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人于水火之中下一句-救人于水火之中下一句前一句
1.开历史之先河下一句
2.马氏真仙的有关传说
3.带天命的人有什么任务 带天命的人命运好吗
开历史之先河下一句
开历史之先河下一句是:
1、开历史之先河,兴办私学,有教无类。
2、开历史之先河,发时代之先声、谋民族之事业、救人民于水火。
3、开历史之先河,不断从新的实际出发,用新的观点来认识、继承和发展。
4、开历史之先河,耕教育大业,用新式教学为旧中国带去光芒。
5、开历史之先河,立下流芳千古的伟业。
6、开历史之先河,敢当事业之先驱、敢作时代之先锋。
7、开历史之先河,创后世之先制。
8、开历史之先河,以通俗白话讲述亘古不变之哲理。
马氏真仙的有关传说
相传很早以前,时值中秋佳节,月圆风清,天上适逢蟠桃盛会。天宫众仙,聚集瑶池,为王母娘娘祝寿。玉皇大帝的第三爱女,赴会路过南天门,忽见人间桃源地界,一道灵光,直上九霄。出于童心好奇,三公主步出天门,细细观赏,竟流连忘返,触犯天规。次日早朝,南天门守将上奏玉皇。玉皇盛怒,是时太白金星急忙出班启奏:桃源地界,将有瘟疫之灾,可令三公主下凡,以救百姓,将功补过,了此俗缘。玉皇闻奏,沉吟不语。太白金星知玉皇有怜惜之心。复奏曰:桃林场马家,累世阴功,可令三公主前往投胎,又令公主之婢,投胎杜家,为马家媳,与公主作伴。另下旨雷公电母,风伯雨师,暗中保护,则可万无一失。玉皇准奏。
却说古桃源驿西去六七里,有马文忠府第。马家世代忠良,为官清正,乐善好施。是年三月十七日吉旦,生下一女,端庄秀丽,玉质琼姿,举家大喜。其女生时,金光兆瑞,瑛花吐馥,故取名金项,字余玉。马**自小伶俐过人,天文地理,琴棋书画,无不通晓,尢精医术。年十三,偕嫂杜氏,上山采药。行二十里,但见马德山奇峰插天,祥云缭绕,松鹤相亲,芝兰竞秀,石烛钟灵,好一派人间仙境!是以流连忘返,遂萌修道之志。
马**十五岁那年,乡间瘟疫乍起,疾病蔓延,庶民遭难。**生性慈悲,遂恳求双亲应允,偕嫂上马德山结茅修道,采药为乡民治病,医术通灵,药到病除,犹如华佗再世,未经旬日,瘟疫敛迹。乡民皆以为神仙下凡,非常感激!
马**十七岁时,其父受奸臣陷害,含冤入狱。**得知,急到岩下掏,取得石乳十八担,领十八壮士,星夜上京献蜜,为父鸣冤。皇上品石乳如啜甘露,嘉其忠孝,遂赦马文忠无罪,且册封**为“和丰公主”。时值中秋,马**忠孝美名,被传为佳话。
翌年,马**出落得婷婷玉立,她才貌双全,皇帝意欲为她招驸马。马文忠得知此事,急归家与爱女商议。公主无心富贵,又恐圣命难违,心生一计,请父亲自焚府第,带领全家遁迹他乡,过着自由自在的生活。马公主嫂杜氏,在百丈岩炼成三身化境。是日屈指一算,知圣旨将下,其嫂杜氏,应得蛇形天子地,便让嫂往东去镇正穴,并告之曰:“若见向天烛火起时,又闻溪流吼三声,实时坐化。”马公主也沐浴斋戒,寂然登仙。
是日差官奉旨,来到桃林场,见马家焚烬,遂上百丈岩访马公主。但见祥云霭霭,神烛煌煌,千鹤拜舞,百里馨香,知公主已成正果,急回朝复旨。皇帝闻奏,感叹不已,遂下旨建马氏庙,命名“公主殿”;并将马氏真身,装佛奉祀。此事传开,乡民震慨,投工建庙,踊跃争先。马氏庙建成,海内外游客结队参谒,香火日盛,冠绝永邑。千百年来,虽历经沧桑,然得乡民保护,现镇殿的仙妈,仍是马氏的正身。杜氏仙妈另由乡民主庙奉祀,取庙名“水吼宫”,香火千秋不替。
