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诡异的一幕:努尔哈赤的崛起是因有人暗中扶持还是历史付予的机遇

2.明朝最笨的皇帝是崇祯吗?

3.《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

4.如果李如松不,明朝会灭亡吗?

5.吊崇祯皇帝的“歪脖子树”,300多年过去了,现状如何?

6.崇祯皇帝 事必亲恭发愤图强 为什么会亡国落了个上吊的下场

诡异的一幕:努尔哈赤的崛起是因有人暗中扶持还是历史付予的机遇

嗟尔明朝气数已尽-嗟尔明朝气数已尽什么意思

一切要从一个谎言说起,说这个谎言的人叫尼堪外兰,他是明万历年间女真部落的一个首领。万历十一年(1583)2月的一天,镇守辽东的总兵李成梁找到了他,让他和另外一个部落首领觉昌安一起去古勒寨劝降里面的城主阿台。去了之后,尼堪外兰守在城外,觉昌安进入城内做阿台的思想工作,但是无论觉昌安如何晓之以理、动之以情,都没有动摇阿台为父报仇与大明为敌的决心。时间久了,等在城外的尼堪外兰很是焦躁,恰在此时,李成梁派人来催促,于是,尼堪外兰急中生智,对着城上守军开始撒谎,他大声喊道:“太师有令,凡是能够杀阿台者,即可封为此城城主,否则天朝大军攻入城内,玉石俱焚,一个不留。”在他喊出这句谎言之后,古勒寨里就有人开始行动,他们拔出了刀将阿台当场杀,城内立即大乱。李成梁见状,立即挥兵杀入城内,一面放火,一面剿杀,城里的女真部民几乎无人生还,就连来劝降的觉昌安和他的儿子塔克世也在乱兵之中。

塔克世有个儿子叫努尔哈赤,得到祖父、父亲惨的消息后悲愤不已,他跑去找明军理论:“我祖父、父亲何罪?为何被害?”然后他得到的答复是:“误杀尔!”为了表示歉意,明军对他进行了一些经济物质上的补偿,比如:给了三十匹马、几十份敕书等等,另外还让他承袭了他祖、父的职位――建州左卫都指挥使。努尔哈赤表面上接受了,然而,复仇的烈焰却在他年轻的内心深处升腾!

回到部落之后,他拿出祖辈遗留下来的十三副铠甲,召集部众、杀牛、祭天,宣布起兵。

怀着满腔仇恨的努尔哈赤只有十三副铠甲,而他所面对的风雪辽东又是怎样的局面呢?

彼时的辽东大地部落林立,至隆庆四年(1570),明朝有多位将领于任上,包括总兵王首道也被蒙古人杀。自李成梁接任后,各部族首领迎来了他们的人生噩梦。

李成梁的战略思想是谁强大就打谁,始终让这些部落维持弱小的状态,没有实力才听话,才不会闹事。为此,他除了出兵砍杀不听话的以及实力强有潜在危胁的,还采取分化瓦解、挑唆矛盾、相互制约的平衡术来掌控这些部落(这一套权谋制衡术大家是不是很熟悉?与当今某超级大国搅动世界政治风云所采取的手段是不是很相似?)。

在努尔哈赤以十三副铠甲宣布起兵前,李成梁已经将辽东大地上实力强大的几个部落打的毫无还手之力。从万历元年开始,李成梁率领辽东铁骑,通过十年时间,先后斩杀5万多人,将当时实力最强、气焰最嚣张的土蛮部给镇压下去。同样是这一年,建州女真首领王杲中伏被杀。至万历十年(1582),泰宁部首领速巴亥中伏,被李成梁斩首。

就在努尔哈赤起兵这一年,李成梁还采取“市圈计”将叶赫部首领清佳努、扬佳努骗至开原,待其入城后,连同随从300余人全部杀,留在城外的只有440人逃走。另外一支部落――哈达,主力也被偷袭歼灭。随着几支实力强的部族被削弱,一时间,辽东大地相对安静了,大明边境的老百姓不用再整日担心这些部族的人来抢杀掳掠他们的家人以及财产。但是,这只是相对而言。

当外部一个个强劲对手的实力被削弱,客观上为努尔哈赤的起兵提供了生存与发展的空间。随之而来的竟出现了 历史 上“诡异的一幕”。

自努尔哈赤起兵,至万历二十一年(1593),经历10年时间的大小鏖战,当初一个不见经传的弱小牧民已经成长为一统建州女真的强大部落首领。尤其在万历二十一年9月爆发的古勒山大战,努尔哈赤以自己的兵力竟然将海西女真的叶赫、哈达以及蒙古科尔沁部等9部联军打败,斩杀对方4000余人,如此大规模的战争足以彰显出他强大的军事实力,而此前李成梁却一直无动于衷。这难道符合他的一贯作风?答案显然是否定的。那么为什么会出现如此现象?让我们再来看看几个事例。

万历十一年十二月,也就是努尔哈赤祖父、父亲被杀的这一年年底,李成梁讨伐叶赫部,杀2000余人,叶赫实力被削弱。之后,努尔哈赤攻打尼堪外兰,声言报父仇,尼堪外兰不敌,投奔李成梁寻求庇护,李成梁却将他交给了努尔哈赤。这就是他当初撒谎的下场。

万历十五年(1587),李成梁攻打哈达部,斩杀500余人。

万历十六年(1588),李成梁再次发兵攻打叶赫部,用火炮轰击,并烧了对方的粮窖,杀清佳努的儿子那林脖罗,以及600余人,史载:“城内老小,昼夜哭泣。”叶赫部再次遭受重创。

这只是几次规模较大的行动,打击的全部都是努尔哈赤的强劲对手。不仅如此,在万历二十年(1592)的朝鲜战争中,努尔哈赤向李成梁主动请缨,希望随同李如松入朝作战。

一方面是视若无睹;一方面是稍有风吹草动就穷追猛打(对待努尔哈赤以外的部族倒是保持着他的一贯作风),这一切的现象都表明李成梁不仅不会对付努尔哈赤,相反还在“无意间”打击他的竞争对手,给他以良好的生存发展空间。那么,他这样做的动机又是什么呢?

