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身两役典故-一身两役典故出自哪里
1.曹操是一个怎样的人?
2.带有任何两字的四字成语
3.对子中的典故
4.嵇康的一个典故
5.想了解一下霍去病
曹操是一个怎样的人?
曹操是古往今来少有的大军事家,曹操的兵法韬略,堪比韩信、白起,故有“谈兵者无过孙武,用兵者无过韩信、曹公”之说,且自创兵法,写下《孟德新书》,批注《孙子兵法》,可谓文武兼备,理论结合实战。所以诸葛亮说“曹操智计,殊绝于人,其用兵也,仿佛孙、吴,”、“先帝每称操为能”,说“我的心与曹操是相通的”、“气魄雄伟,慷慨悲凉,是真男子,大手笔”……除此之外,曹操更是政治家、谋略家、文学家,建安“三曹七子”之首,其叱咤风云、临险不惊的军事才干,气壮山河、舍我其谁的政治抱负,直抒情怀、气魄雄伟的诗词文赋等等,千古以来,除了之外,少有其匹。大家更熟悉的评价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所谓“奸雄”,就是“奸而雄者”。像严嵩、秦桧那样,鬼鬼祟祟,偷偷摸摸,奸而不雄,就只能叫“奸贼”;像董卓那样,横行霸道,蛮不讲理,雄而不奸,就只能叫“枭雄”。枭雄这个词,也有多种解释。枭,本义是猫头鹰,引伸为首领、魁首、雄长,比如盐枭、毒枭;也引伸为骁勇、豪雄、桀骜不驯,比如枭 骑、枭将。所以,《现代汉语词典》对“枭雄”的解释,就是“强横而有野心的人物;智勇杰出的人物;魁首”。鲁肃说“刘备天下枭雄”(《三国 志鲁肃传》),黄权说“刘备天下枭雄”(《后汉书刘焉传》),便都是看出刘备乃“智勇杰出的人物”,骁勇、 豪雄、桀骜不驯;而我们把董卓看作枭雄,则指他“强横而有野心”。枭雄是“强横而有野心”,则奸贼就是“奸滑而有贼心”,奸雄就是“奸滑而有雄心”。奸雄者,奸诈而又豪雄也。那么,曹操是这样的人物吗?是。曹操从小就奸猾。他这个人,出身不好,家教不好,小时候的表现也不好。实际上曹操出生成长于一个宦官家庭。他的父亲曹嵩是曹腾的养子,而曹腾则是当时颇有名气的大宦官,封费亭侯,任大长秋。大长秋是宦官中的大官,秩二千石,用今天的话说就是“省部级”。曹腾的为人,在宦官中算是相当不错,和士人的关系也比较好。他做过一些不光彩的事,也做过许多好事、大事, 所以《后汉书》中有传。但不管怎么说,曹操总归是宦官养子之子。这在当时,就要算作出身不好。但家境应该是好的,至少不缺钱花。曹操的父亲曹嵩后来官居太尉(名义上的全国最高军事长官),就是出钱一亿买来的。曹家既然这么有钱,曹操小时候就完全有可能过着纨袴子弟的生活。曹操受的家教可能也不怎么样。曹嵩对他这个儿子的教育,大约是很少过问的。曹操自己的诗说:“既无三徙教,不闻过庭语。”所谓“三徙”, 是说孟子的母亲为了保证儿子有一个好的环境,不受坏的影响。竟三次搬家。所谓“过庭”,则是说孔子的儿子两次从庭院走过,孔子都叫住他予以教育,一次叫他学诗,一次叫他学礼。这样的事情,在曹操家里都没有发生过。看来,曹操小时候,父亲母亲都不怎么管教他。父母不管教,家境又不错,曹操便成为一个“问题少年”。《三国志》裴松之注引《曹瞒传》说,曹操年少时,“好飞鹰走狗,游荡无度”。他叔叔实在看不下去,常常提醒曹嵩应该好好管教一下这个儿子。曹操知道了,便想出一个鬼点子,来对付他那多管闲事的叔叔。有一天,曹操远远地见叔叔来了,立即作口歪嘴斜状。叔问其故,则答以突然中风。叔叔当即又去报告曹嵩。等曹嵩把曹操叫来一看,什么事都没有。曹操趁机说,我哪里会中什么风!只因为叔叔不喜欢我,才乱讲我的坏话。有这么一个“狼来了”的故事垫底,自然以后叔叔再说曹操什么,曹嵩都不信了,曹操也就更加胡作非为。曹操的哥们儿袁绍、张邈等人,大约也是同类角色。他们常常聚在一起胡闹,事情做得十分出格。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的《世说新语》说,有一次,一家人家结婚,曹操和袁绍去看热闹,居然动念要偷人家的新娘。他俩先是躲在人家的园子里,等到天黑透了,突然放声大叫:有贼!参加婚礼的人纷纷从屋里跑出来,曹操则趁乱钻进洞房抢走了新娘。匆忙间路没走好,袁绍掉进带刺的灌木丛,动弹不得。曹操急中生智,又大喊一声:贼在这里!袁绍一急,一下子就蹦了出 来。显然,青少年时代的曹操,是一个典型的公子哥儿,游手好闲,不务正业,鬼点子和坏主意层出不穷。这说明什么呢?说明曹操是一个调皮捣蛋、不守规矩的人,也是一个奸诈狡猾、诡计多端的人。所以《三国志》说他“少机警,有权数,而任侠放荡,不治行业”,因此许多人没把他放在眼里(世人未之奇也),甚至鄙视他(薄其为人)。比如南阳名士宗世林,就自称有“松柏之志”,坚决不和他交往(见《世说新语方正》)。然而有一个人却十分看好曹操,他就是当时的太尉桥玄。桥玄认为曹操是难得地人才,将来平定天下,非操莫属,因此竟以妻儿相托。桥玄说:“天下将乱,非命世之材不能济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这话是记载在《三国志》正文的,应该靠得住,也有道理,因为曹操并非一般地流氓地痞或纨袴子弟。 孙盛的《异同杂语》说他“才武绝人,莫之能害,博览群书,特好兵法”,有一次行刺宦官张让时,竟能舞短戟全身而退。这说明曹操是一个胸怀大志、雄心勃勃的 人。既雄心勃勃,又奸诈狡猾,十分符合“奸雄”的定义。曹操自己好像也很认同“奸雄”这个评价。这个评价是许劭给出的,而结交许劭则是桥玄的建议。许劭,字子将,汝南平舆(今河南省平舆)人, 是当时最有名的鉴赏家和评论家。他常在每个月的初一,发表对当时人物的品评,叫“月旦评”,又叫“汝南月旦评”。无论是谁,一经品题,身价百倍,从此进入上层社会。曹操自然也希望得到许劭的好评。但不知是曹操太不好评,还是天机不可泄漏,无论曹操怎样请求,许劭都不肯发话。最后,许劭被逼得没办法,才冒出这么一句:你这个人呀,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曹操听后,大笑而去。这就是曹操了。他大气、深沉、豁达、豪爽、洒脱、风趣、机敏、随和、诡谲、狡诈、冷酷、残忍,实在是一个极为丰富、多面,极有个性又极富戏据性的人物。他可能是历史上性格最复杂、形象最多样的人。他聪明透顶,又愚不可及;奸诈狡猾,又坦率真诚;豁达大度,又疑神疑鬼;宽宏大量,又心胸狭窄。可以说是大家风范,小人嘴脸;英雄气派,儿女情怀;阎王脾气,菩萨心肠。看来,曹操好像有几张脸,但又都长在他身上,一点都不矛盾,这真是一个奇迹。实际上,曹操是真实的,也是本色的。包括他的奸诈、狡猾、残忍、暴虐,都表现得从容不迫,落落大方,真诚而坦然。这实在是一种“大气”。“惟大英雄能本色,是真名士自风流。”从这个角度看,曹操是英雄,而且是大英雄。不过,这个大英雄又是很奸诈的,因此也可以叫做“奸雄”,即“奸诈的英雄”。事实上,历史上对曹操的评价(英雄、奸雄、奸贼),总离不开“奸”和“雄”两个字。有强调奸的,有强调雄的,也有认为他既奸又雄的。所有我认为曹操是“奸雄”,不过前面要加上“可爱的”三个字。 曹操既有奸诈的一面,又有坦诚的一面。他的奸与诚统一于“雄”,他的善与恶也统一于“雄”。曹操的人性中是有恶的,所以我不称他“英雄”而称他“奸雄”。
