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三缄其口的拼音

2.三缄其口什么意思啊

3.三缄其口

三缄其口的拼音

三缄其口下一句-三缄其囗什么意思

[sān jiān qí kǒu]

"三缄其口"是一个成语,意思是三句话不离本行,说话办事非常小心谨慎,从不冒险说一句话,也不会泄露机密。

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当时有一种刑法叫做"缄口",即让用嘴巴咬住一根铁棒,然后将其吞下去,以此来摧毁的喉咙和声带,使其无法说话。因此,“三缄其口”这个成语也可以理解为保持谨慎和沉默,不要轻易开口或泄露机密。

在现代社会,"三缄其口"这个成语更多地用来形容人在遭受逼迫、恐吓或威胁时,坚持自己的原则和信仰,不轻易屈服或泄露机密。有时也用来赞扬那些敢于直言不讳、坚守自己信仰的人。

"三缄其口"这个成语在汉语中流传广泛,被广泛地使用和解释,它的含义也不断地被丰富和发展。

三缄其口什么意思啊

缄:封。在他嘴上贴了三张封条。 形容 说话 谨慎 。现在也用来形容不肯或 不敢 开口。

成语出处: 汉·刘向《说苑·敬慎》:“孔子之周,观于 太庙 ,右阶之前,有金人焉。 三缄其口 ,而铭其背曰:‘古之 慎言 人也,戒之哉,戒之哉!无多言,多言多败。’”

成语例句: 危行言逊,祸免生肘;金人示诫, 三缄其口 。

注音: ㄙㄢ ㄐㄧㄢ ㄑㄧˊ ㄎㄡˇ

三缄其口的近义词: 缄口不言 闭口不说话。 郑观应 《盛世危言·商务》:“商民工匠,见诸官绅,皆缄口不言,恐犯当道之怒,祸生不测云 守口如瓶 闭口不说,像瓶口塞紧了一样。形容说话谨慎或严守秘密防意如城,守口如瓶 默不做声 默:沉默。沉默不说一句话。

三缄其口的反义词: 口若悬河 言谈有若滔滔流水,源源不绝于口,形容口才敏捷,善于辩解 夸夸其谈 华而不实,滔滔不绝地空谈对他们讲了十分钟话,全是夸夸其谈

成语语法: 动宾式;作谓语、宾语;用于对事保密程度

常用程度: 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 动宾式成语

产生年代: 古代成语

英语翻译: speak with caution <absolute refusal to talk with one's mouth sealed more than once>

读音注意: 缄,不能读作“xián”。

写法注意: 缄,不能写作“钳”。

三缄其口

俗话说:病从口入,祸从口出。人长着一张嘴,主要的功能就是吃喝和说话,但是满足了快感,也同时带来了祸害。很多人喜欢张嘴就吃,开口就讲。吃喝的习性,最多也就是落下些毛病,不至于立刻产生恶果。但胡言乱语就不同了,说时图个痛快,而灾祸也就如影随形,且立即见效,有时甚至致人于地。

据《说苑》载,孔子在参观周王太庙时,看到台阶右侧立着一个铜人,嘴被扎了三道封条,在铜人的背面刻着一行字:“古之慎言人也”。意思是:这是古代一位说话极其慎重的人。这给孔子以极大的启发,所以他在教诲弟子时,十分强调“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以“三缄其口”的铜人形象立于太庙,作为一种形象的祖训,可见,古人对于慎言是十分重视的。尽管圣人都一再强调要缄默不语,少说多做,但还是很多人管不住自己的嘴,非要说个痛快,过足嘴瘾才罢休。结果往往给自己带来极大的伤害,有些危及身家性命。

《韩非子》中有个“智子疑邻”的故事很有趣:宋有富人,天雨墙坏。其子曰“不筑且有盗”,其邻人之父亦云,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知其子而疑邻人之父。富人的房子围墙塌了,他的儿子和邻居都提醒富人要赶紧修好,否则可能被盗。等到真的被盗,富人觉得儿子聪明,却怀疑邻居有问题。这个邻居真是够倒霉,交浅言深,且一语成谶,结果被人怀疑。不是不可以善意提醒别人,而是要清楚你的提醒对象是什么人,值不值得你付以真心,否则说了真话,可能惹火烧身。