据说,当年李成梁在攻打王杲时,曾俘虏了努尔哈赤和他的弟弟舒尔哈齐,李成梁并未杀他们,而是让其充当仆役,之所以不杀,是因为努尔哈赤的祖父觉昌安和李成梁的关系比较好。之后努尔哈赤跟随在李成梁身边,一起打过仗,去过京城,甚至犯了错误,被抓起来,也被李成梁的一个小妾给放了,原因是因为努尔哈赤相貌不凡,史料记载:成梁妻奇其貌,阴纵之归。甚至他们还是亲戚,舒尔哈齐的女儿嫁给了李如柏作妾。另外,努尔哈赤还是一个相当会糊弄李成梁的人:他经常在打了胜仗后,给李成梁送来大量的财物,用来哄老头子开心。反正他们之间私底下有着说不清、道不明的无数纠葛。

通过事件表象以及对他们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加以分析,答案是显而易见的,那就是:李成梁在有意的偏袒、扶持努尔哈赤,任其发展、壮大。他之所以这么做,既有对误杀老朋友的一份愧疚;又有对努尔哈赤“听话”、“孝顺”所怀有的一份好感;还有因为他们之间存在着微妙的关系。

其次还有一种可能,那就是对朝廷的不满。万历怠政,朝败,导致军饷、粮草、兵马器械不能及时更新、供给,而恰恰士兵常期驻守辽东消耗又大,李成梁仗着自己军功,所以胆子很大,他将辽东地区税收及田产收入全部收归己有,用来供养军队。但是,朝廷的言官又不干了,他们不停的弹劾李成梁,加上他后期侍功而骄,生活日益奢靡,于万历十九年(1591)被罢官。中央财政不能及时供应,又不让地方自主,最后还被罢官,骄横的李成梁能没意见?等到十年后他再度上任,索性将辽东防御女真的屏障――六堡,全部放弃,拱手让给了努尔哈赤,抚顺、清河门户洞开,从此,努尔哈赤的女真铁骑可以在辽东大地上纵横驰骋。

在李成梁巨大身影的遮掩下,努尔哈赤茁壮成长。一直等到李成梁去世,努尔哈赤便撕去伪装,于万历44年(1616),在赫图阿拉(今辽宁新宾县)称汗,定年号为天命。

一个强大的敌人在辽东大地上赫然站立起来,拔出了屠刀,露出狰狞的面孔。经过一年的准备,万历46年(1618)4月,努尔哈赤祭天,发布“七大恨”,正式宣告向大明开战。他利用内奸里应外合,先后攻下抚顺与清河,并掳掠十几万人口及大量粮食、财物。

万历接到告急文书后,异常震怒,于1619年,召集二十万军队,对外号称四十万,分兵四路,兵锋直指赫图阿拉,意欲大张挞伐、犁庭扫穴。

然而,明朝方面几乎没有人了解这个一直隐藏在李成梁身后的人的真实实力(除了第4路总兵李如柏),他们轻敌冒进,没能做到相互策应,分兵合击,等待他们的是如狼一般狡诈凶残的对手。

对于努尔哈赤来说,战争的发展似乎异常顺利,3月初1,西路军杜松部在萨尔浒与吉林崖全军覆没,杜松本人拼杀至天黑,战;3月初2,北路军马林部全军覆没;3月初4,东路军刘綎部在阿布达里岗中伏,全军覆没,主将刘綎脸被砍去了一半,还在继续拼冲杀,最后歼敌数十人而。史载:“阵乱,綎中流矢,伤左臂,又战,复伤右臂,犹鏖战不已,内外断绝,面中一刀,截去半颊,犹左右冲突,歼数十人而。”

三路大军几乎被屠杀殆尽,只有南路军几乎没有损失(除了逃跑时自相踩踏了几个),而南路军的主帅是李如柏,自接受命令后,他就带着这一路军慢腾腾的走,等到达预定地点时,其它三路大军都已经全军覆没,在得到消息后,就往回跑,努尔哈赤也没派兵追,李如柏也没有中伏,就这样毫发无损的回去了,蹊跷吧?!他的弟弟李如桢之后的行为同他一样令人费解:努尔哈赤进攻铁岭,李如桢坐守沈阳,却是无动于衷、见不救。诡异吧?!

萨尔浒大战,明军惨败,文武官员伤310余人,士兵伤45870余人,财物损失无数。此役成为明、后金 历史 进程中的一个重大转折点,用康熙的话说:“太祖萨尔浒一战而王基开。”此时的努尔哈赤已经成功崛起为一代雄主,敢与大明争天下。

努尔哈赤自诩熟读《三国演义》,作战有勇有谋,具备很强的军事才能,辽东大地群雄逐鹿,唯独他能脱颖而出,个人能力是内因,李氏无形中的扶持也是外因的一方面。另外,当时的时代大背景有许多不利因素也在削弱大明王朝的军事与统治实力,此消彼长,在客观上为努尔哈赤的军事扩张提供了条件。

通过张居正改革,万历初期的综合国力在政治、军事、经济等诸多方面都得到较大的恢复与发展。但至万历中后期,许多对明朝 社会 不利的因素开始显现,具体表现为如下几方面:

1.万历三大征加上明缅交战以及后来的萨尔浒大战虽互有胜负,但在损兵折将的同时也严重增加了帝国的财政负担,财政收支逐渐由盈转亏。

2.至明中后期,土地兼并严重,导致大量农民失去土地成为流民,万历年间,仅福王分封土地就达两万多顷,横跨河南、山东诸省,这些权贵占有着大量土地,而他们很多是不用承交赋税的,所以失去土地的那部分农民的税赋又会摊派到其它贫民头上,加上战乱频繁,军队粮饷开支巨大,又会从老百姓身上加征粮饷,沉重的负担又会导致新的农民加入逃亡的队伍,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3.万历46年,广东下起了大暴雪,牲畜冻无数,这预示着灾害性气候的到来――小冰河期开始了。这种气侯造成夏季干旱、水涝交织,北方低温,草场退化,游牧民族为了生存,频繁举兵南下抢夺;大范围的干旱又导致蝗灾暴发,许多地方,蝗虫过后,连粮食作物的秸秆都被吃光。