带有任何两字的四字成语
1. 带两字的四字词语
首鼠两端、半斤八两、模棱两可、两全其美、两面三刀、两小无猜、一举两得、三长两短、两袖清风、三言两语、两肋插刀、势不两立、一刀两断、调停两用、两败俱伤、三三两两、进退两难、判若两人、两脚居间、一床两好、两两三三、三心两意、执两用中、三天两头、两鬓如霜、三番两次、一刀两段、螭魅罔两、两世为人、首尾两端、两脚野狐、一言两语、两虎相斗、两相情愿、掂斤播两、两虎相争、掂斤估两、三脚两步、两手空空、两脚书橱、一双两好、誓不两立、两鼠斗穴、两瞽相扶、一长两短、分金掰两、忠孝两全、一簧两舌、合两为一、音问两绝、三步两脚、两部鼓吹、三差两错、三婆两嫂、三头两绪、两耳塞豆、两头和番、魑魅罔两、三般两样、两豆塞耳、一蛇两头、三瓦两舍、一栖两雄、擘两分星、二心两意、一口两匙、一身两役、两叶掩目、两肩荷口、两相情原、三节两寿、两面二舌、三好两歉、两道三科、一差两讹、公私两便、分斤掰两、公私两济、两次三番、一身两头、三汤两割、三饥两饱、公私两利、三瓦两巷。
2. 含有二的四字成语大全三心二意、
二话不说、
合二为一、
别无二致、
不二法门、
独一无二、
一清二白、
一干二净、
二道贩子、
说一不二、
一石二鸟、
一清二楚、
一穷二白、
数一数二、
一分为二、
丈二和尚、
接二连三、
略知一二、
二旬九食、
二三君子、
忠贞不二、
三占从二、
口不二价、
隔二偏三、
三言二语、
十二金牌、
一差二错、
二三其德、
二心两意、
尊无二上
百二金瓯、
二八佳人、
十二万分、
不擒二毛、
不二之老、
金钗十二、
誓无二志、
二罪俱罚、
二帝三王、
二三其操、
曾无与二、
五男二女、
足尺加二、
一雷二闪、
国无二君、
才贯二酉、
二龙戏珠、
连二并三、
三平二满、
事无二成、
尺二秀才、
感戴二天、
二心三意、
二仙传道、
家无二主、
三好二怯、
七十二行、
二郎作相、
丁一卯二、
狐不二雄百二金瓯、二八佳人、十二万分、不擒二毛、不二之老、金钗十二、誓无二志、二罪俱罚、二帝三王、二三其操、曾无与二、五男二女、足尺加二、一雷二闪、国无二君、才贯二酉、二龙戏珠、连二并三、三平二满、事无二成、尺二秀才、感戴二天、二心三意、二仙传道、家无二主、三好二怯、七十二行、二郎作相、丁一卯二、狐不二雄
3. 带两字的四字词语首鼠两端、半斤八两、模棱两可、两全其美、两面三刀、两小无猜、一举两得、三长两短、两袖清风、三言两语、两肋插刀、势不两立、一刀两断、调停两用、两败俱伤、三三两两、进退两难、判若两人、两脚居间、一床两好、两两三三、三心两意、执两用中、三天两头、两鬓如霜、三番两次、一刀两段、螭魅罔两、两世为人、首尾两端、两脚野狐、一言两语、两虎相斗、两相情愿、掂斤播两、两虎相争、掂斤估两、三脚两步、两手空空、两脚书橱、一双两好、誓不两立、两鼠斗穴、两瞽相扶、一长两短、分金掰两、忠孝两全、一簧两舌、合两为一、音问两绝、三步两脚、两部鼓吹、三差两错、三婆两嫂、三头两绪、两耳塞豆、两头和番、魑魅罔两、三般两样、两豆塞耳、一蛇两头、三瓦两舍、一栖两雄、擘两分星、二心两意、一口两匙、一身两役、两叶掩目、两肩荷口、两相情原、三节两寿、两面二舌、三好两歉、两道三科、一差两讹、公私两便、分斤掰两、公私两济、两次三番、一身两头、三汤两割、三饥两饱、公私两利、三瓦两巷。
4. 含有经典二字的四个字的词语1、一人传虚、万人传实:虚,没有的事。
本无其事,因传说的人多,就使人信以为真。 2、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一个人把着关,一万个人也攻不开。
形容地势险要,便于防守。 3、一叶障目、不见泰山:障,遮蔽。
比喻被眼下细小事物所蒙蔽,因而看不到事物的全貌、主流及本质。 4、一则以喜、一则以惧:以,因为。
一方面因而高兴,一方面因而恐惧。 5、一佛出世、二佛升天:形容去活来。
6、一言既出、驷马难追:驷:古代一车所驾的四匹马,或四马拉的车。一句话说出口,四匹马拉的车也追不上。
表说出来的话就要算数。 7、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一个浪头还没有平息,另一个浪头又起来了。
原比喻诗文写得波澜起伏。后来也比喻一个麻烦问题没有解决,又出现新的麻烦问题。
8、一着不慎、满盘皆输:原指下棋时关键性的一步走错,以致全局都输了。比喻对全局有决定意义的问题,稍有不慎,处理不当,就会招致整个失败。
9、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形容一个人的言行,总有许多人监督着,如有错误决不能隐藏。 10、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树,培植。
培养人才是长久之计,也表示培养人才是不容易的。 11、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神通:各种神妙莫测的能力,比喻本领。
比喻在集体生活中各有各的办法或本领来完成共同的事业。 12、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刀俎:剁肉的刀和砧板。
指宰割的工具。比喻别人掌握生杀大权,自己处在被宰割的地位。
13、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信:信用。可,可以,行。
