文章论议,必本儒宗仁义。
并以其人格魅力言传身教,一生孜孜于传道授业,悉心培养和荐拔人才;乃至晚年“田园未立”,居无定所,临终《遗表》一言不及私事。
他倡导的“先忧后乐”思想和仁人志士节操,为儒家思想中的进取精神树立了一个新的标杆,是中华文明史上闪灼异彩的精神财富。
参考资料:
有没有哪一个典故是说一个女人经常去渡口等待才郎相遇
“风陵渡口初相遇,一见杨过误终身。只恨我生君已老,断肠崖前忆故人。”
16岁的小襄儿在风陵渡遇到了杨过,杨过给她三枚金针,答应满足她三个愿望。
郭襄提出的第一个愿望,是想看看杨过的脸。
当杨过摘下面具的那一刹那,这个妙龄少女脸红心热,情窦初生,一发而不可收拾。这让我想起李少红《大明宫词》里的经典镜头:上元灯节,小太平在街上随手摘下了一个昆仑奴面具,面具后那张俊朗的笑脸,电掣雷击般震颤了一个女孩懵懂的天空,从此,她跌入情海不归路,而他,却不是她的人。风陵渡,终身误,何其相似的情节,何其相似的命运!
郭襄提出的第二个愿望,是希望自己生日那天,大哥哥能来襄阳城陪她说说话。
那一天,杨过不仅来了,而且破了两个千人蒙古军团,劫了二十万蒙古大军的粮草,更精彩的是,他为郭襄点亮了漫天烟花,烟花的字样是“恭祝郭二**多福多寿”!试想,这样的神勇,这样的魅惑,这样的浪漫,一个16岁的少女怎可能抵挡?她的一生就定格在了这一天,从此再没有走出过。经历过如此璀璨的华年,叫她以后能瞧得上谁?能瞧得上谁!?
郭襄提出的第三个愿望是:即便小龙女已不在人世,大哥哥也不要寻。
这一条,杨过没有照办。他当初的承诺是“但教力所能及,无不从命”,看起来好像是个霸王条款,留有余地,而关于小龙女的事,是不可能包含其中的。杨过苦等小龙女16年后,以为伊人不在,决然跳崖,而郭襄连想都没想,也紧跟着他跳崖!在她心里,他比她自己更重要,没有他,她便不能存活。
故事的发展总是峰回路转,他们三人都没。
对于杨过小龙女来讲,自然是皆大欢喜,而小襄儿只有黯然离场……
在郭襄眼里,杨过是无所不能的神明,是不能替代的偶像。在杨过眼里,郭襄是童话里的公主,纯真无瑕。很多人都好奇:杨过真的一点都不爱郭襄吗?这个问题,恐怕连金庸自己都不敢写清楚。
据说小龙女的原型是夏梦,那是金庸念念不忘的梦中情人,是他心目中最完美的女神,所以他断不会把杨过给了郭襄,也不可能破坏一个男子对女神的忠贞不二。然而,面对纯真烂漫,美丽多情的少女,杨过的心,难道真的从来就不为所动吗?如果从不曾泛起一丝涟漪,他又何必一辈子避而不见?这一点,似乎不可深究……
“一见杨过误终身”,正是这一生的痴念,使我们对小襄儿独怀怜惜。
风陵相遇,她是个单纯甜蜜的小萝莉,他已是誉满江湖情事沧桑的神雕大叔。萝莉遇上大叔的成熟,不可救药啊!然而,她与他,终归还是错过的人。杨过之所以是杨过,是因为他对小龙女的生不渝,而郭襄之所以成了郭襄,是因为她明知自己没戏,还要执着地站在空荡荡的舞台上,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郭襄的痴情叫人忍不住扼腕叹息,这么冰雪聪明的女子,怎么就这么看不穿呢?
其实,这跟聪明不聪明无关,人在情中,往往身不由己。
有人说,爱是一场催眠,醒来之后就如被谁吸了灵。爱过之后,总觉得不仅失去他,也失去了一部分自己。那个被爱的人总是掌灵者,去爱的人反而失魂。所以,在每段真心付出的感情中,总有一个人献祭了灵魂,收获了残忍——而郭襄,正是这个献祭者。
值得不值得?难以说清。
如花美眷,似水流年,都付于断井颓垣。从这个角度讲,郭襄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这痴情空负了大好青春,就连那峨眉山月,也会怜她青灯孤影独憔悴吧?
换个角度讲,人这一生,能有这样一份曾经绚烂的爱情,哪怕它在片刻快意和欢悦之后就转瞬成空,哪怕它是一场错遇,只要它能够让人刻骨铭心,只要它无悔,又何尝不是一种体悟?