4.由自然灾害又导致瘟疫的爆发,万历年间曾有过三次大旱,而大灾过后又发生瘟疫,瘟疫造成山西一带许多地方十室九空。

5.各种自然灾害造成的粮食减产甚至绝收,这又直接导致市面上的粮价奇高,贫穷饥饿的老百姓没钱买粮就只有四处逃难。

6.至万历中后期的 社会 经济:一方面粮食等基本生活物资价格高涨;另一方面市面上的流通货币――白银,开始逐渐变得紧缺,经济学术语称之为――滞胀(通胀与通缩同时存在)。没有银子就无法打仗,没有银子就无法再生产,没有银子就更吃不上饭,没有银子就只有去抢,没有银子就……

战争、土地兼并、自然灾害、瘟疫、经济危机、再加上朝败,贪官污吏横行,所有的苦难都让这个饱经磨难的大明帝国举步维艰,严重削弱着它的综合实力,包括军事。而对于大明的不利,却恰恰是 历史 付予努尔哈赤的机遇,以他为代表的辽东新兴政权,正以旺盛的斗志,向着山海关策马扬鞭,奔腾而来。

努尔哈赤的崛起,既有李氏的暗中扶持,也有 历史 付予的机遇。大清兴起始于努尔哈赤;明亡始于万历,也始于李成梁。当关外的努尔哈赤在风雪中奋勇前进的时候,大明皇宫里的万历依然昏昏欲睡,两相对比,高下立判。正如李自成的那句进攻宣言――“嗟尔大明,气数已尽!”

历史 很宏大,但有时又很微妙:因为一个人或一件事,有时会影响一个时代,或是几十年、上百年甚至更久远。在万历年间,有些地方已经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如果大明不灭,那么后来的中国会不会也会同西方 社会 一样早早的实现工业革命跻身列强呢?

无论成败或是功过是非,努尔哈赤领导的欣欣向荣的新兴政权,最终将取代一个暮气沉沉的腐朽王朝,中华大地也再一次迎来民族团结的大一统局面,这本身就是 历史 的进步。

明朝最笨的皇帝是崇祯吗?

崇祯帝朱由检绝不是明朝最笨的皇帝。

相比他的祖父万历皇帝朱翊钧,他励精图治,试图挽救风雨飘摇的大明王朝,也曾一度让人看到明朝中兴的希望。

相比他的哥哥天启皇帝朱由校,他雷厉风行,大力清除阉党,肃清魏忠贤的党羽,让大明的朝政重新回到正轨。

朱由检当上皇帝时是想做一个名垂千古的好皇帝的,他的大部分政令都是有利于王朝的发展的。可无奈当时的明朝,关外有皇太极和多尔衮的满洲铁骑虎视眈眈,关内有李自成和张献忠的农民起义摧枯拉朽,内忧外患,内外交困,崇祯皇帝也是有心无力,回天乏术。

至于袁崇焕的,很多人都把他归咎于崇祯帝的昏庸。其实,袁崇焕也不是传说中的那么神奇的,他能够阻挡努尔哈赤和皇太极,靠的并非他非凡的军事指挥才能,而是孙承宗一力构筑起的关宁防线。而且袁崇焕的人缘不是很好,抗清边线也是各自为战。袁崇焕的,崇祯当然有责任,但晚明的颓势不是一两个袁崇焕就能改变的。

《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

《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精选10篇)

 当认真看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增长了不少见闻,需要回过头来写一写读后感了。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写好读后感而烦恼吧,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精选10篇),欢迎大家分享。

《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1

 我是一名六年级的小学生,或许是缘于家庭环境的影响吧,我从小就喜欢历史。父亲收藏的《二十四史》经常被摆在案头,可学术研究性的历史总让我在阅读时感到有些枯燥乏味。一个偶然的机会,妈妈给我带回一套书——《明朝那些事儿》,我拿起其中的第一部《洪武大帝》读了起来。读着读着我就被这部书深深地吸引了,我仿佛遇到了久违的知音,一口气读完了七部长卷。了那段日子我真是如饥似渴,废寝忘食,一遍读完仍然感到意犹未尽,又再读了一遍。

 作者从元末明初的农民军队反抗蒙元统治者开始,一直写到崇祯走向那棵歪脖树。期间以史料为基础,以年代与具体人物为写作背景,有条不紊地记述了从公元1344年到公元1644年大明王朝三百年风风雨雨与是非兴衰。

 读了《明朝那些事儿》后,我不仅了解了这段历史,还从这部书幽默风趣背后也读出了一个道理。在书中出现的,无不是当时风口浪尖上的人物,可他们当中,有而后已的忠良,也有王振、魏忠贤之类的佞臣。魏忠贤在身后留下千古骂名,为世人所不齿,可他当时却是风光无限,权倾一时,羡慕、嫉妒者不计其数。然而,当年那位奋起反抗魏忠贤却被害的正直大臣杨继盛,却为世人所赞叹、仰慕,流芳百世。在当时,杨继盛不过是阶下囚罢了,指不定还有人在嘲笑于他。由此可以看出好人不一定会和徐阶、张居正一样得志,坏人却常与王振一般猖狂。不要羡慕别人,只要自己没有错,身正不怕影子斜,那些诋毁的话,大可不必计较,凡是历史自有公断。

 通过读《明朝那些事儿》,我发现作者的文笔也十分了得,文中记述的王侯将相,在他笔下似乎活了:历尽磨难,矢志不移,终于一统天下的朱元璋;足智多谋的刘伯温;才高八斗、谨慎低调的宋濂;勇猛善战、忠肝义胆的徐达、常遇春;权倾一时、风光无限,后却遗臭万年的魏忠贤;耿直忠贞,“要留清白在人间的”于谦······“当年明月”将帝王将相的心术、韬略刻画得惟妙惟肖。读了这本书,我不仅学到了他们的智慧,还提高了自己的文学素养,一举多得。