“隐隐青峰画不成,烟云来去岂无情?蓬莱三岛谁曾适,醉此莺声共鹤声”。百丈仙山,人间奇境,传奇益盛,妙趣盎然。 马公主得道之时,皇帝嘉其忠孝,下旨建马氏庙而显赫四方。此第一显也。
不久,皇后临盆之时,不幸难产,宫中太医束手无策,皇后母子生命垂危。皇上心急如焚,只好默祷上天,祈求母子平安。祷毕未及一刻,只听“哇”的一声,生下太子,母子安然。祷告如此灵验,皇帝心想必有缘由,遂问皇后,后曰:“当时见一白衣仙女,手捧一杯甘露,令妾饮下,片刻即产太子。妾问仙子仙山何处,但云‘马氏’二字,转眼不见。”皇帝知是公主显圣,此第二显也。
又有一回,金銮殿起火,正当危急之际,忽见一白衣仙女,手执定扇,从云头降下,连扇三下,大火即灭。众宫人急忙跪拜,抬头时见仙子飘然而去,宝扇却留在地上。宫人急将宝扇拾起,献与皇帝。皇帝开扇一观,有诗一首:“父皇收义女,三扇报君恩。百丈仙人府,何劳万乘尊。”皇帝即知又是公主显圣,龙颜大悦,再下旨用七宝铜铸“圣旨”牌,敕封公主为“三显真仙”,差官把两幅金匾送到百丈岩,马氏身后备极恩荣。此第三显也。
又称马仙、马氏真仙、马仙姑等,原名马元君,俗名马五娘,或云建瓯人,或说霞浦人,还有永安人说等。据何乔远《闽书》、冯梦龙《寿宁待志》载,马五娘出嫁前夕,未婚夫突然去世。她发誓不嫁,奉侍公婆至孝。民间传说有一次外出,遇山洪暴发,溪水暴涨,只见她将雨伞仰置于水上飞渡而过,观者以为是仙女下凡。马五娘自称非凡世女子,待公婆终其天年后,就飞升而去。当地百姓遇到旱灾,常请她祈雨,据称随祷随应。马五娘去世后,当地人奉之为神,立庙祭祀。
马五娘的生平在永安民间则另有传说,相传马五娘不愿婚嫁,在九天玄女的指导下,吃了桃源洞百丈岩的仙桃而成仙。宋代,宋真宗先后两次敕封马五娘,分别为“灵泽感应马氏真人”和“懿正广惠马氏真人”,其影响逐渐扩大,浦城、沙县、松溪、崇安、寿宁等地都建有马仙宫或马仙祠。明清以后,马仙信仰逐渐向闽中、闽南传播,古田、闽清、侯官、永春等地也建有马仙宫。冯梦龙《寿宁待志·香火》指出:“民间佞佛者,男奉三官,女奉观音,他非所知矣。惟马仙则不问男女,咸虔事焉。……今建中名山,所在有香火,而寿宁尤盛,凡水旱无不祈焉。”马仙信仰至今在闽北、闽东地区仍有较大影响,是群众祈福禳灾的主要对象之一。俗传马仙生于元宵节,故正月十五到马氏真仙庙进香礼拜者云集。松溪南霞乡茶坪村保存一座明初的马氏真仙庙,被当地群众奉为农业神。每年正月初,当地群众要举行“游庙”活动。游庙活动由“龙头”组织(一共10人,1人为“大头”,9人为“小头”),举行祭典后,“仙奶妈”被安放在有顶蓬的竹轿里,由两名健壮青年抬着前行,全村男女老少排成长队跟随其后,唢呐队、锣鼓队间隔行进。队伍沿着村子四周的田间小路缓缓而行,沿途诸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五谷丰登”之类的喊声此起彼伏。绕村一周后,把“仙奶妈”抬进“龙头”家,放在厅堂的香案上,献祭五牲。祭毕,“龙头”宴请众人,每桌固定12人,22碗菜肴(“龙头”出10碗,赴宴者每人出1碗)。宴会后,举行舞龙等活动,庆贺去年五谷丰登和预祝今年风调雨顺,最后择日送神回庙供奉。 层峦叠嶂、绿树成荫;光凝碧海、皓月明辉;瀑布高挂、流泉低鸣;飞禽戏玉笋,走兽踩云林;悬岩长不谢之花,龟地有长青之草——这便是千古名胜倒排岩。
古香古色的龙龟祖殿,如一颗璀灿的明珠,镶嵌在碧波万顷的倒排岩原始森林深处。
龙龟祖殿坐坤兼申(坐西南朝东北),殿内主供的马氏真仙眉如柳叶,眼如丹凤,粉面生喜,朱唇微启,璎珞横披,环结宝明,头顶凤冠,身著锦袍,神情端庄,秀美可亲。
