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聊以慰藉的下一句怎么说

2.聊以解嘲是什么意思

3.慰藉的词语慰藉的词语是什么

4.《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苏轼)全文翻译鉴赏

聊以慰藉的下一句怎么说

聊以慰藉宽我悠悠之心意思-聊以慰藉宽我悠悠之心

那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

1、出自于鲁迅《呐喊》自序:有时候乃不免呐喊几声,聊以慰藉那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使他不惮于前驱。

2、《呐喊》自序是现代文学家鲁迅为自己的小说集《呐喊》写的序言,作于1922年12月3日北京,这篇序文,勾勒出了作者前期思想的发展脉络,同时对游荡在当时背景中的自弦灵魂进行了深入的剖析。

聊以解嘲是什么意思

问题一:聊以是什么意思 释义:聊,姑且。慰藉,安慰。勉强、暂且用来宽慰自己,形容很勉强,有些自己敷衍自己的意思。

出处:《后汉书? 隗嚣公孙述列传》:“光武素闻其风声,报以殊礼,言称字,用敌国之仪,所以慰藉之良厚。”

近义词: 聊以 *** 、聊以解嘲

反义词:若有所失、怅然若失

用法:中性词,作谓语、定语;指姑且用来自我安慰

问题二:聊以慰藉什么意思 发音:liáo yǐ wèi jiè

释义:聊,姑且。慰藉,安慰。勉强、暂且用来宽慰自己,形容很勉强,有些自己敷衍自己的意思。

出处:《后汉书? 隗嚣公孙述列传》:“光武素闻其风声,报以殊礼,言称字,用敌国之仪,所以慰藉之良厚。”

近义词: 聊以 *** 、聊以解嘲

反义词:若有所失、怅然若失

用法:中性词,作谓语、定语;指姑且用来自我安慰

问题三:聊以 *** 是什么意思 聊以 *** liáo yǐ zì wèi

中文解释 - 英文翻译

聊以 *** 的中文解释

以下结果由汉典提供词典解释

解释:聊:姑且。姑且用来安慰自己。

出叮:汉?张衡《鸿赋序》:“南寓衡阳,避祁寒也……余五十之年,忽焉已至,永言身事,慨然其多绪,乃为之赋,聊以 *** 。”

示例:遇见强者,不敢反抗,便以“中庸”这些话来粉饰,~。 ◎鲁迅《华盖集?通讯》

近义词:望梅止渴、画饼充饥、聊以解嘲

反义词:若有所失、怅然若失

语法:偏正式;作谓语、宾语;指姑且用来自我安慰

问题四:聊以 *** 的聊是什么意思 答-聊的意思是--1闲谈[漫无边际的谈],2-姑且[聊以 *** ---聊以解嘲]。

问题五:聊以 *** 的聊是什么意思 聊以 ***

拼音liáo yǐ zì wèi

释义聊:姑且,勉强。以:用。 *** :自我安慰。姑且用来安慰自己。

问题六:麻将也属于体育吗? 麻将起源于中国,原属皇家和王公贵胄的游戏,其历史可追溯到三四千年以前。在长期的历史演变过程中,麻将逐步从宫廷流传到民间,到清朝中叶基本定型。

麻将运动不仅具有独特的游戏特点,而且具有集益智性、趣味性、博弈性于一体的运魅力及内涵丰富、底蕴悠长的东方文化特征,因而成为中国传统文化宝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麻将运动在我国广大的城乡十分普及,流行范围涉及到社会各个阶层、各个领域,已经进入到千家万户,成为我国最具规模和影响力的智力体育活动。麻将运动的客观存在是当今中国任何人都无法回避的现实。

作为一种中国传统的文化现象,麻将运动确有其表现形式上的多元性。正因为如此,有人认为,麻将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独特价值堪称国之瑰宝;也有人深恶痛绝,认为麻将是之首,其罪恶程度几与无异。

