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养蚕是几月几旬

2.杜甫《忆昔》这首诗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现实

3.牛僧孺原文_翻译及赏析

养蚕是几月几旬

齐纨鲁缟的含义-齐纨鲁缟怎么念

“蚕月绦桑”,说的就是应该在古历二月开始修剪桑叶饲养,从幼虫到收丝只需五十到六十天时间,下述第二篇资料说明四月是最忙的季节,由于要回收蚕丝了。

资料如下:资料一:

早在原始社会时期便已开始养蚕的织造,河南荥阳青台村仰韶文化遗址出土的丝织物残片和浙江湖州钱山漾良渚文化遗址出土的丝线、丝带及丝织物表明,约在五千年以前,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均已出现了丝绸的生产。到了殷商时期,室内养饲养家蚕已很普遍,在甲骨文中己有“蚕”、“桑”、“丝”,等文字。目前能够看到商代的丝织品大多附着在出土的青铜器上,在安阳出土的青铜器上,有平纹素织和挑织菱形图案的丝织物遗迹。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蚕桑业生产发展的状况。

到了周代,蚕桑、丝织在当时社会经济生活中已占有显著的地位,蚕业成了当时妇女重要的副业生产。从《诗经》中可以看到中原各地都有以蚕桑丝织为题材内容的诗篇。如《诗经.小雅.隰桑》:

隰桑有阿, (低田里桑树多美,)

其叶有难。 (桑叶儿多么丰满。)

既见君子, (见着了我们人儿,)

其乐如何! (我的心多么高兴!)

隰桑有阿, (低田里桑树多美,)

其叶有沃。 (桑叶儿嫩绿汪汪。)

既见君子, (见着了我的人儿,)

云何不乐! (怎么不心花怒放!)

这首诗是一个女子的爱情自白,把爱情和桑树联系起来,反映了蚕桑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

《诗经·豳风·七月》生动反映当时劳动人民采桑、养蚕、纺织、做衣裳的情景:

女执懿筐,(妇女们拿着深筐,)

遵彼微行,(顺着小路走去,)

爰求柔桑。(去采集鲜嫩的桑叶。)

蚕月绦桑,(二月里修剪桑条,)

取彼斧爿斤,(拿起斧和爿斤,)

以伐远扬,(把太长的枝儿都砍掉,)

猗彼女桑。(拉着枝条采嫩叶。)

七月呜贝鸟,(七月里伯劳鸟在歌唱,)

八月载绩,(八月织布织绸忙,)

载玄载黄,(染出丝来有黑也有黄,)

我朱孔阳,(朱红颜色特别鲜艳,)

为公于裳。(给那公子做衣裳。)

从“载玄载黄”,“我朱孔阳”,诗句,反映出当时矿、植物染料的应用,出现了彩绘印花丝织品。《魏风.十亩之间》反映了当时出现大面积的桑树园林:

十亩之间兮,(一块桑地十亩大,)

桑者闲闲兮,(采桑人儿都息下,)

行与子还兮。(走啊,和你同回家。)

另外从《卫风.氓》诗句来看,当时丝帛和麻布已作为商品在市场上进行交易:

氓之蚩萤,(男子满脸笑嘻嘻,)

抱布贸丝,(抱着布匹来换丝。)

《诗经》还有不少篇章反映蚕桑生产的情况,如《秦风.车粼》:“阪有桑,隰有杨”;《郑风.将仲子》:“期我乎桑中”;《曹风.鸬鸠》:“鸬鸠在桑”;《唐风.鸫羽》:“萧萧鹈行,集于芭桑”,《鸱鹗四章》:蛸蛸者蜀,蒸在桑野等,从以上诗句来看,太约现今的陕西、河南、山西、河北、山东、四川的黄河中下游流域都普遍从事蚕业。

战国时期用蚕丝为原料的罗纹织品风靡一时,什么罗帐、罗幔、罗衣、罗衾,轻盈霏霏,琳琅满目。古时所谓罗纹组织,指用轻纱互相绞缠,在绞缠处通以纬纱,其孔眼大小均匀,经纬线很稀的织品。楚国文学家宋玉在《神女赋卜》中赞叹“罗纨绮绩盛文章”,说精美的丝织纱罗好比那生动活泼,富有文采的文章。汉代王充论儒生之富于才学,“比犹女工织锦刺绣之奇也”。后来唐代诗人李商隐《春雨》诗中又有“万里云罗一雁飞”诗句,把精美的罗纹丝织品和空中云雁相比。

战国时期文学家荀况认真总结劳动人民养蚕的经验,写了咏蚕的《蚕赋》,在这篇赋中,指出蚕的功用,描绘蚕的形态,叙述了它的生命史、习性,以及如何掌握桑蚕化育的规律性。《蚕赋》是我国最早用韵文写物的作品,它的出现,说明蚕桑业极大发展,引起文学家重视,并开始认真总结这方面经验。

二、汉代时期蚕业生产

以丝为原料所进行的织造和织造品。丝织的种类很多,如锦、缎、绸、绢、绫、罗、纱等几十种。帛是一切丝织品的总称。主要由于织造技术和丝织物本身的纺织结构不同而出现如此众多的丝织品。它们或纹或素、或厚重或轻薄。

秦汉以后,我国蚕业丝织生产进入兴盛发展时期,西汉初期实行一系统有利于农桑的政策措施,促进纺织业发展。汉代丝绸实物在考古出土中先后发现很多,其技巧高超,品种繁多,图案变化丰富,为之赞叹。一九七二年在长沙马王堆出土的西汉初期车(大侯)利仑妻子墓中,发掘出了大量的丝织品,有绢、罗纱、锦、绣、绮等品种,有褐色、绛红、黄棕、浅黄、青、绿、白等二十余种色彩。制作技术有织、绣、绘等方法。有动物、花草、云彩及几何图案。一件素纱禅衣,轻若烟雾,薄如蝉翼,衣长128厘米,袖长190厘米,但重量仅49克,不足一两。这表明在二千多年前,我国的缫丝和丝织技术达到很高水平。在汉代乐府《孔雀东南飞》和《陌上桑》中有不少诗句关于丝织描写,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当时蚕业发展的。叙事诗《孔雀东南飞》中焦仲卿妻,十三能织素,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她身上打扮是:“妾有绣腰襦,葳蕤自生光”。她床上的装饰是:“红罗夏斗帐,四角垂香囊。香帘六七寸,碧绿青丝绳”。焦仲卿妻为一般少吏的妻子,能有这样打扮装饰,可见当时丝织品生产十分发达。