一个人如果不讲信用,真不知那怎么能行。人不讲信用是不行的。
14、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圣贤:圣人或贤人,旧指智慧超群,才能出众的人;孰,谁。一般人不是圣人或贤人,谁能没有过错呢? 15、三十六策,走为上计:原指无力对抗敌人,以逃跑为上计。
现多指摆脱困难处境。 16、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比喻学习或做事缺乏恒心,时常中断,不能坚持下去。
17、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比喻样样都准备好了,就差最后一个重要条件。 18、上天无路,入地无门:形容走投无路的窘困境地。
19、上不着天,下不着地:形容两头没着落。 20、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一千里的路程是从迈第一步开始的。
比喻事情的成功都是由小而大逐渐积累的。 21、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溃:溃决。
被大水冲破堤防;蚁穴:蚂蚁洞。千里的长堤,由于有小小的蚁洞而崩溃。
比喻小事或小处不注意,就会酿成大祸或造成严重损失。 2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所不要的不要施加到别人身上。
23、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天网:天道的网,指自然界的惩罚;恢恢:宽阔的样子。天道公平,作恶就要受惩罚,它看起来很稀疏。
但决不放过一个坏人。后形容坏人终于受到惩罚。
24、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没有源头的水,没有根的树木。比喻没有基础、根源的事物。
25、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焉:怎么。不进老虎洞,怎么能捉到小老虎?比喻不冒危险,不经历最难最苦的实践,就不能取得重大的成就。
26、不经一事,不长一智:不经历那件事,就不能增长关于那件事情的知识。一般用于经过失败取得教训的场合。
27、不塞不流,不止不行:没有堵塞的地方,就没有水的流淌;没有停止,就没有行动。 28、太公钓鱼,愿者上钩:心甘情愿地上圈套。
29、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甘居中游,满足现状,不努力进取的思想。 30、日月经天,江河行地:象太阳和月亮每天经过天空,江河永远流经大地一样永恒。
31、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对同一问题,仁者看见它,说它是仁;智者看见它,说它是智。比喻不同人有不同看法。
32、月晕而风,础润而雨:晕:日月周围出现的光环;础:柱子底下的石墩。月亮周围出现光环就要刮风,础石湿润了就要下雨。
比喻事故或事件发生前的征兆。 33、文武之道,一张一弛:比喻工作的紧松和生活的劳逸要适当调节,有节奏地进行。
34、为虺弗摧,为蛇若何:虺:小蛇;摧:毁灭;若何:怎么办。小蛇不打,成了大蛇怎么办?原来比喻要趁敌人羽翼未丰的时候,就把他消灭。
后泛指敌人要及时锄掉。 35、为渊驱鱼,为丛驱雀:渊:回旋的深水;丛:茂密的森林。
把鱼赶到深潭中,把鸟赶到树林里,原来用来比喻统治者施行暴政,结果使百姓投奔别国。现指有时有些人实行闭关主义。
把一些可以争取的人赶到对方去了。 36、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尺比寸长,但和更长的东西相比就显得短;寸比尺短,但与更短的相比就显得长。
比喻各有长处,也各有短处,彼此都有可取之处。 37、以子之矛,攻子之盾:比喻用对方论据来反驳对方。
38、以其昏昏,使人昭昭:以:用;其:他的。昏昏:暗,模糊,糊涂;昭昭:明白。
用他那些模糊的理解去使人明白。现指自己糊里糊涂,却要指挥那些已懂事故的人。
39、以眼还眼,以牙还牙:用瞪眼回答瞪眼,用嘴咬对付嘴咬。比喻对方怎么来,就怎么反击。
40、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只能用心去揣摩体会,无法用话语具体地表达、传诵。 41、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四体:四肢。
勤:劳作。不参加劳作,分不清五谷。
形容脱离劳动,脱离群众。 42、生于忧患,于安乐:忧患使人勤奋,因。
5. 带‘’有所‘’两字开头的四字成语1、有所不为
yǒu suǒ bù wéi
解释为:做,干。有些事情不做,把它放弃掉
出处宋·陈亮《酌古论·先主》:“当理而后进,审势而后动,有所不为,为无不成,是以英雄之主常无敌于天下。”
结构偏正式成语
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
2、有所作为
yǒu suǒ zuò wéi
解释可以做事情,并能取得较大的成绩。
出处先秦·孟轲《孟子·离娄下》:“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结构动宾式。
用法含褒义。一般作谓语、定语。
6. 带有“二”的四字成语有哪些1、三心二意( sān xīn èr yì)释义:又想这样又想那样,犹豫不定。常指不安心,不专一。造句:做事情要专一,切忌三心二意。
2、独一无二( dú yī wú èr) 释义:没有相同的或没有可以相比的。造句: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我们要看到自己的闪光点。
3、说一不二( shuō yī bù èr)释义:说怎么样就怎么样,形容说话算数。造句:他是一个说一不二的人,做事情十分讲原则。
4、一石二鸟(yì shí èr niǎo)释义:本义指用一块石头砸中两只鸟,现用来比喻一个举动达到两个目的。造句:这可真是一个一石二鸟的好计策!
