诽谤者的意思-诽谤之木是尧还是舜
1.古代的“击鼓鸣冤”有何说头
2.中国古代孝子——舜的介绍
古代的“击鼓鸣冤”有何说头
自古民间有“击鼓鸣冤”之说,现在称作上访申诉。大致自魏晋时起直到清朝初期,历代有这项让民间冤情直达皇帝的制度,称之为“挝登闻鼓”。挝读“抓”音,意为击打。所击之鼓称作“登闻”。挝登闻鼓就是民间经常说的击鼓鸣冤。
“登闻鼓”一词首见《晋书》。晋怀帝永嘉年,有一名廷尉检举殿中帐吏邵广偷了宫中三张帐幔,折合布三十匹,有司衙门判处邵广斩首弃市。邵广有两个儿子,长子邵宗十三岁,次子邵云十一岁。二子救父心切,于是“黄幡挝登闻鼓乞恩,辞求自没奚官奴,以赎父命”(《晋书·汪叔坚传》)。黄幡即手举黄旗,没奚意为罚作奴隶。朝廷听闻这两名幼子自愿为奴来换取父亲性命,于是以“垂恩之仁”成全了邵氏父子,免去邵广罪。
“登闻鼓”之流变
上古时期就有“击鼓以达上闻”的做法。那时击鼓并非鸣冤之用,是为了纳谏而设。《吕氏春秋·不苟论·自知》云:“尧有欲谏之鼓,舜有诽谤之木。”尧帝为谏言之士专门设置了一面鼓,有想要进谏的人即可击鼓。舜帝设立木牌供人书写其过失,称之为诽谤之木。《汉书·贾谊传》又有“诽谤之木,敢谏之鼓”的说法。魏晋时期,衍生出鸣冤之用,挝登闻鼓由此成制。后世登闻鼓之用,鸣冤大于谏言。
隋唐之前,登闻鼓设置在朝堂之左。《魏书·刑罚志》:“(太武帝)神?中,诏司徒崔浩定律令。……阙左悬登闻鼓,人有穷冤则挝鼓,公车上奏其表。”穷冤意为穷尽各种途径申冤仍得不到公正审理。此处“公车”为官署名,是卫尉下属机构,专门负责宫廷宿卫传达等事。唐高宗显庆五年(公元660年),有冤屈之人击鼓诉于朝堂,遂令东西都设置登闻鼓。另外,唐代宫阙前还有谤木肺石。谤木即“诽谤之木”。肺石,长八九尺,形如垂肺。周秦时期申冤者立于肺石下,向司员诉说冤情。肺主声,喻意以声达其冤,故名“肺石”。
宋代登闻鼓置于宣德门南街之西,由“鼓司”受理其事。宋真宗景德四年(公元1007年)五月,“鼓司”更名为“登闻鼓院”。所有人申冤所呈递状子一律先经登闻鼓院。事情涉及军机密事或者告发京城官僚的,登闻鼓院依例实封,不得拆阅。仁宗朝又设“登闻检院”,合称“鼓检院”。“鼓院”收状子“检院”审状子,随后进呈御前。(参宋孙逢吉《职官分纪·登闻鼓院》)
宋太宗淳化年间,京畿户民牟晖击登闻鼓,诉称家奴把一头公猪弄丢了。鼓司遂将此事奏报太宗,太宗诏令赐给牟晖一千钱,赔偿他所丢猪钱。随后对宰相曰:“似此细事悉诉于朕,如此断决听起来可笑。然而推此心以临天下,可以无冤民矣。”(参《古今事文类聚·失豭击鼓》)
明代朱元璋立国后即设立登闻鼓。“登闻鼓,洪武元年置于午门外,一御史日监之,非大冤及机密重情不得击,击即引奏。后移至长安右门外,六科、锦衣卫轮收以闻。”(《明史·刑法志二》)明代专门由一名御史每日监理登闻鼓,凡有击鼓者,御史一律将其呈状奏报。永乐帝朱棣迁都北京后,登闻鼓院设置在西长安门外。有小厅三间,东向,旁有一小楼悬鼓。每天有科道官各一员、锦衣卫官一员轮流值班,司理申冤之事。明代各省按察司负责本省谳狱事,百姓若认为他断案不公,自己确有冤情,可赴巡按监察御史处申冤。巡按监察御史是都察院派往各省的中央机枢职官,品秩或不高,但是权力颇大。若监察御史仍然判案不公,允许冤情者进京赴通政司递状申诉于都察院。凡四方陈情建言,申诉冤情,或者状告不法等事,通政司负责誊写诉告缘由向上呈报。都察院接到通政司呈状后不予审理,或仍枉问,则允许冤情者挝登闻鼓。