汉代,每年有成万匹的丝织品生产出来,这些丝绸产品除供国内消费外。在我国西部地区,有一望无际的大沙漠和终年积雪的高山峻岭,被誉为沙漠之舟的骆驼和牛马,响着驼铃声,驮着沉重的卷帛包裹自长安经河西走廊,过天山南北的崎岖山路逶迤而去,这就是著名的“丝绸之路”。通过这条路,不断有大量的中国丝织品输出中亚和欧洲各国。元代维吾尔族诗人马祖常诗云:

波斯老贾度流沙,夜听驼铃识路赊。

采玉河边青石子,收来东国易桑麻。

这首诗描写出古代丝绸之路上熙来攘往,与西亚诸国友好往来,丝绸贸易的情景。西行复西行,这种盛况一直继续到唐代中期。唐代诗人张籍《凉州词》也反映这一情况:

边城暮雨雁飞低,芦笋初生渐欲齐。

无数铃声遍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

三、唐代丝织业发展重心南移

唐代丝织业生产分工更细,品种更多,花样更新颖精美,织造业技术更为提高。并且丝绸产区逐渐由北向南扩大,重心开始转移到南方,丝织品成为社会的基本财富。唐玄宗开元年间,唐代经济的繁荣达到了顶点。唐代诗人杜甫在《忆昔》诗中对盛唐年间经济繁荣景象回忆道:

忆昔开元全盛时,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

齐纨鲁缟车班班,男耕女织不相失。

所谓“齐纨鲁缟车班班”就是说纺织出品运输不绝于道。唐天宝十四年爆发了安史之乱,这是我国丝织业重心南移的转折点。在这次战乱中,北方经济遭受到极其严重的破坏,但这时期江南地区的经济在继续发展着。唐代诗人杜牧在《授李纳浙东观察使兼御史大夫制》中曾说浙东地区“机杼耕稼,提封九洲,其间茧税鱼盐,衣食天下”。到了唐代后期,太湖流域成了江南最富饶的地方。唐末诗人陆龟蒙在《奉和袭美太湖诗二十首.崦裹》云:

山横蹯若绝,转橄逢平川。

川中水木幽,高下兼良田。

沟塍堕微淄,桑柘含疏烟。

处处倚蚕箔,家家下鱼筌。

太湖湖畔处处堆着养蚕用的蚕箱,家家用渔筌(捕鱼用的竹器)捕鱼,这不是当时江南经济繁荣的写照吗。

南方的蚕业以越州(今浙江绍兴)的缭绫和宣州(今安徽宣城)的红线毯最为名贵。据唐大中年间曾任浙江台州刺史的李肇《国史补》记载,唐初薛兼训为浙江东道节度使,募军中未娶妻的人,多给财物,到北方娶配织妇回来,每年有数百人,从此越州缫丝技术迅速提高。

越州出产的缭绫是一种精美绝伦的丝织品。唐代诗人杜甫屡屡称道。白居易则将它比为天台山的瀑布。白居易咏《缭绫》诗:

缭绫缭绫何所似?不似罗绡与纨绮。

应似天台山上明月前,四十五尺瀑布泉;

中有文章又奇绝,地铺白烟花簇雪。

织者何人衣者谁?越溪寒女汉宫姬。

去年中使宣口赦,天上取样人间织。

织为云外秋雁行,染作江南春水色。

广裁衫袖长制裙,金斗熨波刀剪纹。

异彩奇纹相隐映,转侧看花花不定。

昭阳舞人恩正深,春衣一对值千金。

汗沾粉污不再着,曳土踏泥无惜心。

缭绫织成费功绩,莫比平常缯与帛。

丝细缫多女手疼,扎扎千声不盈尺。

昭阳殿里歌舞人,若见织时应也惜。

这首诗真实地记述了唐代缭绫花样之美,品质之精,织造之难,价值之贵。同时这首诗把缭绫制衣的织、染、裁、熨的工艺过程写活了,缭绫用来做宫廷舞衣的,所以它需要的丝特别细,丝特别细,缲和织就特别费工和艰难。不仅如此,它花样图案是要按照“中使宣口敕,天上取样人间织。”,“织为云外秋雁行,染作江南春水色。”,诗人用“异彩奇文相隐映,转侧看花花不定。”等句描写它的巧夺天工的工艺水平。这首诗中提及多种丝织品的名称,如"罗绡"、"纨绮"、"缯"、"帛"等,足见盛唐时的丝绸品种之多。

绫是采用斜纹组织或斜纹地提花织物。 缭绫上的花是织花,唐代诗人元稹《阴山道》诗说:

挑纹变镊力倍费,弃旧从新人所好。

越毂缭绫织一端,十匹素缣工未到。

所谓“挑纹变镊”就是指拨动提花机,以经线或纬线变化,织出复杂的花纹图案来。白居易说缭绫花纹,“异彩奇文相隐映,转侧看花花不定。”,是说从不同角度去观看缭绫,呈现出不同的异彩。这并非夸张,《资治通鉴》记载:唐中宗景龙二年,安乐公主“有织成裙,直线一亿。花卉鸟兽,皆如粟粒。正视旁视、日中影中,各为一色。”

宣州的红线毯是一种丝织地毯,它大多数是为皇宫里歌舞场所织造的。白居易也有一首咏《红线毯》诗:

红线毯,

择茧缫丝清水煮,拣丝练线红蓝染。

染为红线红于花,织作披香殿上毯。

披香殿广十余丈,红线织成可殿铺,

彩丝茸茸香拂拂,绒软花虚不胜物。

美人蹋上歌舞来,罗袜秀鞋随步没。

太原毯涩毳缕硬,蜀都褥薄锦花冷。

不如此毯温且柔,年年十月来宣州。

……

在这首诗中,把红线毯从择茧、缫丝、煮茧、拣线、染线、织造的过程写的丝丝入扣。首句说,织红线毯要挑选上好的蚕茧,放在清水里煮了抽出丝来,这就是古代发明的煮茧缫丝的方法。关于红线毯的质量,诗中用“彩丝茸茸香拂拂,绒软花虚不胜物”来描绘,红线毯彩丝茸茸、绒毛轻柔、经不起物体的放置压力,走在线毯上鞋袜也会埋没在毯绒中的特点,写得栩栩如生。诗中用侧面烘托的手法写出红线毯的另外两个优点:太原毛毯硬涩,四川绵花褥又太薄,不如宣州红线毯“温且柔”。这首诗反映了唐代丝织品所达到的惊人水平。