5、一分为二。释义:一分为二,哲学用语,指事物作为矛盾的统一体,都包含着相互矛盾对立的两个方面。通常指全面看待人或事物,看到积极方面,也看到消极方面。
7. 带有昔日两字的四字成语非昔是今 昔:过去。今:现在。认为过去是错误的,现在是正确的。 抚今悼昔 因眼前事物而引起对往事的追思。 抚今思昔 因眼前事物而引起对往事的追思。同“抚今悼昔”。 抚今痛昔 因眼前事物而引起对往事的追思。同“抚今悼昔”。 抚今追昔 抚:拍,摸,引伸为注意,注视;追:回想;昔:过去。看看现在,想想过去。 感今怀昔 对当前的事物有所感触而怀念过去的人、事物或景物。 感今思昔 对当前的事物有所感触而怀念过去的人、事物或景物。 感今惟昔 对当前的事物有所感触而怀念过去的人、事物或景物。 今不如昔 昔:往昔,过去。现在不如过去。多用于表示对世事的不满情绪。 今非昔比 昔:过去。现在不是过去能比得上的。多指形势、自然面貌等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今是昔非 现在是对的,过去是错的。指认识过去的错误。同“今是昨非”。 今昔之感 从今天的现实回忆过去的事。
下逐客令 东门逐兔 中原逐鹿 乘胜逐北 喜逐颜开 夸父逐日 如蝇逐臭 嫁犬逐犬 嫁狗逐狗 嫁鸡逐鸡 寻流逐末 寻行逐队 弃本逐末 思所逐之 情逐事迁 惟利是逐 成群逐队 挨门逐户 捐本逐末 损本逐末 操奇逐赢 放鹰逐犬 眈眈逐逐 笑逐颜开 群雄逐鹿 舍本逐末 营营逐逐 贪名逐利 贪声逐色 趁波逐浪 迁臣逐客 追云逐电 追亡逐北 追亡逐遁 追奔逐北 追趋逐耆 追风逐影 追风逐日 追风逐电 逐句逐字 逐名趋势 逐字逐句 逐宕失返 逐客令 逐影吠声 逐影寻声 逐影随波 逐新趣异 逐日追风 逐末弃本 逐末忘本 逐末舍本 逐机应变 逐流忘返 逐浪随波 逐物不还 逐电追风 逐臭之夫 逐近弃远 逐逐眈眈 逐队成群 逐风追电 逐鹿中原 避重逐轻 酒食征逐 附膻逐腥 随方逐圆 随波逐尘 随波逐流 随行逐队 随近逐便 飞土逐害随风逐浪 随高逐低 韩卢逐块 今不如昔 今昔之感 今是昔非 今非昔比 感今怀昔 感今思昔 感今惟昔 抚今思昔 抚今悼昔 抚今痛昔 抚今追昔 非昔是今
序号
成语
拼音
成语典故
成语出处
举例子
1
非昔是今
fēixīshìjīn
昔:过去。今
《
宣和书谱
·
隶书叙论》:
“
秦并六国一统天下,欲愚黔首,自我作古,往往非
2
抚今追昔
fǔjīnzhuīxī
抚:拍,摸,
清
·
平步青《霞外捃屑》卷五:
“
吾道洵堪千古,抚今追昔,能无黯然。”
~,低徊不已,恭王不由得痛哭了一场。(高阳
3
感今怀昔
gǎnjīnhuáixī
对当前的事物
晋
·
潘岳《为诸妇祭庚新妇文》:
“
仿佛示行,故瞻弗获;伏膺饮泪,感今怀昔
4
今不如昔
jīnbùrúxī
昔:往昔,过
宋
·
吴曾《能改斋温录
·
冷斋不读书》:
“
作诗曰:
?
老色日上面,欢悰日去心,今
5
今非昔比
jīnfēixībǐ
现在不是过去
元
·
关汉卿《谢天香》第四折:
“
小官今非昔比,官守所拘,功名在念岂敢饮酒
“
胜败军家常事
”
何得为愧。~,不可欺敌。(明
·
许仲琳《封
对子中的典故
分类: 文化/艺术 >> 文学 >> 小说
问题描述:
声律启蒙中上下对句经常有一些名人轶事,与中华古史、古籍息息相关。有些典故颇为生涩,望诸公不吝赐教其梗概与出处。
颜巷陋,阮途穷,冀北对辽东.
冯妇虎,叶公龙,舞蝶对鸣蛩.
手[上辟下手]蟹螯从毕卓,身披鹤氅自王恭.
世祖中兴延马武,桀王失道杀龙逄.