麻将与并没有必然联系。新中国成立以后,消失了,麻将却在人们的业余文化生活中健康地存在了许多年。今天,当有人用麻将作赌具的时候,其罪责,当不在麻将。桔生于淮南谓之桔,植于准北谓之积。事在人为。

对于具有广泛的群众参与的麻将运动,既不能采取简单肯定的方法,不加筛选和比较,全盘接纳;也不能采取断然否定的方法,无视现实,不加分析地一律加以排斥。将孩子与脏水一起泼掉,不是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态度。充分地看到麻将运动本身所具有的积极的社会意义和其本身滋生的弊端,采取扬弃的方法对其进行积极的疏导和改造,弃恶扬善,除旧布新,才是使这项传统的智力运动走上健康、文明的发展之路的当然之举。

纵观人类的体育发展史,任何一种体育项目,都要经过玩耍(PLAY)----游戏(GAME)----竞技(SPORT)这样一个由低级向高级的发展过程,这正是体育项目从无序到有序,从混乱到正规的由之路,也是体育项目发展的自我保护机制。麻将运动发展到今天,已经规律性地走到了即将产生质变的阶段。如果忽视了这一点,袖手旁观,任其恣意演变,以至全面沦落为工具,滑入罪恶的泥潭,才是真正的悲剧。

从这个意义上说,目前我国麻将运动的客观现实,确已到了必须正面引导的状况。多年来全国各地,特别是在军队、地方的老干部中组织的此起彼伏的竞技麻将比赛,在麻将向健康化、竞技化方面所进行的积极有益的探索,无疑反映了人民群众要求对麻将运动正确发展方向的有益尝试,也使我们看到,开展健康的、积极的、规范的麻将竞赛,不仅有利于弘扬传统文化,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更是与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的根本目标相辅成的。

正是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国家体育总局授权社会体育指导中心组织专人,历时两年多,对麻将运动的现状、历史、文化含量、理论范畴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工作。其间,不仅多次主持召开了由社会学、体育学、体育运动管理学等多学科专家参加的麻将理论专题研讨会,试办了不同规模的麻将竞技比赛,而且还对社会不同阶层,进行了大量摸底抽样调查,从而摸索出一套既有理论基础,又有实践经验的切实可行的麻将运动竞赛规律。大量的事实证明:麻将运动可以以健康、文明的体育竞赛的形式存在和发展。《中国麻将竞赛规则 (试行)》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逐步研制形成的。

制定的《中国麻将竞赛规则(试行)》,使麻将成为和其他智力体育项目一样的健康运动,发挥其应有的积极的社会功能,是我们组织开展这项工作的基本动因。

在制定《规则》的过程中,我们在继承、保持麻将运动文化特征的基础上,力求克服传统麻将本身的不足,以体现时代的要求。一是体现健康性的指导思想,二是按照现代体育运......>>

问题七:得以慰藉什么意思 发音:liáo yǐ wèi jiè 释义:聊,姑且。慰藉,安慰。勉强、暂且用来宽慰自己,形容很勉强,有些自己敷衍自己的意思。 出处:《后汉书? 隗嚣公孙述列传》:“光武素闻其风声,报以殊礼,言称字,用敌国之仪,所以慰藉之良厚。” 近义词: 聊以 *** 、聊以解嘲 反义词:若有所失、怅然若失 用法:中性词,作谓语、定语;指姑且用来自我安慰

慰藉的词语慰藉的词语是什么

慰藉的词语有:澡慰故俗,聊以慰藉,差可告慰。

慰藉的词语有:百般抚慰,贪污狼藉,聊以。2:结构是、慰(上下结构)藉(上下结构)。3:拼音是、wèijiè。4:注音是、ㄨㄟ_ㄐ一ㄝ_。5:词性是、动词。

慰藉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点此查看计划详细内容

慰藉wèijiè。(1)安慰;抚慰。

二、引证解释

⒈抚慰;安慰。引《后汉书·隗嚣传》:“光武素闻其风声,报以殊礼,言称字,用敌国之仪,所以慰藉之良厚。”宋范成大《次韵耿时举苦热》:“荷风拂簟昭苏我,竹月筛窗慰藉君。”清顾贞观《贺新郎·寄吴汉槎宁古塔》词:“行路悠悠谁慰藉,母老家贫子幼。”王统照《沉船》:“现在无论谁,只有直接的苦恼,更没有慰藉苦恼的有趣味的东西了。”