白居易在极力描绘丝织品精美绝伦的同时,不忘同情劳动人民痛苦,揭露统治者的奢侈浪费。诗中说,织造这种十丈多的地毯,要用丝一万多两。然而这种精美的地毯只是为了“美人蹋上歌舞来,” 缭绫是织妇“丝细缲多女手疼,扎扎千声不盈尺”,也只是作宫女的舞衣。唐玄宗曾得到一件织造得很精巧的丝织背心,其费百金;同时送予他的织成“兰亭集”的文字锦,和雷公锁、犀簪,暖金等珍藏在皇宫里。唐中宗更能在奢侈上赶超前辈,安乐公主出嫁时向四川勒索一条“单丝碧罗笼裙”,系用“细如发丝”的金线织成花鸟,鸟雀很小,但织出眼、鼻、嘴、甲,“正视旁视,日中影中,各为一色”。后来是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奢糜成风。

四、绚丽的蜀锦

蜀锦是四川著名的丝织品,蜀锦与南京的云锦、苏州的宋锦、广西的壮锦一起,并称为中国的四大名锦。成都蜀锦源远流长,早在公元前四世纪即形成重要产业。汉代官府曾专设锦官管理,故有“锦官城”、“锦城”之称。

锦为多彩织花的高级丝织品,在丝绸织品中最为名贵。锦,是用两种以上的彩色丝线提花的多重织物,既利用经线,纬线组织的变化,又利用经纬色彩的变化来显现花纹。蜀锦是纯真丝织品,质地柔软,色彩艳丽。早在扬雄的《蜀都赋》中就有“挥锦布绣,望芒兮无幅”的文句。西汉初期,寓居成都的文学家司马相如擅长作赋,朋友向他请教作赋的技巧,相如就用“织彩为文”的道理来启发人家。他说:“合綦组以成文,列锦绣而为质,一经一纬,一宫一商,此赋之迹也”。“一经一纬”是指图案的交错纹理,“一宫一商”比喻色彩协和如音乐的协调。蜀绣是蜀锦的孪生姐妹,西汉末年文学家扬雄专题写了《蜀都赋》赞美蜀锦蜀绣:“若挥锦布绣,望芒兮无福。尔乃其人,自造奇锦。……发文扬彩,转代无穷。其布则细都弱折,锦茧成衽,阿丽纤靡,避晏与阴,蜘蛛作丝,不可见风。”

三国时期,诸葛亮积极推行奖励耕织,发展蚕桑政策。他把蜀锦作为国家进行统一战争的主要财政收入。他在颁布教令中说:“今民贫国虚,决敌之资,惟仰锦耳。”并且积极向南中地区少数民族传播织锦技艺。南中地区人民亲切称为诸葛美锦。人们还作一首《诸葛锦》诗来赞颂诸葛亮的功劳:

丞相南征日,能回黍谷春。

干戈随地用,服色逐人新。

葶幅参文绣,花枝织杂匀。

蛮乡椎髻女,亦有巧于人。

魏晋时期蜀锦大为兴盛,魏晋诗人左思《蜀都赋》用“机杼之声彼此相闻”和“贝锦斐成,濯色江波”来形容当时锦江两岸锦绫生产之兴旺和色泽花纹之鲜艳。唐代蜀锦的织造技艺达到新的高度,绚丽生动的自然花鸟图案融入蜀锦之中。唐代诗人刘禹锡《浪淘沙.锦》诗云:

濯锦江边两岸花,春风吹浪正淘沙。

女郎剪下鸳鸯锦,将向空中定晚霞。

你看,江边鲜花、鸳鸯鸟、天际的彩霞织成自然图案纹饰。唐人张何的《蜀江春日文君濯锦赋》对唐代蜀锦纹样作了相当细致的描述:“布叶宜疏,安花巧密,写庭葵而不欠,拟山鸟而能悉。……言濯春流,呜环乃出。于是,近深沉,傍清此。朱颜始映,珍箧方启。其始入也,疑芳树映落涧中,少将安焉,若睛霞色照潭底。……稍辨回鸾,全分舞凤。戏蝶时绕,娇鹦欲弄。……青为禁柳,红作宫花。”

张何赋说,锦上疏叶密花,布局恰当,蝶飞凤舞,栩栩如生,在濯于锦江中时,好象芳树映落涧中,晴霞色照潭底。青的好象“禁柳”,红的好象“宫花”。

丝织生产的发展和蚕桑交换贸易的发展是息息相关的。宋代成都“蚕市”很兴旺。蚕市上交换蚕种、桑条、饲养用具,还设有专门的茧馆。每年蚕市从正月开始到三月结束。蚕市时人山人海,万头攒动,热闹异常。宋代张仲舒《蚕市词》写道:

成都好,蚕市趁遨游。

夜放笙歌喧紫陌,春遨灯火上红楼,

车马溢瀛州。

人散后,茧馆喜绸缪。

柳叶正饶烟黛细,桑条何似玉纤柔,

立马看风流。

文人把蚕市当作“夜放笙歌”“春遨灯火”的风流游乐之地,但劳人民却把一年一度的蚕市看作蚕桑交换贸易的好机会,正是“闲时尚以蚕好市,共忘辛苦逐悲欢”。

五、太湖流域鱼米之乡,丝绸之府

长江以南,尤其是太湖流域,长期以来,社会比较稳定,自然条件又比较优越,那里的蚕桑业在唐代中期已经赶上并超过黄河流域,成为全国丝织业最发达的地区,到了宋代就更加突出了。北宋末年诗人柳永著名的《望海潮》一词曾描绘杭州的秀丽的景色和繁荣的景象,也反映了当时丝绸生产之富足发达,词中有“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竟豪奢”句。在丝织物中,北宋时期主要发展缂丝和织锦二项品种,其中尤以定州生产的缂丝最为名贵。缂丝与织锦、刺绣不同,采用的是“通经断纬”的织法,就是在织造时,以各种彩丝制成纬线,沿图案花纹需要处与经线交织,使图案一块块盘织出来,所以纬线不贯穿全幅,而经线则贯穿织品。缂丝的组织从织造的角度看,是比较简易的,但是因为是断纬,却可以随心所欲地织造,可以织出十分细致的图案。当时织制的大都是唐、宋名画家的书画,多表现山水花鸟人物,反映丝织工艺由实用向欣赏方面分化。特别是宋代以后,随着中国绘画艺术的进一步成熟,还发展成和画卷几乎没有分别的缂丝画,宋代,缂丝盛行,主要产地在苏州。技法精湛,制作精细,名家辈出,尤以朱克柔最为有名。她的缂丝作品,技法传神自然,艺术巧夺天工。她所织就的工笔花鸟画卷,与绘画原作有过之而无不及,达到了形神兼备的意境。后世人赞叹他说:“精巧疑鬼,工品价高……其运丝如运笔是绝技,非今人所得梦见也。”朱克柔缂丝成为当时文人官僚争相抡购对象,甚至连皇帝也派宦官到江南搜刮索取。宋徽宗赵佶亲手在一幅《碧桃蝶雀图》缂丝上题诗:

雀踏花枝出素纨,曾闻人说刻(缂)丝难,

要知应是宣和物,莫作寻常黹绣看。

南宋建都杭州后,江南更成了统治阶级和富商巨贾集中的地方。他们奢侈的消费,大大刺激这一地区的蚕桑生产。直至十六世纪的清代,江浙一带地区成了国内唯一优质的蚕丝之地,至今仍被称为“鱼米之乡,丝绸之府”。南宋诗人范成大住在吴县的石湖镇上,他在《田园杂兴》诗中,多次描写当时蚕桑缫织的情景:

三旬蚕忌闭门中,邻曲都无步往踪。

犹是晓晴风露下,采桑时节暂相逢。

养蚕时节,家家闭户,人人养蚕,人们没有闲暇往来,只有在晨曦晓露,走向桑园路上,偶尔相一逢。

小妇连宵上绢机,大耆催税急于飞。

今年幸甚蚕桑熟,留得黄丝织夏衣。

蚕忙时节,人们多么忙碌,养蚕才完毕,又立即采收蚕茧,通宵缫丝,上机织绢。

位于江浙两省交界处的盛泽镇,原只是一个几十户人家的小村,明代中叶以后,这里的蚕丝业随着南方地区的繁荣而迅速发展起来,远近的丝绸商都到这里来采购,成为一个重要的丝绸集散地,后来有“天上云锦盛泽绸”说法。明末诗人周灿咏《盛泽》诗云:

吴越分岐处,青林接远树。

水乡成一市,罗绮走中原。

……

人家勤耕作,机杼彻黄昏。

清代初期,江浙地区蚕桑生产更加兴盛,大片农田都栽了桑树。清代康熙和乾隆皇帝先后多次坐船到江南游玩巡视,途中经过嘉兴、湖州等地时,看到运河两岸桑林一望无垠,都曾赋诗称颂。《耕织图》是南宋绍兴年间画家楼寿所作, 受到历代帝王的推崇和嘉许,康熙曾为《耕织图》的题词。

古代中国的丝织品和瓷器最为突出。这二者在中国文化的历史中占有如此独特的地位,丝织品从实用的角度看,是衣被万家,泽惠四海。中国汉代的织锦,曾令罗马人倾倒。但古代的丝织品难以传世至今,主要通过考古发掘而得到。正因材料稀少,最初自然缺乏研究者。至本世纪时,特别是五十年代以来,新发现的古代丝织品逐渐增加,一些具有近代纺织科学知识的人员也更多地投入到古代丝织品的研究之中。到了八十年代,更建立起浙江杭州的中国丝绸博物馆和江苏苏州的苏州丝绸博物馆。这两个专门博物馆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古代丝绸的研究,已开始有了自己的系统。

我对丝织品是外行,本文只是从诗歌的角度反映中国古代丝织品发展过程,孤陋寡闻,以偏概全,敬请原谅。

资料二:

即便有描写养蚕的诗歌,也一定是“愁曲”,而且,多半是时节过后的追唱,旁观者的感叹,或者,干脆就是对这种小心翼翼生活的描绘。像“桑歌”那样一边劳作,一边纵情吟唱是断断不可能的。以下选录的几首就属于这种性质。

蔟蚕辞

[唐]王建

蚕欲老,箔头作茧丝皓皓。

场宽地高风日多,不向中庭晒蒿草。

神蚕急作莫悠扬,年来为尔祭神桑。

但得青天不下雨,上无苍蝇下无鼠。

新妇拜蔟愿蚕稠,女洒桃浆男打鼓。

三日开箔雪团团,先将新茧送县官。

已闻乡里催织作,去与谁人身上著。

晚春田园杂兴(其六)

[宋]范成大

三旬蚕忌闭门中,邻曲都无步往踪。

犹是晓晴风露下,采桑时节暂相逢。

养蚕词

[明]高启

东家西家罢来往,晴日深窗风雨响。

三眠①蚕起食叶多,陌头桑树空枝柯。

新妇守箔女执筐,头发不梳一月忙。

三姑祭后今年好,满蔟如云茧成早。

檐前缲车急作丝,又是夏税相催时。

蚕妇谣

[清]朱奕曾

日间防蚕饥,夜间防鼠咬。

保蚕如保婴,刻刻难离抱。

蚕月愁霖曲子

[清]徐倬

披蓑采桑归,四壁无一完。

既悉蚕箔湿,还怕蚕身寒。

屋漏有时葺,天漏几时干。

那得女娲手,一出补天漏。

豳风广义·图说·大眠图

[清]杨双山

守过三眠大起时,全在七日费心机。

老蚕正要连连喂,半刻光阴莫教饥。

①三眠:在古代蚕诗中,大量提及“三眠”。是指蚕最后一次蜕皮前的“眠”,也称“大眠”。此后,蚕的食桑量大增,是蚕营养积累的主要时期,也是养蚕过程中最繁忙,蚕农最担心缺叶的时期。

从中我们也可以了解到,古代的蚕品种是三眠蚕,而不是现代的四眠蚕。在现代蚕品种中,“四眠”才称为“大眠”,因为多了一个龄期,食桑量和蚕茧产量当然都比古代的蚕品种多得多。详见“神奇篇”。