千百年来,得道成仙的马氏真仙在倒排岩结庐为境、修建祖殿用以研读经书以正民风、于 “仙露园”广种异草医治百姓以造福桑梓。
关於马氏真仙的由来,传说有很多种,现在人们比较认同的还是“观音菩萨引渡杜、马、纪姑嫂成仙记”。 五代十国时期,中原大地战乱不断,狼烟四起。许多中原百姓为避战乱,竞先扶老携幼,举家南迁至福建、广东等荒夷之地,寻找他们的安身立命之场所。
南唐後期,世代以行医为生的河南郑州杜庆生一家人加入了南迁百姓的行列。他们一路辗转,到了福建尤溪后安顿下来。
杜庆生娶妻李氏,养有两男三女。长子德福娶妻马氏,次子德金娶妻纪氏,长女月兰、次女桂兰、三女馨兰。
俩儿媳马氏与纪氏在家孝顺公婆,对外与邻里交好,深得人缘。
在三位小姑中,妯娌俩最疼爱的是月兰小姑了——杜月兰出生时,月台兆瑞,兰花吐馥,以故取名月兰。月兰天生慧质、自小伶俐过人——天文地理,琴棋书画,无不通晓,尢精医术并笃信道教,经常研读经文至深夜。美中不足的是月兰体弱多病,且长相偏丑,已经23岁了还待字闺中,她的两个妹妹已先後出嫁。
嫂嫂马氏与纪氏不时为小姑月兰借来各种经书,并从各种渠道打听各种民间偏方,为她日後能拥有自己的幸福尽了自己的心力。
月兰从心里感谢俩位嫂嫂,生性善良的她清心寡欲,朝诵暮习各种经书——她想,有朝一日能够修得正果,一定要回报两位嫂嫂。研习经书之馀,她还认真学习医学,掌握了许多医治疑难杂症的偏方。
公元963年初秋,马氏与纪氏俩儿媳结伴北上,回河南娘家省亲。她们走后没几天,先天体弱的月兰又患病了,这一次病情更加严重……看著为治其先天不足之症的家道日渐衰微的杜庆生老汉十分伤心, “月兰年龄老大了还是嫁不出去,整天抱著经书研读又没有得道成仙,掌握医治疑难杂症的偏方却不能治好自己的病,这样下去还了得?我们杜家早晚得给她拖垮”。思来想去,杜庆生老汉想将月兰遗弃掉。
“月兰,我们还是去一趟倒排岩吧,听采药的王郎中说断层岩上面长有岩菇、岩珠、石花等奇珍异草,兴许还能找到千年灵芝,这对治好你的病可能有好处。”
月兰听从了父亲的建议,拖著病体与父亲径直上了倒排岩,在一悬崖峭壁处,杜庆生老汉发了狠心,将杜姑娘推下了悬崖……
这时,赶赴瑶池参加王母娘娘蟠桃盛会回来的观音菩萨正好驾祥云经过此处,见一姑娘正往悬崖深处坠去,当即施展法力,将杜姑娘救走了……
受了惊吓的杜月兰醒来后,发觉自己正斜靠在一似龙非龙、像龟而非龟的石床上。左手托白玉净瓶、右手执杨柳圣枝的大慈大悲救苦救难观世音菩萨正关切地望著自己……
聪慧无比的月兰姑娘赶忙下跪、拜谢观世音菩萨的救命之恩,并恳求菩萨收她为徒。
观世音菩萨见眼前的姑娘天生慧根、善良纯朴,是个可渡之人。
“修道为哪般?”菩萨笑问。
“闲则研医诵经,忙则救苦救难,惩恶扬善,替天行道。”月兰答道。
“你想修道,定要经历许多磨难,待劫满之後,方得正果,你受得了?”菩萨笑问。
“菩萨当初千磨万难,单身而事之,终成正果,实为小女子学习之榜样。况民女生后即茹素,从小研习经文,已略备根基,恳请菩萨开恩,指引正道。”月兰又拜。
“你想学什麼?”观世音菩萨问道。
“菩萨,我想学医,在此地遍植奇花异草,为苍生造福;研诵经文,惩恶扬善,激浊扬清,使众生离苦得乐,解除黎民病痛、苦难与灾害。”
“我有仙桃一颗,此桃不是凡品,为上天欢乐园之仙果,吃后四时不渴,八时不饥。”菩萨说罢,取出一个蟠桃给月兰吃下,奇怪的事儿发生了,原先长相偏丑的月兰变成了清丽可人的仙女。