三、国语词典

安抚。《后汉书.卷一三.隗嚣传》:「光武素闻其风声,报以殊礼,言称字,用敌国之仪,所以慰藉之良厚。」也作「尉藉」。词语翻译英语toconsole,tocomfort,consolation德语Tr_stung,Trost(S)_法语dictame,remède,lénitif,consolation

四、网络解释

慰藉(汉语词语)慰藉,着意安慰、抚慰:愁苦之心稍得慰藉|行路悠悠谁慰藉。报以殊礼,言称字,用敌国之仪,所以慰藉之良厚。——《后汉书·隗嚣传》

关于慰藉的近义词

宽慰欣慰告慰抚慰安抚安危安慰快慰慰问

关于慰藉的诗词

《避寇蒙山寄居文尔村钟府仲纯丈暨文海文会诸昆季殷勤接待慰藉备至感谢不足赋此以志》《朱伯宣才英昆仲见过曲相慰藉因留饮得花字》《临江仙·风雨深宵相慰藉》

关于慰藉的诗句

犹喜雏孙相慰藉慰藉倾倒向老迂我有所慰藉地凝视着天空

关于慰藉的单词

comfortsoothingsalveconsole

关于慰藉的成语

赃秽狼藉堪以告慰贪污狼藉人言藉藉差可告慰慰藉心灵

关于慰藉的造句

1、爱心是一首飘荡在夜间的歌谣,使孤苦无依的人获得心灵的慰藉。

2、好久以后,母亲才收到了儿子从军队寄来的信笺,尽管是片纸只字,但母亲心里得到了慰藉。

3、于是,我们开始寻找精神的慰藉,而音乐打动我的恰恰是它具有这种力量。音乐的魅力在于抒发人的情感并在精神上产生共鸣,能让我找回一些值得珍藏的东西。

4、爱心是夏季的鲜花,使失望无助的人得到灵魂的慰藉。

5、爱心是一首飘荡在夜空的歌谣,使孤独无依的人获得心灵慰藉。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慰藉的详细信息

《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苏轼)全文翻译鉴赏

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

苏轼

系列:宋词三百首

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新〔秋〕凉?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

 

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

注释

 

1世事一场大梦:《庄子·齐物论》:「且有大觉,而后知其大梦也。」李白《春日醉起言志》:「处世若大梦,胡为劳其生。」

 

2风叶已鸣廊:《淮南子·说山训》:「见一叶落而知岁之将暮。」徐寅《人生几何赋》:「落叶辞柯,人生几何」。此由风叶鸣廊联想到人生之短暂。

评析

 

以词为书信,是宋词传播的一道风景线。此词即是苏轼兄弟的唱和之作,观其词察其人,无论文势文辞,我们都可发现一个视成规为草芥的缚不住的苏东坡。

 

这首词反映了作者谪居后的苦闷心情,词调较为低沉、哀惋,充满了人生空幻的深沉喟叹。具体写作年代,大概是元丰三年(1080)。

 