 读《明朝那事儿》令我如饮甘霖,回味无穷,那种感觉真好。

《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2

 其实以前,我也已经看了不少历史书,正史全是文言文,读下来甚是枯燥乏味,读完了也是一知半解,所以对历史书内心上还是有些拒绝的。但这一次的读完了《明朝那些事儿》,感觉是惊讶极了,原来历史书可以这么写,原来历史是可以写得这么好看。这种来自内心讶异感受相信很多人有过。可大多数人对读历史有好感却都源自易中天的品三国,谁来PK易中天,唯有当年明月。这是这本书的广告词。这里又说到易中天,说明易中天的火是真实的,但现在有人比他更厉害了,就是当年明月,至少现在的局面是,《明朝那些事儿》的销量远远领先。

 这书唯一的难度就是太长了,有七卷,洋洋洒洒几百万字,不是有耐心的人儿还真读不下去,毕竟这是写了明朝三百年的事。我除了对当年明月的敬佩之余,其实最关注的就是他当时提出的历史也可以写得很好看,能否做到,事实证明他成功了。《明朝那些事儿》让很多不喜欢的历史的喜欢上了历史,让不看历史的人去看历史。

 有人说,我们需要真相,但你了解真相吗?明月的厉害是他不再一意强调去还原历史真相,仅仅从人性角度去揣摩,但有时也许更接近真相。

 很多人都说读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儿》是一种非常愉悦的阅读体验,嬉笑怒骂、插科打诨、偶尔抖个包袱,非常幽默的文字,以为历史就是这样的。但正如当年明月在他的书中这样写道:“历史从来就不幽默,也不乐观,而且在目前可知的范围内,都没有什么大团圆结局。” “一直以来,幽默的只是我,而不是历史!”真正的历史是不会幽默的,而是残酷!是悲哀!通体下来,我也是这样,这残酷的幽默让我觉得不是一点点的悲哀,《明朝那些事儿》写的是历史上中国最后一个汉人王朝──明朝的兴衰史。它以独特的文体,描述了自明太祖朱元璋出生起,到明朝灭亡这300年之间的事。整个明朝每个人都在一个早已设好的牢笼里挣扎,无论是皇帝还是百姓。无论是那些流芳百世,家喻户晓的大人物,更有那些被人们遗忘的小人物,在历史长河都是无足于轻重。

 我在看到许显纯在迫害杨涟时,简直全身麻木,头皮发炸,而杨涟虽,却是千年之下,终究不朽。看到海瑞郁郁去,觉得悲愤莫名。

 历史是可以让人捧腹大笑,也可以使人泪流满面。对于这本近似于明朝百科全书,它向我们展示了各种各样的人、各种各样的生活、各种各样的命运…… 我们在哭过笑过之后往往又能让我们思考,从这里,我们是否学得一些生活的道理呢?

 当年明月在书里用了很多警语。如“执著的信念和无畏的心灵才是最强大的武器。”“决定战争胜负的并不一定是先进的武器和士兵的数量,而是人的决心和智慧。” 他还写道:我要告诉你,所谓千秋霸业,万古流芳,以及一切的一切,只是粪土。先变成粪,再变成土。没错,正是这样。当你匆匆地过完了一生,赢得了许多荣誉和名利。然而当你在临危时再想这些东西,会觉得有意义吗?在《明朝那些事儿》的最后一章的结束语写道:成功只有一个——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度过人生。这叫而无憾,才叫有意义。虽然有在喊口号之嫌,但总的来说还会使人受益颇多。

 历史本身很精彩,金戈铁马,儿女情长,权谋诡谲,要什么有什么,而且有些事件之诡异的匪夷所思,哪怕是再高明的小说家,也无法构思出来,即使写出来,别人也多半要耻笑他胡编,但你现在看到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儿》,你还笑得出来吗?

《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3

 隔离的这些天,读完了本儿书——《明朝那些事儿》。这本儿书,从小就有人夸好,忘了是小学还是初中,家里就有那么一摞摆在那里,可我自始至终就没翻过。今日读罢,不禁赞叹——人们推崇自有其缘由。

 现在回到正题。其实这本书令我惊诧的不是书中的内容,而是无意间翻到时看到的几个字——“我十年前刚上大学的时候”。由于看书前对作者没有了解,不禁大吃一惊。十年前上大学,那意味着作者写下此书时不过二十余岁,二十余岁便有此般历史功底和洞察能力。我掐指算了一下,我现在也是二十多岁,但是再给我几年,我能有作者的水平么?作者所读的经文不是一般的厚,考究的时间也不是寻常的多,我决不敢妄言。

 有句话叫人比人不如人,了解的事情越多便会觉得这个世界天才奇才多的去了,你算哪根葱?疫情初的时候在家整天闷头读书,读着读着茅塞顿开,大喜,觉得自己之前的20多年书近乎白读了,昏昏碌碌的日子近乎白活。但我还是特别高兴,自己终于半只脚迈入“读书”二字的门槛了。

 虽然我不够强大,虽然困难很多,但我决不会妄自菲薄。这些年来还记得喜欢的网络玄幻小说《神墓》中的一段话:登高者必自卑,行远者必自迩,一个人重要的不是站在什么位置,而是在向什么方向移动。

 《明朝那些事儿》这本书浩浩荡荡通俗易懂又颇有个人见地的讲完了明代这部断代史,大明气数已尽,崇祯景山自杀,明代灭亡。

 结束了么?也结束了,也没结束。作者在最后又讲了个故事——徐霞客游记。我纳闷,这是画蛇添足?怎么最后讲起一个人游东游西了,徐霞客的确是明朝的人,但和历史大势,好似没多大关系。莫不是忘掉一个人在最后添上了?败笔吧。读着读着,发现非但不是画蛇添足,还是画龙点睛。作者透过徐霞客的故事,以史为鉴,说出来的是他感悟到的人生真谛——“成功只有一个——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度过人生。”