主簿栖鸾名有览,治中展骥姓惟庞.
智伯恩深,国士吞变形之炭;羊公德大,邑人竖堕泪之碑.
张骏曾为槐树赋,杜陵不作海棠诗.
汉致太增三尺剑,周臻大定一戎衣.
出使振威冯奉世,
伯乐马,浩然驴,
掷地金声孙绰赋,回文锦字窦涛书.
未遇殷宗,胥靡困傅岩之筑;既逢周后,太公舍渭水之渔.
爱见人长,共服宣尼休假盖;恐彰已吝,谁知阮裕竟焚车.
青衣能报赦,黄耳解传书. 庭畔有人持短剑,门前无客曳长裙.
读书甘刺股,煮粥需焚须.
桃林牛已放,虞坂马长嘶.叔侄去官闻广受,弟兄让国有夷齐.
徐稚榻,鲁班梯.
戴发惟闻侃母,断机只有乐羊妻.
却马汉文思罢献,吞蝗唐太冀移灾.
韩卢对苏雁,,陆橘对庄椿.韩无鬼,李三人,北魏对西秦.
花有艳,竹成文,马燧对羊欣.山中梁宰相,树下汉将军.施帐解围嘉道韫,当垆沽酒叹文君.
酒量洪深周仆射,诗才俊逸鲍参军.
诣阙王通,献太平十二策;出关老子,著道德五千言.
解析:
老大出的题目好难哪,小弟献丑,不当之处还请高手指正。
1、颜巷陋,阮途穷,冀北对辽东
“颜巷陋”说的是孔子门生颜回,孔子认为其虽生活困顿但乐观豁达,是为贤。语出《论语·雍也》“子曰: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回就是指的颜回。
“阮途穷”说的是魏晋时的著名隐士阮籍,他生性好酒,常常独自驾着牛车,载着一坛好酒,边行边喝,有时前面没路了,阮籍便痛哭一场,再转向其它道路继续前行。一日来到山颠,曾感言:“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后来鲁迅和 *** 都对这句话爱不释手,反复引用。典出《晋书·阮籍传》:“时率意独驾,不由径路,车迹所穷,辄恸哭而返。”
2、冯妇虎,叶公龙,舞蝶对鸣蛩
“冯妇虎”指的是打虎的英雄冯妇,他曾发誓不再打虎,但是一日路过一地,见到老虎伤人,还是忍不住上前打了那只虎,人们很感激他,但是有些士人却认为他违背了自己的誓言,非大丈夫所为。
“叶公龙”自然指的是著名的叶老儿了,此人天天逢人便吹嘘自己有多么喜欢龙,家中的字画,吃饭的饭碗,甚至睡觉的被子,无不有龙的形状。但是有一天他真的见到了龙,却吓得魂不附体。
3、手擘蟹螯从毕卓,身披鹤氅自王恭
前句说的是东晋毕卓的故事,他虽身居高位,但是时常喝酒误事,有一次甚至不顾身份,潜入一家酒店盗酒喝,结果大醉于酒瓮旁,被传为笑柄。后来被朝廷解职,但他毫不在意,并说:一手持蟹螯,一手持酒杯,拍浮酒池中,便了足一生。
后句说的是东汉著名的帅哥王恭,此人玉树临风,风流倜傥,一次身着鹤氅,也就是羽毛大衣在雪中行走,见到的人都说“真是神仙中人啊。”
4、世祖中兴延马武,桀王失道杀龙逄
前句说的是东汉初年的大将马武,西汉末王莽篡权,天下大乱,起义军林立,马武最初是绿林军的麾下将领,后来归顺光武帝刘秀,也就是文中的“世祖”,屡立奇功,位列“云台二十八将”之一。
后句说的是夏朝末年的忠臣关龙逢,暴君夏桀有一天让龙逢陪他观看炮烙之刑,桀看的兴高采烈,龙逢看不下去,冒劝谏,结果触怒了夏桀,惨遭炮烙。
5、主簿栖鸾名有览,治中展骥姓惟庞
前句说的是东汉仇览,此人起初当亭长,后为县衙主簿,就是主管文书簿籍之类的事的小吏,他认为“做鹰鹯,不如做凤鸾”,意思是人要往高处走,后来入太学。
后句指三国时刘备麾下谋士庞统,庞统为人足智多谋,运筹帷幄,但是初时刘备只委任他做一个小小的县令,结果他的政绩很差。鲁肃认为,这样的人物不是百里之才,只有使他的官位在治中别驾间,才能展其骥足。
6、智伯恩深,国士吞变形之炭;羊公德大,邑人竖堕泪之碑
前句是指春秋时著名的刺客豫让,他投入晋国大夫智伯门下,智伯以国士待他。后来智伯在权力斗争中被赵襄子所杀,他的门下人都作鸟兽散,唯有豫让铁心要为主公报仇,为此不惜毁坏面目,吞下木炭改变自己的声音,并扮成乞丐终日流落街头,等待机会。一日他伏在桥下,欲杀赵襄子,被发觉后,提出临前要斩赵襄子一件衣服,象征性的表示杀了赵,赵襄子同意了,于是豫让挥剑斩衣,长啸而亡。
后句说的是西晋大将羊祜,他奉命驻守襄阳,到任后,对东吴军民实行怀柔政策。一次部下从边境带回两个小孩,一问是东吴守将之子,便立即派人送回。其父十分感激,第二天就率部来降。吴将邓香侵犯夏口,被活捉,羊祜以礼相待,教育一番之后,又放回东吴,邓香感其恩,也前来归顺。羊祜率众游猎,每遇到吴国将士射伤的野兽被手下捕获,总是命人送还。他后,襄阳百姓在其生前游玩之地建庙立碑,以示纪念。后来每当人们至此,睹碑生情,莫不流泪,杜预因称此碑为“堕泪碑”。
7、张骏曾为槐树赋,杜陵不作海棠诗
前句说的是西晋张骏的故事,他曾为凉州官员,移植柳树到凉州,没想到全了,仅有酒泉宫西北长出一些槐树来,张因而作《槐树赋》来抒发自己的感想,很有点“有心栽花,无心插柳”的意思。
后句说的是诗圣杜甫,古人对父母名讳颇为重视,杜甫也不例外,因为他的母亲名字叫做“海棠”,因此他从来不做海棠诗,表示对母亲的敬重。
8、汉致太增三尺剑,周臻大定一戎衣
前句说的是汉高祖刘邦,他在击败项羽,建立西汉王朝后常常自夸道:“我乃三尺龙泉剑夺天下。”
后句说的是周武王姬发,他举兵伐纣,建立周朝,后来史书赞扬他:“一戎衣,天下大定。”意思是他穿着战袍(也就是起兵),平定了天下。
9、出使振威冯奉世
指的是汉代左将军、光禄勋冯奉世,当时正值西域羌人造反,攻陷城池,烧杀抢掠,冯逢世领兵征讨,大获全胜,斩下八千余个胡人头颅,缴获马、牛、羊数以万计。
10、 伯乐马,浩然驴
前句说的是战国时秦国人孙阳,他以善于相马著称于世,号称“伯乐”。
后句说的是唐代诗人孟浩然,他有一个奇怪的嗜好,喜欢骑着驴子在风雪天行路,往往由此就诗兴大发。
11、掷地金声孙绰赋,回文锦字窦涛书
未有解,请高手指点。
12、未遇殷宗,胥靡困傅岩之筑;既逢周后,太公舍渭水之渔.