词的上片写感伤,寓情于景,咏人生之短促,叹壮志之难酬。下片写悲愤,借景抒情,感世道之险恶,悲人生之寥落。苏轼的几首中秋词中,本篇自有其特色 上片的起句「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新凉」,感叹人生的虚幻与短促,发端便以悲剧气氛笼罩全词。以梦喻世事,不仅包含了不堪回首的辛酸往事,还概括了对整个人生的纷纷扰扰究竟有何目的和意义这一问题的怀疑、厌倦和企求解脱与舍弃。「人生几度新凉」,有对于逝水年华的无限惋惜和悲叹。「新凉」二字照应中秋,句中数量词兼疑问词「几度」的运用,低回唱叹,更显示出人生的倏忽之感。三、四句「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紧承起句,进一步唱出了因时令风物而引起的人生惆怅。作者撷取秋风萧瑟、落叶纷飞这两个典型秋色秋景,借寒暑的易替,叹时光易逝、容颜将老、壮志难酬,以哀惋的笔调道出无法摆脱人生烦忧的怅惘之情。

 

下片写独自一人于异乡把盏赏月的孤寂处境和伤时感事的思绪。「酒贱常愁客少」,委婉地点出作者遭贬斥后势力小人避之如水火的情形:「月明多被云妨」,隐喻奸人当道,排斥善类,忠而被谤,因谗遭贬。以上两句,流露出词人对世态炎凉的感愤,包含的情感非常丰富:有念怀亲人的无限情思,有对国事的忧虑和对群小当道的愤懑,有渴望朝廷理解、重用的深意,也有难耐的孤寂落寞和不被世人理解的苦痛凄凉。这一结拍,是一个天涯沦落人带着血泪的人生呐喊与宣泄。它巨大的悲剧力量,确乎令人荡气回肠。

 

以景寓情,情景交融,是这首中秋词的艺术特色。全词通过对新凉风叶、孤光明月等景物的描写,将吟咏节序与感慨身世、抒发悲情紧密结合起来,由秋思及人生,触景生情,感慨悲歌,情真意切,令人回味无穷。

赏析

 

词一开端,便慨叹世事如梦,虽然苏轼诗词中常常流露出人生如梦的思想,但或是自我排遣之语,或为往古来今之思,读来往往觉其放达,而不觉其悲切。此处却不然,以一种历尽沧桑的语气写出,加上几度秋凉之问,风叶鸣廊,忽觉人生短暂,已惊繁霜侵鬓,益觉开头浮生若梦的感叹,并非看破红尘的彻悟,而是对自身遭际有不平之意,从而深感人生如梦境般荒谬与无奈。

 

「世事一场大梦」中的「世事」既可以指具体的历史实事,即指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的事情,亦可以理解为苏轼对人生命运的抽像意义的认识。「世事如梦」,「人生如梦」,一切皆如白驹过隙,雪后飞鸿,人生只是天地间偶然的飘蓬,所以不可执著于现实中的得失荣辱,而应超脱于具体的万事万物,使自己内心趋于平衡。「人生几度新凉」,用「新凉」指又一个秋天的来临,并且突出了秋天乍到的「新」,可见诗人对节候变化的敏感,时间的流逝磨蚀著有限的生命,词人由此产生出真挚的惜时之情。「新凉」亦指诗人再次遭到排挤打击的人生际遇,用一个「凉」字,表达了诗人心中的凄凉之情,所以,「人生几度新凉」不仅指自然节候的变化,同时也是指人生命运的起伏不定、变幻莫测。这句话把自然与人生结合起来,以自然的变幻来反衬出词人对人生命运的无奈谓叹,寄意深刻,韵味悠远。开头两句词远远不止是苏东坡在记叙一时一地之事,或是一己一身之感,而是借写具体的事实,表达他对抽像意义上的人生命运的深沉思忖。

 

「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在冷落清秋的夜里,凉风吹打着庭院里的树叶,在空旷的长廊里发出凄凉的回响。词人取过镜子,看见两鬓爬满了白发,「人生何处得秋霜?」词人由此陷入了深沉的思索中,读者同样可以感觉到阵阵寒意袭来。

 