“将此医书细细研读,你便有入列药仙的资本,”菩萨又赠送给月兰姑娘许多医学书籍与经书,“这些经书可以让众生离苦得乐,明白做人的道理。你的两位嫂嫂生性仁慈,日後让她们将仙桃仁吃了,一同成为救苍生的药仙罢,”月兰姑娘低头再次拜谢菩萨……
几个月后,从娘家省亲回来的俩儿媳问公公杜庆生,月兰小姑到哪儿去了。杜老汉说:“几个月前,我们到了倒排岩采药,各走各的,谁知她上哪去了?”俩儿媳听了很不放心,於是便结伴到倒排岩去找小姑杜月兰。
她们在倒排岩找了个遍,就是找不到月兰的影子……
又渴又累的妯娌俩在龙龟圣地旁的一块石头上睡著了……
睡梦中,已经成为神仙的小姑姑月兰仙子对她俩说,我已成为“药仙娘”,两位嫂子将地上的那个仙桃仙仁吃了,便可同我一样跻身仙界,救百姓于水火中了……她们醒后,便依言把留在地上的那个核一人分一半吃了,随即也变成了“药仙”。
姑嫂三人从此成了救人于水火之中的“仙娘”,她们在得道成仙的倒排岩龙龟圣地处结庐为境,研读经文修身养性,惩恶扬善以正民风、博览医书以增纔干,广植异草以治百姓。
她们经常幻化成医生深入民间,为许多贫苦的百姓医治疑难杂症,她们为龙溪县邑的百姓送去了健康与幸福,成了人人称诵的仙娘。
为避免引起人们称呼上的混淆,三仙姑外出行医时,便以长嫂的姓氏“马”为“道仙号”,对外一致自称为“马姑娘”。於是人们便不再将她们混淆误称了,而是统一称为“马仙姑”、“马仙娘”了。
几年后,观音菩萨将杜月兰、马氏、纪氏行善人间的事迹报与玉帝得知,呈请玉帝加以册封。玉帝听后,便正式册封她们为“马氏真仙”。
姑嫂们得到观世音菩萨指引点化而得道成仙的年代,正是战火纷飞的南唐中晚期(公元963年),距今已有1044年的历史了。一千多年来,马氏真仙恩泽遍布尤溪内外——“马氏施法术济世丰功千载仰,真仙显神通救民大德万人崇”,道出了受惠老百姓的心声。 建瓯马氏真仙成长于建瓯市小松镇湖头村陈田自然村(歧头村),登仙于建瓯市小桥镇百丈岩。
古时小松湖头有个歧头村,因村庄沿古道两侧而建,无七弯八拐的巷弄,当地人称之为歧头街,可以想象出当时街边商铺林立的景象。村子位于陈田村和菊尾村之间,靠近陈田村。后因早年出了个马氏登仙,村子也就荒废了,正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全村都到更好的地方去了。事实上一部分人迁到陈田村居住,马氏一生未嫁,故此人喊她姑妈婆,所以后人也就习惯称她为陈田姑妈婆。
人们都说姑妈婆从小就很有功夫。陈田到湖头隔一条溪,她每天过溪去湖头村玩,一不要渡,二不过桥,只随身带一把油纸伞,撑开伞搁在水面上,人站上去,车车转转就过了溪。她就这样游游荡荡的每天还要扎一斤麻芋的线。有一天贪玩,天太暗了回厝,半路上看见人插秧。插秧人自说自话道:不好弄,不好弄,天暗了,秧还没插掉。 陈田姑妈婆就接嘴说:不要怕,不要怕,慢慢插,总要等你秧插完才暗。她边说边拔出头上的金柄簪,把日头钉在半天里,天就一直暗不下来。等她回家一斤麻芋的线扎好了,插秧人秧也插完了,她才把金柄簪收回头,日头一下就掉进山坑。那天刚才还很亮,突然一下就漆黑,插秧的人回家,路都找不着了。
陈田姑妈婆从小爱帮助人。好隔壁厝住着一个小女孩,爹了,常常受后娘的打、骂。有一天,后娘叫小女孩一天要洗净揩干十八个大酒缸,如果干不了,小女孩就要挨打挨饿。陈田姑妈婆知道了,她就帮小女孩干这个活。陈田姑妈婆象翻牛皮口袋一样把十八个酒缸的里面都翻出来,然后放到河里冲,冲干净后又把酒缸一只只用竹竿穿起来,架到太阳底下晒,晒干再翻回来又是一只只酒缸。