上句指的是殷高宗武丁的典故,他一夜梦得圣人,名字叫做“说”。醒来后就用梦中那个圣人的特征去查验群臣,结果都不是。他于是让人去宫外寻找,最后终于在傅险找到了这个“说”。他那个时候是一个胥靡,正在傅险修筑城池。胥靡就是劳役之刑人的意思。
后句说的是周朝姜尚姜子牙的典故,他学识渊博,有王佐之才,但是却每天在渭水垂钓,而且不用鱼饵,钩子离水面尚有一定距离,名曰“愿者上钩”。他其实是在等待有缘之人。终于有一天遇到了周武王姬发,姜认定他日此人必定君临天下,于是出山辅佐。
13、爱见人长,共服宣尼休假盖;恐彰已吝,谁知阮裕竟焚车
前句指的是孔子的典故,语出《孔子家语·致思》。有一天孔子要出门,天下大雨,但是他没有伞,他的门人说:商有啊,你可以问他借。孔子曰:“商之为人也,甚短于财,...吾闻与人交,推其长者,违其短者,故能久也。”就是说,何人交往,要多看对方长处,少提及短处,才能相交的长久。
后句语出《晋书·列传第十九》。阮裕有一辆好车,别人但凡借用的无有不给,一次一个人母亲去世了,想借他的车来运母亲的遗体却又不敢开口,后来阮裕知道了,感叹说:“我有车别人却不敢借用,那还要车来干什么?”于是命人焚毁了。
14、青衣能报赦,黄耳解传书.
前句语出《晋书·载记第十三》。前秦国君符坚正打算大赦天下,在集市上突然出现了一只大青蝇,盘旋着嗡嗡直叫,赶也赶不走。后来忽然有很多人奔走相告说皇帝要大赦天下了,别人问他们是怎么知道的。他们都说,是一个瘦小的青衣人在集市上大喊“官欲大赦”的,后来那个青衣人不见了……估计是大青蝇所化。
后句语出《晋书·列传第二十四》,陆机养了一条黄狗,名叫黄耳,聪明伶俐,深得主人欢心。当时兵荒马乱,消息不畅,陆机很久都没和家人书信联系了。一次他开玩笑的对黄耳说:“你能给我送信吗?”没想到黄耳连连摇尾巴,似乎表示没问题。陆机很奇怪,抱着试试看的目的写了一封信,系在黄耳颈上。没想到黄耳真的跨越千山万水把信送了回去,又捎来了家人的回信。如此好几次,从没有失误过。
15、庭畔有人持短剑,门前无客曳长裙
前句好像是荆轲刺秦的典故。不敢确定,请高手指正。
后句语出《汉书·列传第二十一》:大夫邹阳谏吴王书曰:“饰固陋之心,则何王之门不可曳长裾乎?”曳裾指的是客寓豪门。
16、桃林牛已放,虞坂马长嘶.叔侄去官闻广受,弟兄让国有夷齐.