饷 蚕

[清]沈秉成

卷帷看蚕蚕尽起,求食纷纷曲薄里。

青青采得新叶归,缘枝食叶疾如飞。

须臾边筐食更尽,从头添叶宁令饥。

饷蚕粗了到门前,偶值邻姑采叶归。

闻道市头叶大贵,只论有叶不论钱。

东家典衣还去买,西家新妇耳无环。

归来絮语问夫婿,细数侬家蚕叶计。

不愁叶少便欢然,留得银钗长压髻。

这首诗是少有的直接描写养蚕生活的蚕诗之一,即便如此,作者还是把诗的表现重点放在了一个“愁”字上。大眠饷食,正是蚕吃叶最旺盛的时候,这时,蚕娘自己的辛苦已不在话下,桑叶能否供应得上才是最大的问题。市场上叶价飞涨,只问桑叶不问价,为了买叶,邻居们把衣服、耳环都典到当铺里去了。幸亏自家桑叶够了,银钗还插在自己头上。

饷蚕,也称饷食,是指蚕眠后开始新一龄的进食。

清代文人沈秉成编了一本《蚕桑辑要》的蚕书,书后还附了描写蚕丝业各环节的乐府诗二十首,这便是其中的一首。

他在书的自序中说,某年蚕月,他为避喧嚣到了乡下,见邻居们都忙于养蚕,蚕眠则祭神。他便问乡亲,祭神要有祭辞,怎么没听你们念呢?乡亲回答说,祭神的歌谣都不文雅,你何不替我们写一些呢?于是,他便写了这些诗。

除了文人因为感叹于养蚕之愁苦而抒发的幽室愁曲,民间百姓自然也有自己的歌谣,毕竟,这是属于他们的生活。当然,歌谣的主旋律依然是一个“愁”字。

如流传于江苏无锡一带的《养蚕歌》虽然唱起来也是朗朗上口,但它所表现的主题显然与“桑歌”大相径庭。

养蚕歌

[近代]民歌

一只蚕匾圆溜溜,十只蚕匾十层楼①,

三眠蚕起吃大叶,养蚕娘子日夜愁。

背箩采桑桑叶歉,侍候蚕宝宝蚕勿眠,

刮掉蚕娘一身肉,结着半蔟薄皮茧。

蚕吃桑叶沙沙响,四月里来养蚕忙,穿绸哪知养蚕苦呀,我梳得头来脚还脏。

白龙龙②,白龙龙,条条茧龙白龙龙,手勿空,脚勿空,白龙白弄③一场空。

①十层楼:指养蚕时蚕匾层层叠在架子上。②白龙龙:过去上蔟最常用的是用稻草做成的长长的蚕蔟,像条长龙,俗称蜈蚣蔟。蚕上蔟营茧后,雪白的蚕茧结在蜈蚣蔟上,便像条白龙了。③白弄:吴语指白辛苦。

相类似的如《蚕娘苦》,以四季歌的形式,唱出了蚕娘的辛酸血泪。

蚕娘苦

[近代]民歌

春季里来养蚕忙,蚕娘个个到蚕房。日夜勿困多辛苦,廿四分①收成喜洋洋。

夏季荷花透水长,蚕娘个个做丝忙。木头丝车吱吱叫,做得蚕娘手脚凉。

秋季里来菊花黄,蚕娘卖丝到街坊。雪白细丝卖勿起,东讨西逼两手光。

冬季里来过年忙,蚕娘出外做相帮。清早做到黄昏头,还是一身破衣裳。

①廿四分:江浙蚕区形容蚕茧大丰收为“蚕花廿四分”。

旧时养蚕时,至蚕三眠称“出火”,因为这时蚕体渐大,气温渐暖,一般在此时撤掉火盆。“出火”后有给眠蚕称重的习俗,叫做“称出火眠头”。过去蚕茧收成的计算方法就是按一斤“出火眠头”将来产几斤蚕茧来确定的,产几斤茧就是蚕花几分,一般“蚕花十分”已经是大丰收了,所以,廿四分收成只不过是美好的愿望而已。

养蚕虽然愁苦,但世代相传的谋生手段并不会因愁苦而作罢,倒使百姓在长期的困苦中磨练出超凡的乐观精神,学会了苦中作乐,愁里寻欢的本领。所以,尽管“愁”字当头,但仍能从民间找到愁中取乐的蚕歌。流传于浙江湖州的《三月清明过》就充分体现了这种精神。

三月清明过

[近代]民歌

三月清明过,霎眼谷雨到,看蚕娘子嘻嘻笑。红米饭,还嫌糙,笋烧咸肉白米饭,外加猪油浇。男人家,想讨好,红酒里面白糖泡。甜迷迷,辣暴暴,三杯浑汤嘴里倒;吃得头重脚轻走路摇晃晃,迷迷糊糊我把蚕种上烘灶。青炭加得蛮蛮高,一个瞌 ,啊呀

杜甫《忆昔》这首诗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现实

大隋初唐以来,结束了南北乱世给国家造成的损害,人民生活得到了相对的富足,国家实力得到了补充,这正是玄宗年间所谓开元盛世的景象。但是,朋友,请记住,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民生疾苦,这首诗里反映出来的忧国之思难于言表。其实无论哪朝哪代,对于人民都是春耕秋收,永无宁日;生为徭役,为休息。所以,我认为这首诗并不是一首回忆,而是一首借古喻今的警世诗。繁华过后的破败才是人民苦难的开始。现在这样的文人已经绝种了,很值得我们纪念。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牛僧孺原文_翻译及赏析

牛僧孺原文_翻译及赏析

牛僧孺,字思黯,安定鹑觚(今甘肃灵台)人,生于唐代宗大历十四年(公元779年),卒于唐宣宗大中元年(公元847年)。在牛李党争中是牛党的领袖,唐穆宗、唐文宗时宰相。集五卷,今存诗四首。贞元进士。元和四年(公元809年)以贤良方正对策,与李宗闵等共同抨击时政,为宰相李吉甫排斥而久不任用。穆宗时,累官至户部侍郎、同平章事。敬宗时出任武昌军节度使。大和四年(公元830年)任兵部尚书、同平章事,成为牛(僧孺)、李(德裕)之争中牛派首领人物。武宗时,李吉甫之子李德裕为相,牛被贬任循州长史。宣宗时召还,不久病卒。牛僧孺籍贯考证综述