清代登闻鼓院在西长安门外街东。顺、康两朝设满、汉科道各一员值班监理。清初京师有“御状”“通状”“鼓状”之分。御状即拦截御驾喊冤申告。通状指赴通政司申告。鼓状即挝登闻鼓。雍正二年改制,统归于通政司职掌受理申诉之事。再后,申诉者直接赴都察院及提督衙门,外藩人员则赴理藩院,自此再无鼓状、通状之说。
“登闻鼓制”相关律文
司法公正关乎天下社稷,古人为此设置登闻鼓院以让百姓申告冤屈。有登闻鼓院必然有相应的典章制度。古代诉讼是四级三审,四级指县(州)、府、省、刑部及大理寺,三审指县衙一审、府衙二审、省衙三审,三审后案件终结。若事主仍觉冤屈则进京申诉,由刑部及大理寺决定是否复审,登闻鼓院即为此而设。刑民案件的起诉与受理皆由下而上,历代禁止越级诉讼。只有本级衙署不予受理时,方可越诉。
《唐律·斗讼》规定:“诸越诉及受者,各笞四十。若应合为受,推抑而不受者笞五十,三条加一等,十条杖九十。”此条所称越诉是指本该赴县级衙署申告,而越级去州、府、省衙门一类情形。若职官受理了越诉案件,越诉者与受理者皆笞四十。若本级衙门不受理,越诉者无罪。“应合为受”指衙署官吏依令应当受理,并作出判决。应当受理却拒而不受理的,笞五十。“三条加一等”指不受理案件超过三件,杖责六十。十条罪止,杖责九十。州府一级衙署接到越诉状词,受理官员判付给县衙审理者,不构成此罪。
又规定:“即邀车驾及挝登闻鼓,若上表诉,而主司不即受者,加罪一等。其邀车驾诉,而入部伍内,杖六十。”
“邀车驾”指半路拦截皇帝御驾。百姓拦截车驾及挝登闻鼓递交状词,有司官吏应当即刻受理,不即时受理者加罪一等。拦截车驾申告者若进入了仪仗队伍中,杖责六十。这就是民间所谓的“告御状”,无论是击鼓鸣冤还是拦截御驾,官吏皆须即刻受理,不能让申告者冲进仪仗队伍中。但是倘若击鼓鸣冤与告御状的人虚假告状,则要杖责八十。
《大明律·诉讼·越诉》规定:“凡军民词讼,皆须自下而上陈告。若越本管官司,辄赴上司称诉者,笞五十。若迎车驾及击登闻鼓申诉,而不实者,杖一百;事重者,从重论;得实者,免罪。”
到明朝,击登闻鼓与拦截车驾申诉所述事由,仍分实与不实两种情形。属实者,免罪;不实者,杖一百。是否属实须经有司官吏审核后断决。坊间传闻进京告御状须先承受“滚钉板”之类酷刑等,本人未见此项典章规制。百姓进京告御状击登闻鼓无非三种情况:一是对地方衙门判决不服,二是地方衙门不受理而进京状告于刑部及大理寺,三是无理取闹即所谓“刁状”。诉讼需要成本。公家衙门是司法行政成本,个人须付差旅食宿费用。依常理判断,对地方司法衙门所判不服而进京击鼓鸣冤者居多,所以登闻鼓制主要为不服地方判决而设。《大明律》将“告状不受理”作为罪名入律,并列出地方衙门不受理者依事由大小之不同罚则。
《大清律》沿用照搬了《大明律·诉讼》“越诉”及“告状不受理”两条。两律又皆以《条例》对此二条规定了相关细则。
不算汉代之前的“敢谏之鼓”,仅作鸣冤之用登闻鼓制沿用了大约一千四百余年。秦代以后,朝廷中枢既要防止疆吏拥权自重,又要杜绝地方各级官吏枉法而积民怨。登闻鼓制一方面为百姓鸣冤提供渠道,另一方面可察验地方官员操守情况。虽然自古就有御史大夫、监察御史等监察机构,但其毕竟是官方所属。登闻鼓制可令百姓呼声直达上听,此又为朝廷直接了解真实舆情的办法之一。古人深谙百姓“没地方讲理”的要害。宋太宗以一千钱赔给丢猪百姓,换来天下可以无冤民之公信,又何尝不是高明?当然这不仅需要勇气,还须有足够底气才行。
中国古代孝子——舜的介绍
舜的传说是山西省运城市的汉族民间传说故事。
历史源流
舜生于今永济县的诸冯村。他姓姚,因眼里有双瞳,故名叫重华。母亲生下他不久就去世了,父亲娶了继室,生一男一女,男的叫象,女的叫阔首,就是舜的异母弟妹了。