 徐霞客那时候的游历山水,可谓是历尽艰辛,风餐露宿,要吃没吃,要喝没喝,没准遇到强盗,天灾,还可能丢了小命。现在的旅游是度假,是享受,但当年只是遭罪。一个人放着好好的生活不过,去遭罪,是为什么呢?可能没什么理由,他不过是想游历天下,虽无憾。

 人生活得是什么呢?我特喜欢杜甫的一句诗“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可不是呢,粪土当年万户侯,涛涛历史长河,了,就只是历史了,人们期许有来生,可那却又是未曾有人亲眼目睹的存在。

 那为什么呢?权力?财富?正义?功名?别人的期许?抑或只是单纯的爱?一切只有你自己才能了解了。

《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4

 作为我国最后一个由汉人所统治的封建制的国家,明朝是一个值得我们尊敬的国家。我曾有幸去了北京,参观了那里埋葬着明代13位皇帝陵墓的著名的十三陵。在那儿,不论是朱元璋还是朱棣都让我感受到了那种别样的气息。朱元璋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乞丐成为了一位名垂千古的皇帝,而朱棣则从一位四太子做到了皇帝,并且完善了政治制度,发展了经济,开拓了疆域,迁都至北京,编修了《永乐大典》,还曾派遣郑和下西洋,他们那种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气魄,令人们难以忘记。

 古人云:“文史不分家。”有了历史实物就应有文献记载。老师寒假让我们读《明朝那些事儿》这本书中的政治争斗、权谋之术、战争之术,会更让我们深入地了解这段历史。

 读完了整本书,其中有几个故事和人物,让我觉得值得思考再三。

 在古代,除了帝王外,有几个官吏走马上任时,全城的百姓特地放假,来迎接他的到来。这已经是屈指可数了。但明朝,就出现了这样的一位清官——海瑞。我喜欢海瑞,不是因为其才能远高于众人,而是他有着那种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执法精神。海瑞在临终前,别人曾问他有什么遗言,海瑞说的是欠了户部5钱柴火钱。

 这种精神在古往今来的社会中是少之又少的,人们总是认为自己能多赚,就多赚。如果欠别人钱,能赖就赖。而这有可能就是海瑞受民爱戴的原因之一吧。我喜欢海瑞,更是因为他那种敢于进谏的勇气。他对执法者的不满和愚昧,表现得十分尽致,无话不说,这也就是为什么他会不受到皇帝的重用,和多次入狱的原因。

 还有,我认为这本书写得最精彩的地方就是中日两国的战斗,中日两国从历史上来看就有很多的利益纠纷。远至遣唐使近至钓鱼岛,中日双方的对决总是那么的激烈。尤其是几次的战争,那就是史家之绝啊!虽然从激烈程度上说,第二次世界大战更上一筹。但在明朝的那段打击倭寇的历史同样的悲壮与激烈。打击倭寇最厉害的要数戚继光,而一个天才,李成梁的儿子李如松则次之。凭借几位抗日英雄的智慧,最终将日本赶出了中国。

 明朝,是一个昏庸的年代,明朝也是一段英雄辈出的年代。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在今朝啊!

《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5

 随着崇祯皇帝在景山上自缢殉国,《明朝那些事儿》也以第七册终结。当年明月历时数年,终将大明王朝的历史深入人心,妇孺皆知,不管来自庙堂江湖的各种闲言碎语,仅以普及明史这一社会效应而言,作者功莫大焉!

 是该结束了,《明朝那些事儿》以无数情节跌宕起伏的故事汇集成一个王朝的兴衰轨迹,大多悲剧多于喜剧,显然不符合大众“好人一生平安”、";皆大欢喜";等套路,但作者一直以其独特的幽默方式多方化解,让读者时而忍俊不禁,时而扼腕叹息。但历史发展到最后,作者自己再也无法用幽默的方式来淡化明朝灭亡给读者造成的悲剧效果了,只能草草收尾。不是作者偷懒,我猜想面对这出最后的悲剧,作者也不忍多加面对。

 从孙承宗后,作者笔下的明朝明显加速了灭亡的节奏。闯贼攻入北京和崇祯临前的种种活动均未再加以详细描述,作者自己的一些主观文字明显增多,譬如“幽默的并不是历史,只是我而已”,“因为他(崇祯)的故事是真实的,而真实的东西,往往都很残酷”,从中我读到了作者对明朝的深厚感情和对其灭亡的怜悯与不甘。但作者随即又自我解脱,将之归于气数,“嗟尔明朝,气数已尽”!随后作者指出了“以史为鉴”的.不可行和反面案例的实质,说这决定于人性的欲望和弱点。这一观点有些偏颇,历史中的很多事还是可以给后人启示的!历史的丑陋和悲剧固然一直在重复,但也不能以此全盘否定历史的“借鉴”作用。比如“潜规则”从封建时代盛行至今,一方面这种“丑陋”一直在重复,但也正是以史为鉴有识之士才能得以总结和昭示天下,为其最终根除奠定理论基础。

 在最后一章中,虽然以徐霞客生平结尾,但实则作者借以自拟来体现一种生活态度:“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度过人生”,套用一句以前时兴的话,叫“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究其本质,就是执著和坚持。

 通观全书,作者非常推崇执著和坚持,具备该精神的人都不吝给予大量笔墨,如徐阶执著地打倒严嵩,张居正执著地改革,海瑞执著地两袖清风,王阳明执著地“格竹”致知,袁崇焕、黄道周执著地效忠抗金,崇祯执著地挽救残局,徐霞客执著地云游天下等等等等,在作者的眼里,这些人不管结局如何,都是值得称道的。不以成败论英雄,王侯将相的丰功伟绩,荣辱沉浮,都在历史的车轮下或尘或土,而在人世间能相对永恒的,只有人的精神。

 《明朝那些事儿》写完了,但我从中看到的那些人和事,仍时刻鲜活地浮现在我的脑海里,或为怜惜悯,或为敬仰,或为切齿,或为榜样。

《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6

 《明朝那些事儿》2014年以前在我家书架上是灰尘覆盖,脏的仿佛是一本本古书,可自从2014年2月至今,这本书已经被我读了不下10遍了。

 说句老实话,我是很佩服当年明月的。翻遍全书,除了短短几句话简介,便全都是内容了。作者并没有像某些作家借助任何名誉、头衔、声望所带来的光环效应,倚老卖老,胡乱几笔完事,当年明月这是真本事,不然为何会有上千万的“明矾”?这部作品的幽默风趣,冲破了“史学作品都浮躁无味”的牢笼,让人感觉耳目一新,自然受人欢迎。