根据以上史料,牛僧孺的籍贯因其祖上,当是昔之安定鹑觚,今甘肃灵台县。那么,为什么会出现“陇西人”的说法呢?下面试论之。

祖上人士

牛弘于公元607年,牛僧孺生于公元779年,其间170年。如果都从生年算,那么他们相差达236年。这样,僧孺当是牛弘的数代后孙。牛氏居官在外,接连数代,对其籍贯,世人误以枝为本也是可能的。宋代计有功编辑的《唐诗纪事》在介绍唐僖宗乾符五年(公元878年)进士牛峤时说:“峤,字公卿,一字延峰,陇西人。自云僧孺之后。”清张思宕、宗棣所辑《词林纪事》也说牛峤是“唐宰相僧孺之后。”《旧唐书》记载,僧孺有个孙子叫牛峤,官至尚书郎。唐玄宗时代,有个叫牛仙客的,初为县小吏,当过陇西营田使,迁洮州司马、河西节度使,曾驻军过临洮,后来做到工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爵,封陇西县公。他父亲叫牛意仁,本没有做什么大官,因其子贵,唐玄宗时代的张九龄曾给他题过墓志铭,说牛意仁族祖是“奇章公隋宗臣”(《灵台县志》),这说明牛意仁、牛仙客也是牛弘之后牛僧孺的族祖了。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牛僧孺的祖系还可以追溯到汉代。其族祖牛邯,当过汉护羌校尉,曾在陇西住过;另一族祖牛崇还当过陇西主簿。如此,说牛僧孺是陇西人,是否因牛邯、牛崇、牛仙客、牛峤的官封、居处和记述而错以枝为本呢?

文献记载

但是,牛僧孺的族祖在汉代就住在鹑觚。张九龄说:牛崇他们“因官安定,爰处鹑觚为郡人。”牛意仁在“开元六年(公元718年),随子(仙客)西征,就养终侧伏羌官舍(一说秦州官舍),时年七十有六。冬十一月归葬北原……逸人之墓,今同郡邸。”《灵台县志》上说“归葬鹑觚,墓在县南夷平乡。”如果说牛意仁的族祖不是灵台(鹑觚)人,那么,他在秦州(天水)为何要“归葬北原”(灵台)呢?皇帝为什么要赠其持节泽州诸军事泾州刺史的封号?(时,灵台属泾州)。宋代《太平寰宇记》记载牛仙客的祖墓在灵台县城南一里蒲川水西。《资治通鉴·唐纪三十》)说“牛仙客,泾州人。”《唐纪二十九》说:“仙客本鹑觚小吏。”这说明牛意仁、牛仙客祖系也是灵台。《灵台县志》还记载了牛僧孺的墓在县南三十里处与牛弘墓在一起。其墓冢在今灵台县新开乡的牛村,为甘肃省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别墅

除此之外,关于牛僧孺的文物传说,还有一处他的别墅。其故址在县城南里许离山下的南寺洼。据《灵台县志》记载,当初院中青竹翠柏,有一棵杏树还是牛僧孺亲手栽的。清顺治四年(公元1647年)灵台县令张齐圣在《至定寺碑记》中说:“去郭里许,有山巍然,曰离山。山之下,水环之,曰达溪夹岸……沿溪而上曰至定寺。寺创自唐,考之志书,为牛僧别墅。庭有银杏一株,老干虬枝,广阴数丈,为僧孺手植。”清道光元年(公元1821年)灵台县令苏履吉诗云:“南望离山簇晓烟,牛家别墅仰前贤。庭培老树流芳远,郡袭奇章继绪绵。父子天伦能悟主,诗书世业冀承先。于今梵刹仍居址,栋宇巍峨代几迁。”大概清末银杏已被砍掉了,房屋破败失修,所以廪生张明新有诗一首写到:“古刹何年结构成,宫留瓦砾尚纵横。院无银杏风光减,地少俗尘眼界清。绿树阴遮闻磬处,青苔痕杳步虚声。我来先看残碑字,为爰烟霞每独行。”

子嗣

历史资料牛僧孺(779~847)唐穆宗、文宗时宰相。字思黯。安定鹑觚(今甘肃灵台)人。在著名的牛李党争中,是牛党的领袖。贞元二十一年(805)僧孺登进士第。唐宪宗元和三年(808),与李宗闵、皇甫湜应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得高第。三人策文指斥时政,触犯宰相李吉甫。结果,主考官和复审官都被贬谪;僧孺授伊阙尉,在元和朝不得志。后来,僧孺、宗闵与李德裕(吉甫子)等纷争数十年,这次科场案是个起因。

治鄂之功生平人物生平

牛僧孺(779~847),唐穆宗、唐文宗时宰相。字思黯。安定鹑觚(今甘肃灵台)人。在牛李党争中是牛党的领袖。《吴中先贤谱》苏文编绘

贞元二十一年(805)僧孺登进士第。他在唐宪宗元和三年(808)的科场案中,所作策文触犯宰相李吉甫,在元和朝不得志。这次科场案是以后纠葛40余年的牛李党争的起因。

穆宗时,牛因拒绝贿赂,获得穆宗赏识。当时,李吉甫的政敌李逢吉为相,长庆二年(822),逢吉排挤李德裕(吉甫子)出任浙西(今江苏镇江)观察使,引僧孺为同平章事。文宗大和三年(829),僧孺再次入相,德裕出为郑滑(今河南滑县东)节度使。

五年,吐蕃维州(今四川汶川西北)守将悉怛谋降唐,剑南西川(今四川成都)节度使李德裕派兵入驻维州城,并奏陈用兵事宜。僧孺认为唐与吐蕃结盟,不宜违约开衅。文宗从僧孺议,命德裕撤退驻兵,送还降将。其实,大和四年吐蕃已违约攻唐,此时,唐已可不受盟约拘束。僧孺对维州的决策,反映了他一贯妥协反战的思想。文宗后来对维州的处理不免后悔,僧孺便主动告退,出为淮南(今江苏扬州北)节度使,累迁东都留守、山南东道(今湖北襄樊襄阳)节度使。唐武宗即位后,李德裕当权,僧孺被罢为太子少师。

会昌四年(844)又以交结泽潞(今山西长治)叛藩的罪名,贬为循州(今广东惠州)长史。宣宗即位后,李党尽被贬谪,大中元年(847)僧孺复原官太子少师。僧孺好文学,著有传奇集《玄怪录》10卷,现仅存辑本一卷。