《韩非子》还记载了另一个故事:郑武公八年,郑武公想攻打胡国,故意先把自己的女儿嫁给胡国的国君。然后问群臣说:“我想用兵,哪个国家可以讨伐?”大夫关其思回答说:“胡国可以讨伐。”郑武公大怒道:“胡国,是我们的兄弟国,你却说要讨伐它,是何道理?”当即把关其思杀了,胡国君主听说此事后,认为郑国和自己友好,于是不再防备郑国。郑武公就趁机偷袭并攻占胡国。郑武公是个有雄才大略的人,作为他的大臣,关其思却不了解主子的行事风格,不假思索地说破了郑武公的心事,正好被郑武公借机取了项上人头,麻痹了胡国。可怜的是关其思,说了一句实话,却断送了自己的性命,真是祸从口出。不是不能说实话,而是说实话要看场合,看情况。

为什么古人要求要三缄其口,用三道封条封住嘴巴,这是很有深意的。不说话,少说话,看起来是小事一桩,易如反掌,似乎谁都想得到,做得到。然而,事实上就有无数人做不到,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甚至两代人都因为管不住嘴丢了性命,下一辈并未因上一辈吃了亏就长了智。

南北朝北周时的大将贺若敦,以勇猛善战著称,在参加平定湘州之战中立有大功,本以为能受到朝廷封赏,没想到却被奸人所诬,不赏反降。心中愤愤不平,当着使者的面就口出怨言。北周权臣宇文护早就对他不满,听到使者回来一说,马上把贺若敦调回,迫其自杀。临之前贺若敦对儿子贺若弼说:“吾必欲平江南,然此心不果。汝当成吾志,且吾以舌,汝不可不思”。说完拿锥子狠狠地刺破儿子的舌头,想以此让贺若弼牢记血的教训,用心不可谓不良苦,方式不可谓不决绝。十几年以后,隋朝灭陈统一了天下。其时,贺若弼已是隋朝大将,战功卓著。然而他得到的封赏却远不及杨素、韩擒虎等功臣,于是也像他父亲一样,心怀不满,口出怨言。一些好事者便将他说的气话告之杨坚,杨坚把他下狱,但念他有功放了。谁知他不但不收敛,又到处夸耀他和太子杨勇的关系,后来杨勇失宠被废,他又为杨勇鸣不平,文帝把他消职为民。杨广篡位后,他不懂明哲保身,又去议论杨广奢侈,终为杨广所杀。贺若弼不仅未能从他父亲身上接受教训,反而变本加厉,到处随意发表自己的看法,呈口舌之快,最后把性命都搭进去了,实为可悲!

祸从口出的事例不仅在中国历史上比比皆是,在世界史上也不乏其例。

尼古拉一世登基后,国内爆发了一场叛乱,反对者要求俄国推进现代化,在工业和建设方面向欧洲其他国家看齐。尼古拉一世平定了叛乱,并判处叛军领袖李列耶夫绞刑。行刑那天,李列耶夫一阵挣扎之后绳索突然断裂,他摔落在地。在当时,类似这样的事件被视为上天恩宠,通常会得到赦免。李列耶夫站起身后向着人群大喊:“你们看,俄国的工业就是如此差劲,甚至连制造绳索都不会!”本来,如果就一个革命者来讲,这倒是个唤醒民众的绝好机会,李列耶夫也敏感地借题发挥,只是如此一来,性命就堪忧了。

一名信使立刻前往宫殿报告绞刑失败的消息,虽然懊恼于这突如其来的变化,尼古拉一世还是打算提笔签署赦免令。“事情发生之后,李列耶夫有没有说什么?”尼古拉一世询问信使。“陛下,”信使回答,“他说俄国的工业如此差劲,甚至不懂得如何制造绳索。”尼古拉一世听后大怒,撕毁了赦免令。第二天,李列耶夫被再度推上绞刑台。这一次幸运之神再未光顾。本来已经意外获得上天眷顾,却因为一句话葬送了性命,虽然是为了推行自己的主张而献身,但实在没有必要白白丢了第二次生命。

口舌之祸,轻者误事,重者伤命,古人以三缄其口而警示后人,实是意味悠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