相传舜在20岁的时候,名气就很大了,他是以孝行而闻名的。因为能对虐待、迫害他的父母坚守孝道,故在青年时代即为人称扬。过了10年,尧选舜为即位人选,便将两个女儿嫁给舜,以考察他的品行和能力。舜不但使二女与全家和睦相处,而且在各方面都表现出卓越的才干和高尚的人格力量。尧得知这些情况很高兴,赐予舜絺衣(细葛布衣)和琴,赐予牛羊,还为他修筑了仓房。 舜得到了这些赏赐,瞽叟和象很是眼热,他们又想杀掉舜,霸占这些财物。瞽叟让舜修补仓房的屋顶,却在下面纵火焚烧仓房。舜靠两只斗笠作翼,从房上跳下,幸免于难。后来瞽叟又让舜掘井,井挖得很深了,瞽叟和象却在上面填土,要把井堵上,将舜活埋在里面。幸亏舜事先有所警觉,在井筒旁边挖了一条通道,从通道穿出,躲了一段时间。瞽叟和象以为阴谋得逞,象说这主意是他想出来的,分东西时要琴,还要尧的两个女儿给他做妻子,把牛羊和仓房分给父母。象住进了舜的房子,弹奏舜的琴,舜去见他,象大吃一惊,老大不高兴,嘴里却说:“我思舜正郁陶!”舜也不放在心上,一如既往,孝顺父母,友于兄弟;而且比以前更加诚恳谨慎。舜离家到历山耕种,其原因就是他父母对他的虐待。尽管如此,他还是时刻不忘父母养育之恩,不计前嫌。有一天,他看见一只母斑鸠带着一只小斑鸠在飞,那母斑鸠不时捕捉飞虫来喂小斑鸠,十分劬劳。舜感动了。他想念着哺育自己的父母,便情不自禁地唱起《思亲操》歌曲来:"陟彼舜山兮崔嵬,有鸟翔兮高飞。瞻彼鸠兮徘徊,-----没张兮思我父母。力耕日与月住如驰,父母运兮吾将安归。"意思是:
登上那崔嵬的历山,
见两只斑鸠在空中飞旋。
日与月啊如梭如箭,
思念父母啊有家难还!
舜确实是个大孝子,二十岁时就以孝名闻于天下。
出运城市北门行三十里,有鸣条岗,岗上有一座舜帝陵庙。河东人民称它舜帝庙。据《蒲州府志》和《解州州志》载:这座庙始建于唐开元二十六年(公元738年),明嘉靖年间因地震毁坏,万历年间依旧规模重建,经清代多次修缮,至今保存尚好。舜帝庙分外城、陵园、皇城三个部分。
主要内容
那时,尧帝选拔贤才,四岳之长就向尧帝举荐了舜。于是尧帝就选他作自己的继承人,并把自己的两个女儿--娥皇、女英配给舜作妻子。尧帝赏赐给他一大批牛羊,还给他修了高大的仓库。舜由一个穷人一下子富了起来。
他的父母和弟弟,一听到舜富了,就顿起不良之心,设计陷害,要把舜的财产夺过来。一天,他们借修仓库为名,想用一把火把舜烧在仓库里;没想到舜穿的是娥皇、女英给他的风衣,舜从大火中飞走了。一天,他们又借掏井为名,想投石下井把舜淹在深井里;没料到舜穿了娥皇、女英给他的龙衣,又从井底游走了。一计不成,二计失败,他们又借吃饭为名,酒中下毒,想要把舜毒;然而舜有蛾皇、女英保护,事先让他服了仙药,毒酒下肚,也安然无事。
原来舜的异母妹妹生性善良,当她听到父兄要陷害舜的消息时,便悄悄告诉给二位嫂嫂,这就使得娥皇、女英能够从容对付恶人的诡计,帮助舜里逃生。而舜呢,宽宏大量,不计旧恶,他一如既往,对父母孝顺,对弟弟友爱。不过,经历过这番风波之后,舜更把二妃当作自己生不渝的伴侣了。这些富有神话色彩的传说,均见《列女传有虞二妃》。
后来,舜为天子,巡视南方,在苍梧之野(今湖南九嶷山)[1] 。娥皇、女英听到舜南方的消息,便立即动身前往探视,她俩一路走,一路哭,泪水洒在竹子上,竹子就呈现出许多斑点,后人称这种竹子为湘妃竹,也叫斑竹。她俩到了湘江,渡江时遇暴风,船被打翻,二妃被淹。