 整部作品不仅让人发笑,而且不失严谨,结构紧凑,不知不觉中便会融入书中。看到朱元璋冲击着腐朽的元王朝,一步步走向成功时,我在心里暗暗为他叫好;看到方孝孺宁不为朱棣写登基诏书,最终被灭十族时,我为他的所作所为而感动;看到杨继盛劾严嵩、严世蕃父子,为徐阶的胜利作铺垫时,我佩服他的品格;看到杨涟冒弹劾魏忠贤二十四大罪,敬佩之余更多是对他命运深深的担忧---我在当年明月笔下的海洋畅游,每畅游一次,对他的佩服就加深一分。

 这本书中,令我感触最深的便是杨涟勇斗魏忠贤一事了。当时,朝中的势力已经呈现出一边倒的状况,朝局动荡,而朱木匠------天启皇帝的天平又在向魏忠贤倾斜。魏忠贤不可一世,控制了整个朝廷,而大臣们却只敢唯唯诺诺,做随风倒的墙头草,只求自己平安,不顾别人。只有杨涟,他虽然孤独,却依然强大,依然坚持道统,在知道必的情况下仍然坚持去做,真可谓“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他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如今,这本书已经成为了我最重要的藏书之一。

《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7

 读完《明朝那些事儿》,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是朱元璋,也只能是朱元璋了。朱元璋在元朝末期出生在一个农民世家,缺乏食物,于是他就去讨饭吃,做和尚。但到后来,元朝把朱元璋列为造反成员,以此为借口来杀朱元璋的一家。平静的湖面,练不出精悍的水手;安逸的环境,造不出时代的伟人。朱元璋这只打不的蟑螂就是在这样险恶的环境下成为一代伟人的。他不得不战斗,而在战斗中,他学会了冷静、坚持和果断。冷静让他能够准确判断局势,甚至在失败后能够正确总结经验;而坚持,能让他在僵持时打破僵局;果断,让他能够从现在的局势中正确而快速地判断。这三件“宝物”结合起来就是一道打不破的心理防线,而他就是利用这道防线取得了成功。

 做一件事,必须要学会冷静、坚持和果断。它们能让你准确地判断局势;让你在失败后能重新勇敢地站起来,而不至于崩溃;让你从困境中发现机会。只要做每一件事都能非常冷静、坚持和果断,那么所有的困难都能迎刃而解,最终到达成功的彼岸。

 当年明月把历史的面貌还原了,把历史的真相揭开了。他综合百家史料之所长,成一家明朝历史集大成者,破解几百年的史官陷阱,拨开几百年的政治谜团,挑清几百年的利益纠纷,把一部政治、权谋、人性和勾心斗角的王朝历史以全新的方式走进社会大众视野,并把历史通俗化、平民化的趋势推向高潮这一点是值得推崇的。

 不管是中国上下五千年还是世界上下五千年,我们所见到的、所使用的、所体会的、所生活的、所想到的,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革命般的变化,有一样东西却从来没有变化过,那就是人性。现在说的人性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劣根性,比如自私、贪婪、懒惰、欲望、虚荣、虚伪、权谋、妒忌、猜疑、狡诈、圆滑、报复以及趋炎附势等等,这些东西不但没有变,反倒愈演愈烈。看看目前社会的种种现象,就可以发现。当然也有光明的一面。正如当年明月说的“我们终究不能超越历史,因为我们有自己的欲望和缺点。”能改的,叫缺点;不能改的,叫弱点。

 朱大皇上小时候没有宏图大志,最大的愿望只是能够吃饱饭,娶上个媳妇。一不留神被安排做了皇帝,是他做梦都没有想到的。从这里看出,朱皇上小时候也没有什么远大的理想,起码不如我的远大。小时候老师教我们要从小立志。看来,立不立志也没有多大实际的意义。朱皇上从小没有立下雄志,也并不妨碍他的成功。是他家人的,是他的饥饿,是他对生活状况的不满意,使他改变了人生的轨迹。其实人生的未来,好多时候往往是自己不可预知的,想得过多,往往会束缚了自己,真实感受和体验人生才是我们应该做的。

 看到明朝的吏治,我感觉我们现在要幸福多了。起码没有那么多的杀身危险了。莘莘学子,苦读八年,通过科举,混上一官半职,不知道哪一天,赶上皇帝不高兴,不知什么原因,脑袋就搬家了。

 小时候在老家,到了夏天,外面的火堆旁,会有大批的飞蛾绕着火堆飞舞。那明亮的火堆,是光明,是希望,是崇高。一批又一批的飞蛾前仆后继扑进火堆燃烧了自己。这就是追求崇高的代价。而现实中的我们又有哪个人不是像飞蛾一样地向前冲呢?感谢思想家们告诉了我们生活的真谛——活在当下,活好每一天,要不我们就真的不知道自己是谁了。

《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8

 读了明朝那些事1~120页,我懂了许多事,也知道了很多道理。朱元璋为什么能从乞丐变成皇帝?陈友谅为什么会失败?两种对待士兵的方法,两种不同的性格决定了两种不同的命运。

 陈友谅心狠手辣,只要是他认为对他有一点威胁的人,统统斩掉。陈友谅从参加了起义,脑海里就没有了“信义”这两个字。为了走到最后,他杀了很多人。

 倪文俊赏识他,提拔了他,对陈友谅有知遇之恩,陈友谅杀了他;

 赵普胜是个老实人,对陈友谅很尊重,把陈友谅看作兄弟看待,陈友谅杀了他;

 徐寿辉把权力让给了陈友谅,徐寿辉只想活下去,陈友谅杀了他。

 陈友谅认为,这个世界就是这样,心黑手狠才能获取胜利,在你弱小的时候没有人会可怜你。陈友谅为了权势和地位,不稀罕什么名声。手中的权利和武力才是最重要的。陈友谅背叛了很多人,他们不信任陈友谅,随时可能背叛陈友谅,但陈友谅认为拥有最强的力量,就能控制一切!