陈田村里有一个财主,专爱欺侮穷人。有一年过年,穷人办不起年货,财主家却大操大办,鸡鸭鱼肉堆成了山。陈田姑妈婆心里不平,她就把脚下穿的绣花鞋脱了一只下来,扔上财主家瓦顶,变成一只猫,把财主家瓦顶上瓦片扒下房。财主刚好在吃年夜饭,一下子头顶开天窗,瓦渣瓦片劈劈啪往下掉。财主气急了,叫了好多家奴上房赶不走,用火铳也打不下来。财主没办法,就大叫大嚷,许愿说谁能把瓦顶上的猫赶下房就给谁家办年货。这时候陈田姑妈婆才出面,她说她能把猫赶下瓦顶,但要财主把过年年货全部分给穷人。财主开头不肯,后来见瓦顶上那猫越来越凶,差点要把房子拆了,没法子只好答应了。陈田姑妈婆轻轻巧巧一扬手,猫就跳到她手上,又变成了一只绣花鞋。财主看呆了,晓得自己是落在姑妈婆手上,斗不过她,只好乖乖地把家里堆成山的鸡鸭鱼肉都分给穷人过年。
姑妈婆是在小桥镇百丈岩登仙。百丈岩很高,她撑一竿竹杖爬上去,上了山,就把竹杖插入地,自己钻进岩缝登仙去了。她插在山上的竹杖后来发芽长成一大片竹林。那竹杖是竹尾向下倒插的,长出来的竹林也都是竹节向下,在百丈山上就有这样一片怪竹林。
小松一带碰上天旱,就会到陈田去,请陈田人出面求姑妈婆降雨。相传陈田村里有半面镜子,是姑妈婆梳头用过的。陈田人接姑妈婆降雨时,先把这半面镜子丢进村子当中一口井中。井里还有另外半面镜子,要是它浮上来和丢下的半面镜子拼成一面,那就是姑妈婆接回来了,几天内陈田村一定有雨。要是井底半面镜子浮不上来,那就是没能接着姑妈婆,还要从头接过。这都是陈田姑妈婆登仙前,怕家乡受旱先交待的。
带天命的人有什么任务 带天命的人命运好吗
不少人认为古代信奉神明的说法并不可信,神仙下凡更是更是荒诞,其实并非如此,实际上历史上很多伟人都是带着天命投胎转世的,他们这类人往往能够改变历史走向和世界格局,那么带天命的人有什么任务?带天命的人命运怎样?如何来得出结论?
带天命的人有什么任务?
1、到处行善
世间有苦之人很多,而行善之人很少,行善之人中,带天命的人的就更少了。但是在带天命的人中,却有很大一部分是终日行善的,这种人会觉得行善就是自己的使命,为了让处于苦难之中的人走出困境,这种人会一直行善,一次次完成使命。
2、解救人民于水火
救人于水火之人,其实大部分也都是带天命的人,因为在现实中,很少有人是能够成为救世的人的,成为救世的人需要天时地利人和,以及自身的能力足够。而带天命的人,就是属于这样的人,也许一个带天命的人,本身就是为了当一次救世的人而存在的。
3、教化他人
带天命的人,其实大部分都不一定就是天生需要完成一番大事业的人,因为这种人有可能仅仅只是教化他人的人,例如特别有能力的教师、禅师、道士、之类的,这些人都具有异于常人的思想,所以能够给很多人的人生进行一定的指导。
4、助他人居于高位
在古代乱世的时候,一个人如果能够打出一片天下,那其身边必然少不了一个出谋划策的智囊,这个智囊,其实就是带天命的人。在现代,人们白手起家,或者在某公司成为高层,影响大众,身边也必然是少不了一个带天命的人的。
带天命之人的命运情况
天命之人无一不是经历过百磨千炼而成就的,俗话说“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一个人如果想要成功,想要成为天命之人,那么在他们成长的道路上磨练是少不了的,而对于一个成就越大的人,他们的磨砺和挫折也就会越多。而且他们都是大贵之命,无论他们遇到了什么挫折什么困难,在最后的时候他们都会成为大贵之人,而在这过程中,他们凭借着自己的才能和智慧将困难挫折一一解决。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