出运城北门行三十里,有鸣条冈,冈上有座舜帝陵庙,河东群众称它为舜帝庙。据《蒲州府志》和《解州州志》载:这座庙始建于唐开元二十六年(738),明嘉靖年间因地震毁坏,万历年间依旧规模重建,经清代多次缮修,至今保存尚好。舜帝庙分外城、陵园、皇城三个部分。皇城内有戏楼、卷棚、献殿、正殿、寝宫;东西两翼有廊房和钟、鼓二楼。正殿内有舜帝头戴冕旒的塑像(今已毁)。寝宫为舜的二妃--娥皇、女英的住处。舜帝庙结构宏伟,布局合理,总共占地面积一百五十亩,是我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用占地一百五十亩的陵庙来祭祀一个上古时代的君王,而且千秋百代,永垂不衰,这除了舜都蒲坂位于河东这个原因之外,一个更为重要的原因,就是舜有大功于民。
当尧帝把自己的女儿--蛾皇、女英许配给舜以后,在长期的考察中,知道舜不但宽厚仁慈,而且英明能干,于是就让他担负重要职务,独当一面。尧帝让他做掌握天下土地和人民的司徒,他以美好的道德教育人民,使人民做到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上下都和睦相处。尧帝让他做总管天下百事工役的司空,他把诸事办得井井有条,绝无荒废。尧帝让他出使四面兄弟部落,他同兄弟部落的关系处得十分融洽。尧帝派他单独到深山老林或边远地区去巡视,在狂风暴雨中他不迷路,碰到虎包、豹豺狼他不畏怯。
当舜五十岁时,尧帝把天下大事托付给他。他总摄大权,统领百官,作了一系列轰轰烈烈的大事业。他向尧帝推荐了高阳氏苍舒、叔达等才子八人,谓之"八恺";接着又举荐了高辛氏伯奋、促堪等八位能人,谓之"八元"。这十六位贤人帮助他辅佐尧帝,把天下管理得很好;他在举贤任能的同时,又把使势倚强、横暴不法的"四大凶神"作了惩处。把号"穷奇"的共工流放到幽州,把号"浑沌"的欢兜发配到崇山,把号"桃杌"的鲧囚贬到羽山,把号"饕餮"的三苗驱逐到三危(今甘肃敦煌),于是天下大治大安。尧帝整整用了二十七年的时间对他进行考察、培养和试用,直到完全可以放心了,这才把天下正式禅让给他。
舜受尧禅,在蒲坂(今永济)即帝位,就以蒲坂为都,为有虞氏。舜帝即位,因政绩卓著,传说天上有五星化为五老,游于蒲坂,舜以师道尊之。今永济有"五老峰"和"五星湖",就是这个故事的遗迹。
那时洪水泛滥,舜帝命禹治理,禹治水有功,就拜禹为司空,总理百官。他又请懂得稼穑的后稷管理农业,契管理教育,皋掏管理司法,垂管理手工业,益管理出泽,伯夷负责天下的典礼,夔制谱作乐,龙传达君主命令:谓之"九官"。
在坝河(今平利西河乡杨岭附近)的河岸上,有一处舜家粮仓。秋天到了,眼看就要秋收。后娘便分派舜去打扫修补粮仓,说要准备秋收屯粮。因受后娘的虐待,舜常常连饭都吃不饱。这一天,舜一早就来粮仓清扫修补干活,已是日过中午还没有吃上早饭,又累又饿,禁不住倒在仓楼上昏昏睡去。正当他睡得香甜之际,忽然被粮仓内燃起的熊熊大火惊醒。时值初秋,骄阳当空,偶尔还伴有阵阵河风吹来。舜见仓房起火,不知有加害阴谋,左冲右突,想补灭大火。怎奈这火借风势,风助火威,眼看救火无望,不得不舍弃仓房逃命。可他万万不曾料到,唯一能出进的大门早已被后娘锁上了。情急之中,忽听房后有人大喊:舜哥哥请速上房顶从房后槐树上避难!舜遁声迅速顺石梯上了后楼,翻上房顶,来到后檐,见恰有大槐树一枝直伸后屋房檐边上,仔细一看,原来是小妹敤手正在大槐树上急得直向他招手。舜来不及多想,伸手揪住槐枝猛的一甩,一个千秋便荡上了大槐树。这时,只听得敤手小妹边哭边说:舜大哥有所不晓,这都是妈妈设下的计谋想加害于你。幸有大槐树救你性命。你千万不可出去,他们请了好几个纵火大汉还守在前门上,要亲眼看到房子烧烬才得放过。这里我带了干粮给你充饥,你赶紧爬上树顶躲过他们,等到天黑逃命去吧!舜侧耳默听,打心里十分感激妹妹的真情实意与良苦用心,遂爬上树顶躲藏起来,暂且不表。 