过片两句,更可见牢骚。「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酒贱」是因为「人贱」,暗指身遭贬斥,受人冷遇。「月明」句隐喻小人当道,君子遭谗。苏轼远贬黄州,心中的失落与不满是以这种自我嘲讽的形式来表现的。因「乌台诗案」受苏轼牵连被贬的人太多,而苏轼也因此不愿连累友人,所以绝少与故人交往,这里的「客少」应是指当时的实际情况。在这静寂的夜里,在这皓月当空之时,清秋的寒气阵阵袭人,此时,苏轼心中的孤独凄凉之感是难以排遣的。中秋月明,而明月总是被乌云遮去光芒。有人认为「东坡在黄州,中秋夜对月独酌,作《西江月》词」,可见「月明多被云妨」一句写的是眼前实景,是自然现象,但似乎还有更深的内涵,是在借自然之景抒写他对社会环境的认识。这里隐含了作者深深的政治愤懑情绪,「云妨」比喻小人当道,欺瞒主上迷惑视听排斥忠良。作者为自己忠而被谤,谪居偏地黄州,政治抱负难于发挥而深感忧伤苦闷,而此情此景,唯有对月把孤盏聊以解忧愁了。

 

「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凉北望」点出了作词的时间与主旨。「中秋」是传统意义上团聚的节日,苏轼选取「中秋」这一宴乐的节日作为背景,以虚笔中的乐景写哀情,使哀情为之更哀。「北望」点出了作词的主旨。「北望」的含义,历代论者有所争议,《古今词话》认为苏轼「一日不负朝廷,其怀君之心,末句可见矣」,而胡仔认为是「兄弟之情见于句意之间矣」。据记载这首词下原有注释「寄子由」,可见苏轼此词是在中秋之夜写给其兄弟苏辙的。其实,苏轼当时政治上受迫害,孤苦寂寥,凄然北望之中,思弟之情,忧国之心,身世之感,或许交织在一起,作为欣赏者,也不妨抛开考证,作宽泛理解。苏轼晚年饱受政治打击,他多以佛、道思想来超然物外,以消解现实的苦闷,但此词笼罩着一层悲凉的气氛,可见苏轼始终没能摆脱尘世的痛苦。在这热闹的中秋月明之时,唯一可以慰藉自己落寞孤寂情怀的是那真挚的手足深情。苏轼渴望着与兄弟一诉衷肠,无奈远贬黄州的他只能在北望中借明月遥寄相思。天涯同一月,相思两地情,遥望却不能与之相聚,明天却又要面临现实中太多的痛苦与无奈,苏轼因而陷入更为深沉的悲凉之中。

整首词突出了一个「凉」字,以清寒的中秋之夜的凉风、明月与孤灯等情感意象,营造了一个情景交融的完美意境。苏轼借写节候之「凉」,抒写人生之「悲凉」,表达了他对现实人生的深沉思考。与这首词意境与主旨相似的就是那首写于密州的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在那首词中,苏轼写道:「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与这首《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相比,两词都是借写景抒怀,都渲染了一个「寒」、「凉」情绪意境,给词蒙上了一层深厚的情感意韵。所不同的是前者在于指出节候之「清寒」,后者重在喻示人生之「凄凉」;前者写天上人间之「清寒」,后者写现实人间之「凄凉」;前者想像天上人间之「寒」以反衬人世间值得留恋,后者借人间之真情以慰藉自己「凄凉」的心灵。两词相得益彰,情韵悠远,表达了饱受政治打击的苏轼对历史人生的深刻认识,以及对人世真情的深深眷恋。

 

苏轼这首词也寄寓了一定的哲理意味。但这种哲理意味是通过营造一个完美的审美意境传达出来的。读者首先感受到的是中秋之夜清寒的月色与空寂的长廊,孤独的词人身影与孤独的黯淡灯光,以及由此流露出来的词人深沉的人生思考与真挚的人世之恋,读者并不感觉到说理、议论的空洞与枯燥,而是为词中深沉的情感所打动,然后体验出作者蕴含于词中的哲理趣味。另外,苏轼是宋代豪放词派的代表词人,然而这首词风格柔婉,可以看出苏轼的词风也有悲情婉约的一面,这种哀怨隐忍之作更让人久久不能忘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