 可朱元璋不那么认为,朱元璋的时候行为都和陈友谅相反。朱元璋对所有的士兵都很好,(除了贪污的)所以士兵们没有一个人背叛他。

 当朱元璋和陈友谅打仗时,两个人都成了赌徒,筹码是无数人的生命,赌来的,是无尽的土地,无尽的金钱。

 成王!

 败寇!

 在这场战争中,没有正义与邪恶的区分。胜利的人拥有一切,失败的热失去一切;这场战争没有规则,没有裁判,这些在胜负面前显得苍白无力。对决战的双方的来言,胜利就是神!

 我看到这,觉得陈友谅有点愚蠢,你不断的欺压,只会让人讨厌,反抗。终于有一天,你的士兵们会像野兽一样群起反抗!你压住的,只是士兵们一时的恐惧,害怕。但久而久之士兵们就不会害怕了,反而会群起而攻。你难道不怕吗?哎,果然是性格和行为方式决定成败。

《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9

 暑假里,我闲着无聊,就去新华书店买了《明朝那些事儿》来解闷。不过,没想到,这本书竟然如此好看,虽然它是一本写历史的书,但是我却觉得它比漫画书还要好看上一百倍。

 就拿第二部《万国来朝》来说吧,它写了自永乐皇帝朱棣夺位的“靖难之役”后,朱棣的光辉事迹——挥军北上五征蒙古,派郑和七下西洋,南下讨平安南等等,后来永乐于北伐蒙古中病逝。之后,明朝在经历了比较清明的“仁宣之治”后,进入了动荡状态。大太监王振把持朝政胡作非为,导致二十万精兵丧于土木堡,幸亏忠臣于谦挺身而出,力挽狂澜,拯救了明帝国,但随即又在两位皇帝争夺皇位中被奸臣陷害而亡。这本书中还采用pk的方式来增家加读者对此书的兴趣,用幽默的笔风讲述当年发生的事。

 在这本书中,还写了许多迷团,如,建文帝之谜,明仁宗之谜等。作者以独特的想法写出了他的推理,让人感到这个答案是正确的。

 书中人物很多,有励精图治的永乐皇帝朱棣,临危不惧的杨缚,足智多谋的杨荣,奸诈狡猾的王振等。在这些人物中,我最佩服的是于谦,他聪明机智,敢于与坏人做斗争,面对百姓,他满腔热血,面对敌人,他临危不惧。就是在刑场上,他仍然不怕,还作诗一首,这首诗就是《石灰吟》,他这种精神感动了我。我最瞧不起的是卖国贼喜宁,当他被抓时,竟然投降了敌人,还大言不惭地让也先(也先是个蒙古首领)当皇帝,最后还是被自己的祖国的人杀了,他真让人瞧不起,通过这件事,我明白了,所有背叛祖国的人,都会被祖国背叛。

 《明朝那些事儿》让我体会到历史是很有趣的,让我更为我的祖国有如此精彩高兴,自豪,希望大家以后更加喜爱历史。

《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10

 小学毕业的暑假,在爸爸的引导下,我阅读了《明朝那些事儿》,小说共计九册,但我真正是“悦”读,在快乐和兴奋中欣赏,我感悟到了作者当年明月先生用文学的工艺雕刻历史的匠心,甚至到了刻骨铭心的程度。

 《明朝那些事儿》主要讲述从1344年到1644年三百多年间关于明朝的各种事情,以史料为基础,以年代和具体的事情为主线,运用小说的笔法,对明朝17帝、王公权贵以及小人物的命运进行了全景展示,尤其是对官场政治、战争、帝王心术及宫廷争斗刻画得入木三分,并加入了当时的政治经济和人伦道德的演绎。

 作者自己说过:“历史本身很精彩,所有的历史都可以写得很好看。”我觉得作者就是一位全新的书写历史开创者,他写历史就是写人物,写人物即写灵魂,通过人物透析灵魂。

 《明朝那些事儿》有别于戏说历史。事件叙说直白,人物刻画传神,心理描绘深邃,历史评价公允。特别是对英雄人物,不惜笔墨,充满豪情,力透纸背,甚至一写就是几页,看得我拍案叫绝,连连称奇。好些篇章我反复朗读,都能直接背诵下来,一个个历史风云人物仍然浮现在我的眼前,对英雄的认识也有了自己的分析和理解。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所有的英雄人物对历史的发展都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无论是顺境还是挫折,我们都应该坦然面对,要象明朝的夏言、徐阶、张居正、戚继光那样,隐忍和坚持,在逆境中生存,不断磨炼自己,厚积薄发,不能在困难和挫折中迷了方向,失去自我。只有坚持正义和真理,即使最后失败或受到屈辱,也会在历史的长空中闪耀出灿烂的光辉。

如果李如松不,明朝会灭亡吗?

一样的灭亡,我们不说朝代更替是历史潮流的大话,只说国家积重难返,已经不是一二名将所能够把握的了。孙承宗能力不比李如松差吧,大部分的人认为孙老师才是唯一能够拯救明朝的人。但是也被言官们吗辞职了。那李如松呢,飞扬跋扈,目中无人。九千岁和言官们容得下他?最为主要的,还是在朝廷内部,党争不断,吏治腐败,财政空虚,皇帝无能。所以我道不认为孙承宗能够拯救明朝。一个王朝,如果不政治清明,国库殷实,国家机器强有力的运转,光靠武力是维系不了的。孙老师虽然是大军事家,谋略家,大学者。但是毕竟不能领导一个国家改革弊端。明朝要得救,必须有一位雄才大略,才华横溢又对朝政把持牢固的皇帝,需要选拔一批年轻肯干的官吏,实行变法强国,如同雍正皇帝变法一样,还需要孙承宗,袁崇焕,洪承畴这样的将领,抗击后金。待变法有成,大局才能稳定。

吊崇祯皇帝的“歪脖子树”,300多年过去了,现状如何?