却说舜逃命之后遭数劫而大难不,遂后时来运转,贵为帝王,终成大器。一日,舜来到曾搭救过性命的大槐树下,焚香叩拜,封赠大槐树为万年神树。常年结籽,青皮不老。世人发现,槐树无论是在酷热的炎夏还是在寒冷的冬天,其皮常青,枝繁叶茂,年年结籽。据民间传说,就是受过虞舜帝的拜封之故也!舜王碑的传说 舜王碑,人称“舜王龙碑”,上刻七个大字“帝舜有虞氏之陵”,原在三分石上,后迁至大阳溪边的舜庙之侧。迁移之因,也有一个传说。相传帝舜时,九疑山出了九条孽龙,盘距在“蟠龙洞”、“九疑岩”,危害百姓生灵。帝舜闻之南巡,走了三湘四水,看了五岭三山,终于来到九疑山间。他带领百姓大战三年,斩杀了九疑岩里四条龙;接着大战三年,斩杀了蟠龙洞里的四条龙。又大战了三年,方斩杀了三峰石天湖池里的老蛟龙。帝舜连续苦战了九年,积劳成疾,终于病倒在三峰石下。在他临终之时,大臣皋陶问他有何吩咐,他说:“不可厚葬,只要三峰石下选一黄土高地,瓦棺布衣掩埋即可。”最后他手指三峰石上的天湖池,龙驾归天了。舜后,人们刻了块3000斤重的龙碑立在三峰石下。皋陶心想,此地太险恶,迁到大阳河边为好。启灵这天,碑太重,三十个壮汉都抬不动。这时,几只白鹤从天空飞临,两头大象从地上走来。大象用鼻子卷起墓碑就走,白鹤在前面引路。当走到熊家山黄龙洞前时,突然,从洞里出来一个白发老人,笑着说:“生在帝王城,在九疑山,白鹤来引路,大象来抬丧。”说完摇身变成一条黄龙,张牙舞爪,不让葬在这里。大象只好又向前走,过了马蹄坳,穿过大桑塘,来到一座大石岩前。这大石岩十分奇特,高300丈,直上青天。岩形状似龙,龙角龙眼龙须龙牙俱全。山下西边有两口龙泉。白马仙人还将峰顶用乱石堆了一顶王冠,一条玉带放在山上。这真是龙潜凤栖之地。大象将龙碑一放,碑即入地3尺,端端正正立在中间。于是,将帝舜龙体下了石坎,砌上瓦棺,成群白鹤,众四面八方衔来紫蚌壳,放满瓦棺,这就是“瓦棺贝冢”的由来。皋陶结庐为庵,一直守护在舜陵前。后化作一棵青松,长在墓边石岩上,像一位将军威然屹立,侍卫着长眠地下的舜帝。
尧帝去世之后,舜帝办事更加谨慎,他征聘贤人辅政,立诽谤之木,设进谏之豉,让人民提意见,以改正自己的过失。他又让乐师制了九抬、九韶等古乐。因用箫笛演奏,故称"箫韶"。这种古乐,雍容典雅,清扬婉转,演奏起来,据说凤凰也会飞来起舞的。舜帝本人也很爱音乐,他的古琴弹得好极了。有一次,他登上熏风楼,面对浩渺的百里盐池,弹唱着自己谱写的《南风歌》
南风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
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
译成现代汉语是:
南风多么和薰啊,
可以解除老百姓的痛苦。
南风多么及时啊,
可以增加老百姓的财富。
舜帝到了晚年,因见自己的儿子不肖,便把天下禅让给禹。
传承意义
通过尧舜传说和走亲习俗这一文化纽带,两地群众却建立起了联系紧密的血缘关系。这种血缘关系,是当地信仰的衍生物。这种以信仰为基础的血缘关系是超历史的。当地有一种说法,羊獬、历山两地之间是不通婚的,因为本身已是亲戚。其实,即便这种血亲关系是真实的,按照中国传统,“五服”之外就被视为血亲中断,可以相互通婚了。这种不通婚的说法,仿佛跨越了漫长的历史,直接将现实生活与远古的尧舜时代挂上了钩。
这种血缘化的地缘关系,借助信仰的媒介,显示出强大的文化辐射力。走亲不仅仅与羊獬、历山两地相关,而是将走亲沿线所有村落都囊括在内。[2]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