第一句典出《书·武成》。武王姬发灭掉商朝后,就“归马于华山之阳,放牛于桃林之野”,也就是表示以德服人,给那些还未归降的人看。
第二句指的是伯乐的故事,伯乐一日路过虞板,见到一匹老迈的千里马,因主人不识货居然把它当作拉车的马来用,眼看这匹马步履艰难,伯乐不由上前抱住马脖子,失声痛哭,那匹马也仰天长嘶,似乎是找到了知音。
第三句典出《汉书·传第四十一》。汉代舒广作太子太傅,他的侄儿舒受作太子少傅,广对侄子说:我听说人要是懂得满足就不会受辱,如果知道适可而止就不会困顿,“功成身退”是天道,如今咱俩身居高位,功成名就,如果还赖着不走,恐怕有祸,不如早点急流勇退。侄子深表赞同,于是双双辞官而去。
第四句语出《史记·伯夷列传》:“伯夷、叔齐,是殷商时孤竹君的两个儿子。父王要立叔齐为君,他后,叔齐要让位给伯夷,伯夷不同意,说这是父亲的意思,并且逃走了。叔齐不愿为君,也逃走了。后来二人双双不食周粟,饿于首阳山。
17、徐稚榻,鲁班梯
前句语出《资治通鉴·汉纪四十六》。徐稚是豫章南昌人,当时陈蕃是那里的太守。陈蕃性格很是严厉固执,从来不接待宾客,只有徐稚来的时候,才会设下一榻,徐稚走后立刻命人撤掉。“下榻”就是由此而来。
后句出自《墨子·公输〉。公输班,也就是鲁班曾经制造过攻城梯,为了展示效果,拿来攻击宋国。没想到墨子却来守城,二人斗法,鲁班使出百般手段,最后无计可施,可是墨子守城还是绰绰有余。
嵇康的一个典故
嵇康(224年—263年 ,一作223—262年),字叔夜。汉族,谯国铚县(今安徽省濉溪县)人。三国曹魏时著名思想家、音乐家、文学家。正始末年与阮籍等竹林名士共倡玄学新风,主张“越名教而任自然”、“审贵贱而通物情” ,为“竹林七贤”的精神领袖。嵇康为曹魏宗室的女婿,娶曹操曾孙女长乐亭主为妻 ,官至曹魏中散大夫,世称嵇中散。后因得罪钟会,为其诬陷,而被司马昭处,年仅三十九岁。
轶事典故
从容受刑:
吕安之妻徐氏貌美,被吕安的兄长吕巽,吕安愤恨之下欲状告吕巽。嵇康与吕巽、吕安兄弟均有交往,故劝吕安不要揭发家丑,以全门第清誉。但吕巽害怕报复,遂先发制人,反诬告吕安不孝,吕安遂被官府收捕。嵇康义愤,遂出面为吕安作证,触怒大将军司马昭。此时,与嵇康素有恩怨的钟会,趁机向司马昭陷害嵇康,将吕安、嵇康都处。
行刑当日,三千名太学生集体请愿,请求赦免嵇康,并要求让嵇康来太学做老师,这些要求并没有被同意。临刑前,嵇康神色不变,如同平常一般。他顾看了日影,离行刑尚有一段时间,便向兄长嵇喜要来平时爱用的琴,在刑场上抚了一曲《广陵散》。曲毕,嵇康把琴放下,叹息道:“从前袁孝尼(袁准)曾跟我学习《广陵散》,我每每吝惜而固守不教授他,《广陵散》现在要失传了。”(《广陵散》并不是嵇康独作)说完后,从容就戮。海内的士人,没有不痛惜的。司马昭不久后才意识到错误,并深为后悔。谢万将其列为“八贤”之一。袁宏在《名士传》中称嵇康等七人为“竹林名士”。
狂放任性:嵇康旷达狂放,自由懒散,“头面常一月十五日不洗,不大闷养,不能沐也”,再加上他幼年丧父,故而经常放纵自己,“又纵逸来久,情意傲散”。成年的他接受老庄之后,“重增其放,使荣进之心日颓”。在懒散与自由里孕育着嵇康的狂放和旷达。
嵇康年轻时傲世,对礼法之士不屑一顾。向秀曾叙述其与嵇康的友谊:“余与嵇康、吕安,居止接近。其人并有不羁之才。然嵇志远而疏,吕心旷而放。”[42] 钟会陷害嵇康时,给其安上的一个罪名就是“言论放荡,非毁典谟”。
鄙视权贵:钟会身出名门,是钟繇之子,“敏慧夙成,少有才气”,年少得志,十九岁入仕,为秘书郎,三年后又升为尚书郎,二十九岁时就已进封为关内侯。但是嵇康拒绝与其交往。但钟会对年长其两岁的嵇康,却敬佩有加。《世说新语》记载:钟会撰写完《四本论》时,想求嵇康一见,可又怕嵇康看不上,情急之中,竟“于户外遥掷,便回怠走”。[43] 显赫后的钟会再次造访嵇康,嵇康不加理睬,继续在家门口的大树下“锻铁”,一副旁若无人的样子。钟会觉得无趣,于是悻悻地离开。嵇康在这个时候终于说话,他问钟会:“何所闻而来,何所见而去?”钟会回答:“闻所闻而来,见所见而去。”钟会对此记恨在心。
隐于竹林:嵇康回归自然,超然物外得自在,不为世俗所拘,而又重情谊。《文士传》里说嵇康“性绝巧,能锻铁”。嵇康爱好打铁,铁铺子在后园一棵枝叶茂密的柳树下,他引来山泉,绕着柳树筑了一个小小的游泳池,打铁累了,就跳进池子里泡一会儿。见到的人不是赞叹他“萧萧肃肃,爽朗清举”,就是夸他“肃肃如松下风,高而徐引”。《晋书·嵇康传》写道:“康居贫,尝与向秀共锻于大树之下,以自赡给。”他在以打铁来表示自己的“远迈不群”和藐视世俗,这是其的精神特质的体现。
仗义执言:本来吕巽、吕安两兄弟都是嵇康的朋友,但这两兄弟突然间闹出了一场震惊远近的大官司。吕巽见弟媳徐氏貌美,乘吕安不在,指使其妻用酒把弟媳灌醉,将其。事发后,吕安欲诉之于官。吕巽急忙请嵇康从中调停。嵇康因与二人的关系非同一般,遂应吕巽之请,出面调停,把这件事情按了下来。可是,事后吕巽却倒打一耙,恶人先告状,说吕安不孝顺,竟然敢挝母亲之面。有口难辩的吕安想到了他心目中最尊贵的朋友嵇康。嵇康拍案而起。嵇康写下了《与吕长悌绝交书》,痛骂吕巽一顿。他想通过绝交来表白自身的好恶,他也想通过绝交来论证朋友的含义。吕安入狱后,为了说明真相,自然要涉及嵇康调停之事,嵇康也因此被投入监狱。
嵇绍不孤
嵇康临前,将自己的儿女托付给了山涛,并且对自己的儿子嵇绍说:“山公尚在,汝不孤矣。”(一说“巨源在,汝不孤矣。”) 嵇康后,山涛对待嵇绍就像对待自己的儿子一样,没有辜负嵇康的重托,一直把嵇绍子培养成才。这就是成语“嵇绍不孤”的由来。
想了解一下霍去病
从大汉帝国雄风录看到的.