公元1644年4月23日,李自成大军兵临城下,兵部尚书在没有做任何像样抵抗的情况下便开城投降,城池陷落。

绝望中的崇祯皇帝下令让后宫嫔妃全部自尽,安排太监带领自己的三位皇子出逃,在极度失落的情况下砍断女儿长平公主的一条手臂。在做完了这一切事情之后,在亲信太监王承恩的陪同下上了景山,找了一棵老歪脖子树,上吊自尽,结束了大明三百年的历史。

其实总体而言,在很大程度上讲,崇祯并不算是一个昏聩之君,史料记载崇祯非常勤政,每天天不亮就起床批阅奏章,二十几岁头发就已经近乎全白,长期的朝政压力让他不堪重负。在生活上极度崇尚节俭,他穿的衣服都是皇后做的,有的甚至打了补丁,走路的时候要慢慢走,因为担心里面的棉絮会飞出来。常常出于军事的需要,从自己的私库里调拨白银来接济军饷,因为国库空虚。

在他刚刚即位的时候,大明王朝可以说已经是风雨飘摇了,他的哥哥天启皇帝宠幸太监魏忠贤,整个朝野上下乌烟瘴气,百姓可以说是怨声载道。留给崇祯的是一个烂摊子,于是他选择隐忍在出其不意的情况下一举铲除了阉党,朝廷上下政局为之焕然一新。

但是这样也使得文官集团的势力过于膨胀,开始有些对皇权造成威胁,再者就是辽东的战局开始恶化,农民起义风起云涌,流贼一直是明朝末年最让人头疼的问题,李自成 张献忠四处流窜攻城,对中原地区的民生造成了极大的破坏。

自崇祯元年到崇祯八年,关陕地区和河南中原地区连续八年大旱,局部地区百姓颗粒无收,饿殍遍野,惨不忍睹。朝廷因为拨不出赈灾款,百姓纷纷起来造反,在农民起义如火如荼的时候关外的后金也时常侵略,使得明朝顾此失彼,每当农民起义刚刚有点好转,关外的后金就会入侵,每当精锐被抽调到辽东对付后金军队,农民起义就会灰复燃,李自成的起义军因此迅速扩大,终于在崇祯十七年打出了口号?嗟尔明朝,气数已尽?,一路北上,明朝官军全部倒戈卸甲以礼来降,一路顺利,直到打到了北京城下。

在此之前,崇祯拒绝了大臣效法宋朝南渡的提议,决心遵循祖制实行天子守国门,君王社稷的国策,调山海关宁远一线的吴三桂火速进京勤王,准备和李自成进行决战,然而吴三桂拥兵自重,迟滞不前,从山海关到北京只要两天两夜的行军,吴三桂走了半个月也没有到达,导致北京城最终沦陷,皇族嫔妃几乎全部节。而吴三桂本人也在不久之后投降清军,做了可耻的汉奸。

顺治皇帝入关之后,认为这棵树见证了大明的灭亡,以及大清的崛起,便把这棵树保留了下来,用以警醒后代子孙。同时为了出于笼络人心的需要,下令把这棵树用铁链子锁起来,称之为罪槐,因为它害了大明的最后一位皇帝。

崇祯后留下遗言,朕任贼分尸,无言见祖宗,勿要伤害百姓一人,尸体被农民军拖到东华门示众,李自成毫不尊重前朝皇帝的遗体,随后流贼在北京城烧杀抢掠。

景山上的那棵见证了这一切,历史沧桑的巨变以及明末清初的改朝换代,更有李自成的溃败,如今景山上的那棵树只能供后人凭吊,追忆过往的种种,如今也成为了一景点。

崇祯皇帝 事必亲恭发愤图强 为什么会亡国落了个上吊的下场

明亡之我见

首先是统治思想的错误,崇祯对于明后期天子传说的失效头脑不清,没有能够摆正自己的位置,要想摆正应该学习同时代的大不列颠。崇祯对外一味求战,对内加重税赋,事实上也没有能够建立有效的内阁,兵部等结构。这里也有统治方法的错误,实际上崇祯自己就应该是一个兵部尚书,而不应在授权与人。这里有deligation的错误。袁崇焕其实是失效的统治思想下产生的大臣,自大而没有受到有效制约。

其次是战略错误,对于后金采取的战略目标是灭,而不是战和兼容,其实以前历史上和亲的战略数不胜数,但是到了大明天子那儿怎么就不行了呢,大概统治思想上的程朱理学成了俈侄。再有既然毛人龙那么厉害,就应该成为一柄利剑,应该采取赐美女等手段加以笼络,也可以包括他手下的大将,然后再在其中建立有效的间谍制度,该间谍系统应该为毛文龙所容忍,只为军事统计之目的,对毛文龙不应该采取给饷的办法,而是应该采取有针对性的最惠国待遇,比如用高价买其从后金夺来的马匹,让毛文龙从后金抢夺物质,再利用其与后金的可能贸易进一步削弱后金的战斗力。当时其实制海权在中央手中,还可用质子等手段,所以这个战略意图是有可能达到的。其本质就是与后金的后方与其争夺人才,物质,土地。

战略的错误也包括陆路防线的错误,在袁崇焕之前针对后金军事力量的强大机动性采取了建立突入阵地的策略,这一策略似乎是有效的,但是袁崇焕过于迷信这一战略,用了更大的物资力量建立更突出的阵地,结果导致后金避开这一线据点,而直接袭击北京。再后来也主要因为阵地太长及本身机动性不好而被逐一击垮。

再者对付义军也不对,可能的办法是剿抚结合,一受抚就把他们送到毛文龙那里去,增加附属国的力量,也防止再次生变。再说李自成是当时的失业人员,所以也要控制失业。

再者对付后金应该采取一定的和议,即给予一定的生存权,即一定程度的停战,但毛人龙不在此列。如此则力量消长必然不同。

总之,明末与后金的较量是统治思想,国力和军事力量机动性的较量,若此若干策施行,相信结果大不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