从政生涯

牛僧孺是甘肃灵台的一位历史人物。他既是政界的贵胄。又是文坛的名士。

牛僧孺生于唐代宗大历十四年(公元779年),卒于唐宣宗大中元年(公元847年),他一生六十九年中经历了德、顺、宪、穆、敬、文、武、宣八个皇帝。这正是唐中期以后走向衰亡的历史时期。这时期,皇帝昏庸,宦官弄权,因此,朝臣与宦官的斗争,朝臣中世家出身的与科举出身的党派斗争,非常尖锐激烈。各派政治集团你上台,他下台,像走马灯似的。朝廷对宰相的更换极为频繁,而一个宰相的更替、贬斥就相应地引起了一大批京官、外任的调换。官宦巨族的斗争,皇帝成为掌权的党派用来打击对方的棍子。其时,政治腐败,藩镇势力乘机发展,社会不安,唐玄宗以前的大唐盛世已经走向末路了。牛僧孺所处的就是这样一个时代。

唐德宗贞元二十一年(公元805年),25岁的牛僧孺高中进士,步入仕林。这使他看到了腐败政治的一些内幕。公元808年,唐宪宗制举贤良方正科特试,牛僧孺正血气方刚,胸怀治国韬略,在策对中毫无顾忌地指陈时政。他的胆略见识深为考官赏识,成绩被列为上等。但是,对朝政的指责却得罪了当时宰相李吉甫,因此遭了“斥退”的打击,久不得叙用。元和七年(公元812年),李吉甫后,牛僧孺才得重用,被提拔做监察御史、礼部员外郎。

公元820年,唐宪宗被宦官所杀,穆宗即位后,牛僧孺改任御史中丞,专管弹劾(检举官吏过失)之事。这时,他精神大振,按治冤狱,执法不阿。穆宗长庆元年(公元821年),宿州刺史李直臣贪赃枉法,其罪当诛。李直臣贿赂宦官为他说情,穆宗皇帝也当面对牛僧孺言明“欲贷其法”(李容李直臣)。牛僧孺据理雄辩,强调应坚持国家法制。穆宗被牛僧孺的正确论述所动,“嘉其守法,面赐金紫”,加官同平章事。

牛僧孺为官比较正派,他不受贿赂,在当时很有好名。《唐书》记载了这么一件事:土族韩弘入朝为官时,其子曾厚赂宦官朝贵。韩弘父子后,皇帝派人帮助其幼孙清理财产时,发现宅簿上“具有纳赂之所”,至僧孺名下,独注其左曰:“某月日,送钱千万,不纳。”(《新唐书》)穆宗看了这批语大受感动,在议论宰相的时候,“首可僧孺之名”。

唐穆宗长庆元年以后,西部民族吐蕃又派使者与唐朝会盟,约定双方各守现管本界,不相侵犯,并把盟约刻石立碑,表示亲善。唐文宗大和六年(公元832年),吐蕃遣使者论董勃义入朝修好。这时,西川节度使李德裕奏说,吐蕃维州守将悉怛谋要献城投唐,并建议乘机出兵以图大事。文宗把李德裕的奏章下尚书省讨论。牛僧孺上奏章驳斥李德裕所议,强调“中国御戎,守信为上”,若“一朝失信”,将会带来严重后果。他的意见得到皇帝采纳。

史学家岑仲勉就归还维州对牛僧孺有异议。他评论说,大中三年(849年),正牛党执政时期,离归还维州仅仅18年,而这次吐蕃秦,原,安乐三州及石门等七关来投,急诏令尽力收复。为何此次便不再“守信为上”?李德裕要收复维州时,牛党说“维州缓而关中急”,此时怎么来个180度大转变?!收复维州,作用与谋通南诏制衡吐蕃相同,正是釜底抽薪,围魏救赵。不收维州,则剑南节度所控制的西山八国蕃落,都被割断,藩篱尽失,李德裕数年苦心孤诣,经营剑南边疆,刚有好转,牛僧孺几句话便让他所有的努力化为泡影,李德裕怎么能不恨牛僧孺。归还维州带来的另一个严重后果就是断绝了外族内附之心——来投靠也让你给遣送回去给宰了!谁还敢叛族内附?后来文宗意识到这一点,对牛僧孺相当不满。综上所述,牛让李归还维州纯粹因私怨,以私害公。

文学名士

牛僧孺好学博闻,青年时代就有文名。他和当时著名诗人白居易、刘禹锡等常往来唱和,这在《唐诗纪事》中见到他的一些轶事和诗作。在文学上,他突出的是写了卷帙浩繁的《玄怪录》传奇十卷。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说:“造传奇之文,荟萃于一集者,唐代多有,而煊赫者莫如牛僧孺之《玄怪录》”。据学者论,牛僧孺的《玄怪录》已佚,现仅可从《太平广记》之中看到引篇。就此而论,虽然他的传奇多写怪异奇幻,在现实意义和艺术性上不如蒋防的《霍小玉传》、元稹的《莺莺传》、陈鸿的《长恨歌传》、白行简的《李娃传》、沈既济的《枕中记》、李公佐的《南柯记》、杨巨源的《红线传》等。但如他的《韦协律兄》《崔书生》等,也有一定的教育意义和很高的艺术价值。

牛僧孺,官至宰辅,赠太尉,谥曰文简,在唐代历史上是个有名人物。但是,对他的祖籍,历来学者说法不一。鲁迅先生说:“僧孺字思黯,本陇西狄道人。”(《中国小说史略》)张友鹤教授也说是陇西狄道人(见1979年版《唐宋传奇选注》)。还有1979年3月号《甘肃文艺》上穆青同志的《甘肃古代著名作家及其代表作考略》也是这个观点。(按:“陇西狄道”即今甘肃临洮县。)

1974年中华书局出版的《辞海》说:“牛僧孺,(唐)鹑觚人。”鹑觚,今甘肃灵台县,鹑觚县城故址在县东南三十里的邵寨镇。传说秦大将蒙恬驻兵于此,太子扶苏监军。筑城时,有鹑鸟立于祭觚之上,以为异,遂号鹑觚,镟设县焉。其城隋大业元年移建于今县治所,秦属北地郡,汉、隋、唐属安定、泾州。