大凡轰轰烈烈的爱情,必然不是顺风顺水,正是因了它的险象环生波澜起伏才能扣人心弦。虽说旁观者都希望有情人终成眷属,可事实是,那些凄美的爱情悲剧更能震撼人,留下经年不灭的传奇。残缺,似乎成了爱情神话中不可剔除的催化剂。也许,残缺是对爱的另一种成全吧?不圆满的爱,抱憾的爱,不得不撒手的爱,将是心里的一朵血色玫瑰,痛着,念着,美着。
而得偿所愿的爱情,是不是能把回肠荡气的缱绻贯串到底?会不会因了琐碎烟火而黯然失色?就像童话一样,写到“从此,他们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就戛然而止,再不能往下写,不敢往下写。
有些比较唯心的人说,人这一辈子,要等的那个人只有一个,唯有一个。也许你会遇到得到,也许你会遇而不得,更多的可能是你根本遇不到,你们各自从生到,连擦肩而过的机会都没有,那个人只存在于你的梦中。
——小襄儿面临的正是第二种情形:遇而不得。
错过,时间的错过,机缘的错过,都是冥冥之中注定的因果。相逢不恨晚,错过了缘分,不一定就错过了美丽,就如郭襄的心里,永不懊悔那一天的相遇,这一世的守望。
金庸笔下的爱情,大多是大爱大恨,穷其一生。当然,这只是文艺作品中爱情的题中之义,而我们寻常人等,对此恐怕是爱而惧之,毕竟那样太虐心了点,神经受不了。我们唯求朝朝暮暮长相守,平平淡淡才是真,惟其如此,才会对小襄儿这样的痴心女子倍加怜惜吧。
“一见杨过误终身”,看到这七个字,疼。
《水调歌头·平山堂用东坡韵》原文及赏析
《水调歌头·平山堂用东坡韵》是南宋诗人方岳所作,下面是《水调歌头·平山堂用东坡韵》原文及赏析,欢迎阅读。
原文
秋雨一何碧,山色倚晴空。江南江北愁思,分付酒螺红。芦叶蓬舟千重,菰菜莼羹一梦,无语寄归鸿。醉眼渺河洛,遗恨夕阳中。
苹洲外,山欲暝,敛眉峰。人间俯仰陈迹,叹息两仙翁。不见当时杨柳,只是从前烟雨,磨灭几英雄。天地一孤啸,匹马又西风。
赏析
“江南江北愁思”两句,意思是说平生行遍江南江北,积累起来的许多愁思,都付之一醉,暂时忘却吧。借酒消愁本来是人之常情,尤以文人为甚。但作者哪里来这么多“愁思”,它的具体内容又是什么呢?一是自伤飘泊无定,二是慨叹中原未复。这就是有点有染的写法,即先说明性质,然后再表现内容。
“芦叶蓬舟千里”三句,写词人长年飘泊在外,不能回乡。“芦叶”句展示“蓬舟”(盖有蓬顶的小舟)在长满芦叶的岸边行驶之状。“千里”极言行程之长,飘泊地域之广阔。“菰菜莼羹”用的是张翰的典故:相传张翰在外作官时,见秋风起,想起了家乡的菰菜、莼羹和鲈鱼脍,就命驾而归。“菰菜莼羹”后面加上“一梦”两字,就否定了此事的现实性。因而只好“无语寄归鸿”,默默无言地目送征鸿南归。方岳是南宋后期著名的江湖派诗人之一,他少年飘荡江湖,中年以后,虽中了进士而宦游各地,还不免有“游宦成羁旅”之感。思归而不得,发为愁思,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了。
“醉眼渺河洛,遗恨夕阳中”一句,意思是醉酒后的词人双眼朦胧,河洛一带渺不可及,而遗恨于夕阳之中,这不是其字面意思,实质上它抒发的是词人为中原沦落,未能收复而遗恨。
下片又从眼前景物写起。“苹洲外”三句,写远山在黄昏中的姿态。“苹洲”是长满苹草的'洲渚;苹洲之外,远山在暮色中敛下了它的眉峰,这是将愁苦的感情移入于物,写的是带情之景。这种写法,一方面增加了状物的形象性,一方面也抒发了自己的感情,可谓一举两得。
“人间俯仰陈迹”至“磨灭几英雄”五句,转入怀古。作者遥想当年与平山堂有密切关系的欧阳修和苏东坡两位“仙翁”已经逝去,黯然神伤扼腕叹息。
“杨柳”和“烟雨”是欧阳修和苏东坡词中描写的平山堂景色,作者巧妙地引用这两个词,除了表示对欧苏二公无限景仰外,还寄托了沧桑之感。“杨柳”已非,“烟雨”依旧,而几许英雄,已磨灭于此变化之中。这几乎是文人登临怀古的一个永恒主题,骨子里是感到人生虚幻,蒙上了一层虚无的感伤色彩,这是失意牢落者常有的感情。
最后两句,从怀古议论回到现实,写自己又将匹马登程,在西风凄烈的天地之间,怅然孤啸。其情其景,是够令人感伤的。这一结尾,又回到了飘泊的愁思,与上片遥相呼应。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