籍贯问题

奇闻趣事牛僧孺与白居易有着深厚的友情,两人经常一起品石作文,其乐融融。

牛僧孺经常同白居易坐石论道。牛僧孺坦言:“尝与公迫观熟察,相顾而言,岂造物者有意于其间乎?将胚浑凝结,偶然成功乎?然而自一成不变已来,不知几千万年,或委海隅,或沦湖底,高者仅数仞,重者殆千钧,一旦不鞭而来,无胫而至,争奇骋怪。”为了纪念二人的友情和记载牛僧孺的爱石情愫,白居易特于会昌三年(843)五月题写了著名的《太湖石记》,简明而深刻地阐述了有关藏石赏石方面的理论与方法,从而提升了牛僧孺在古代石坛上的影响。鉴于牛僧孺藏石甚多,且多佳作,抽象具象均有,形神兼备,独树一帜,牛僧孺因而被白居易视为唐代的藏石大家。白居易为牛僧孺题写的《太湖石记》,更成为千古名文,为世人所传颂。兹将原文抄录于此,以飨读者:

古之达人,皆有所嗜。玄晏先生嗜书,稽中散嗜琴,靖节嗜酒,今丞相奇章公嗜石。石无文、无声、无臭、无味,与三物不同,而公嗜之何也。众皆怪之,吾独知之。昔故友李生名约有言云,苟适吾意,其用则多。诚哉斯言,适意而已,公之所嗜可知之矣。公以司徒保厘河雒,治家无珍产,奉身无长物。惟东城置一第,南郭营一墅。精葺宫宇,慎择宾客。性不苟合,居常寡徙,游息之时,与石为伍,石有聚族,太湖为甲,罗浮、天竺之石次焉。今公之所嗜者甲也。先是公之僚吏,多镇守江湖,知公之心,惟石是好,乃钩深致远,献瑰纳奇,四五年间,累累而至。公于此物独不谦让,东第南墅,列而置之。富哉石乎,厥状非一。有盘拗秀出如灵邱鲜云者,有端俨挺立如真官吏人者,有缜润削成如珪瓒者,有廉棱锐刿和剑戟者。又有如虬如凤,若跬若动,将翔将踊;如鬼如兽,若行若骤,将攫将斗。风烈雨晦之夕,洞穴开皑,若欲云□雷,嶷嶷然有可望而畏之者,烟消影丽之旦,岩壑□□,若拂岚扑黛,蔼蔼然可狎而玩之者。昏晓之交,名状不可。撮而要言,则三山五岳,百洞千壑,□缕簇缩,尽在其中。百仞一拳,千里一瞬,坐而得之,此所以为公适意之用也。会昌三年(843)五月丁丑记。《太湖石记》,是中国赏石文化史上第一篇赏石名作。在为牛僧孺题写的这篇名作中,白居易提出了“石无文无声,无臭无味”及“古之达人,皆有所嗜……诚哉是言,适意而已”的观点;提出了“石有族,聚太湖为甲,罗浮天竺之徒次焉”的石种选择标准;这篇名作,还向后人传达了牛僧儒痴迷太湖石“东弟南墅,列而置之,富哉石乎”的藏石盛况和“公于此物,独不谦让……待之如宾友,视之如贤哲,重之如宝玉,爱之如儿孙”的爱石情结。更重要的是,文中所提到的“石有大小,其数四等,从甲乙丙丁品之,每品有上中下各刻于石阴,曰:牛氏石甲之上、丙之中、乙之下。”的这种对赏石分等论级的品评方法,并为后来者所效仿。

牛僧孺的诗文粉署为郎四十春,今来名辈更无人。休论世上升沉事,且斗樽前见在身。珠玉会应成咳唾,山川犹觉露精神。莫嫌恃酒轻言语,曾把文章谒后尘。——唐代·牛僧孺《席上赠刘梦得》席上赠刘梦得

粉署为郎四十春,今来名辈更无人。休论世上升沉事,

且斗樽前见在身。珠玉会应成咳唾,山川犹觉露精神。

莫嫌恃酒轻言语,曾把文章谒后尘。胚浑何时结,嵌空此日成。掀蹲龙虎斗,挟怪鬼神惊。带雨新水静,轻敲碎玉鸣。搀叉锋刃簇,缕络钓丝萦。近水摇奇冷,依松助澹清。通身鳞甲隐,透穴洞天明。丑凸隆胡准,深凹刻兕觥。雷风疑欲变,阴黑讶将行。噤痒微寒早,轮囷数片横。地祇愁垫压,鳌足困支撑。珍重姑苏守,相怜懒慢情。为探湖里物,不怕浪中鲸。利涉余千里,山河仅百程。池塘初展见,金玉自凡轻。侧眩魂犹悚,周观意渐平。似逢三益友,如对十年兄。旺兴添魔力,消烦破宿酲。媲人当绮皓,视秩即公卿。念此园林宝,还须别识精。诗仙有刘白,为汝数逢迎。——唐代·牛僧孺《李苏州遗太湖石奇状绝伦,因题二十韵,奉呈》李苏州遗太湖石奇状绝伦,因题二十韵,奉呈

唐代牛僧孺

胚浑何时结,嵌空此日成。掀蹲龙虎斗,挟怪鬼神惊。

带雨新水静,轻敲碎玉鸣。搀叉锋刃簇,缕络钓丝萦。

近水摇奇冷,依松助澹清。通身鳞甲隐,透穴洞天明。

丑凸隆胡准,深凹刻兕觥。雷风疑欲变,阴黑讶将行。

噤痒微寒早,轮囷数片横。地祇愁垫压,鳌足困支撑。

珍重姑苏守,相怜懒慢情。为探湖里物,不怕浪中鲸。

利涉余千里,山河仅百程。池塘初展见,金玉自凡轻。

侧眩魂犹悚,周观意渐平。似逢三益友,如对十年兄。

旺兴添魔力,消烦破宿酲。媲人当绮皓,视秩即公卿。

念此园林宝,还须别识精。诗仙有刘白,为汝数逢迎。▲湜湜颀颀,融昭德辉。不纽不舒,贯成九围。武烈文经,敷施当宜。纂尧付启,亿万熙熙。——唐代·牛僧孺《郊庙歌辞·享太庙乐章·和宁舞》郊庙歌辞·享太庙乐章·和宁舞

湜湜颀颀,融昭德辉。不纽不舒,贯成九围。

武烈文经,敷施当宜。纂尧付启,亿万熙熙。查看更多牛僧孺的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