探索千年的迷雾将军之
十岁,两出定襄,功冠全军;十九岁,三征河西,开疆拓土;二十一岁,统帅三军,纵横漠北。
霍去病,一个代表着青春、勇武与奇迹的名字。
他一生数次指挥大军与匈奴会战,每一仗均是深入险境,孤军奋战,每一仗均是以寡敌众,大胜而归!
然而,这位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天之骄子,却在他二十三岁的时候突然划上了生命的句号。仿佛一颗流星一般,划过夜空,耀眼夺目,但却匆匆而来,匆匆而去,千百年来使无数后人为之扼腕叹息!
与霍去病同一时代的司马迁在史记中对霍去病后的葬礼描述的十分详细,从送葬队伍的出身来历到他们的衣着打扮,再到墓的形状,甚至连谥号的意义都做了解释,但却没有一个字提及为什么这个威名赫赫的无敌战将会在风华正茂之时早卒。
如果有人认为霍去病去世时匈奴已经无力再战,霍去病的对历史进程根本没有影响,所以史官对他的可记可不记。这个说法真是大错特错。
史记匈奴列传记载:
漠北大战后,双方均受损伤,匈奴遗使和亲,汉朝派任敞出使,与匈奴谈条件。然而匈奴不仅不接受汉方的条件反而扣留使者任敝,于是武帝决心发动又一次的对匈战争。“汉方复收士马”,积极的备战。然而就在这个时候,身为主将的霍去病突然去世,这次很可能彻底摧毁匈奴势力的第二次漠北大战夭折了。
霍去病的突然离世,对汉匈双方来说都具有极为重大的意义。
关于霍去病的,朝廷肯定会对外公布一个因,否则怎么向即将出征的将士们交待。然而司马迁居然将此遗漏掉了,他不厌其烦的详述霍去病的葬礼,却单单漏掉了最关键的主因,简直是不分轻重之至。
纵观司马迁论述汉匈战争的情况也大抵如此,他从底层收集了很多消息,但是这些消息大多只是肤浅的,琐碎的。真正对战争起作用的决策谋略和大政方针司马迁没有记下来,给人的感觉就是不分轻重,偏激狭隘。
然而这并不是司马迁选择的结果,相反,这是他没有选择的结果,他根本没有获知这些重要消息的途径,所以只能从最底层最表面的现场入手去记录历史。说到底,司马迁在当时只是一个普通人,不是万能的,他只是站在一个普通知识分子的角度来叙述那段风起云涌的历史。只能记轻,无法写重,因为很多重要的事,隐讳的事根本不是他这个小人物所能得知的。
两千多年过去了,后人似乎就更无法得知了,霍去病之已成了千古之谜!
然而后世却又忍不住对霍去病之做出了种种猜测,最有分量的便是病之说。
此说最早出自西汉时的褚少孙,他在建元以来侯者年表中有一段补记,借霍光之口说霍去病是病,然而具休是什么病,没有记载。
这段话出自霍光上奏给皇帝的奏折,有案可查,褚少孙也没必要说谎,所以基本上可信的。这也就是说,官方说法是病。
然而霍去病是一员纵横沙场的武将,能骑善射,在战场上经常是一马当先,身体素质过硬,不可能体弱多病;23岁正是风华正茂之时,身体还处于上升期,也不可能是积劳成疾;若是有瘟疫,为何没有大面积蔓延?为何随同他一起征战漠北的将领没有染上?为何潜伏期会长达两年?
病之说很难令人信服,何况如果真的是病,司马迁为什么不记?他为什么记了那么多细节却漏掉这个主因?
一个合理的解释是,病之说只是一个托词,在当时根本就没有人相信,司马迁也不例外。他本着对史实负责任的态度,不将虚假的因写在他的史书上。然而他既没有能力也没有兴趣去探究霍去病的真正因,所以就形成了这样的一个空缺。
如果霍去病是非正常亡,那么是谁杀了他?为什么要杀他?朝廷又为什么要掩饰?
翻开史记,千头万绪,仿似一团乱麻,无从下手,很多地方都解释不通。然而,如果能够找出一条主线,是否就可以将这团乱麻理清楚呢?
答案是肯定的,当一个长期被忽视的重要人物浮出水面后,所有的问题都迎刃而解了。
这个人就是卫太子刘据。
之所以忽视他,是因为霍去病去世时,卫太子年仅十二岁,还只是一个孩子,智力有限,能力有限,干不出这许多惊天动地的大事。
但是别忘了,这个孩子并不是孤立的,他代表的是一大群与他利益休戚相关的卫氏家族的利益,他代表的是围在他身边的太子少傅、太子太傅等等一系列想从他身上捞取好处的政客的利益。
在这里有必要将太子与卫氏的关系做一下澄清。太子与卫氏休戚相关,俱为一体,太子需要卫氏的势力来扶持,卫氏需要太子的地位来巩固。
武帝后期也许很想将太子与卫氏分开,他不希望太子过多的依靠外戚,所以做了很多努力来打压卫氏,想让太子独立。但事实证明太子与卫氏根本就分不开,他们也不想分开,在这种情况下,太子与卫氏一损俱损,一荣俱荣。
拨开迷雾的主线就是太子与整个卫氏集团的利益。
让我们先看看霍去病去世前后的几件史实。
公元前119年,漠北大战,李广自杀,李敢刺伤卫青。武帝暗中尊霍抑卫。
公元前118年,李广从弟丞相李蔡坐侵陵园,自杀,太子少傅庄青翟继任丞相。霍去病射杀李敢。
公元前117年,三月,霍去病一再请刘彻立三皇子为王。四月,册立三王,武帝宠姬王夫人病。九月,霍去病。
公元前116年,卫青长子卫伉因矫诏罪被削去侯爵。
公元前115年,御史大夫张汤被丞相庄青翟以及他手下的三长史陷害,自杀,武帝处了庄青翟以及三长史。太子太傅赵周继任丞相。
短短的几年间,朝廷发生了激烈的震荡,了两个丞相,一个大将,一个御史,分封了三个诸侯王。无论是内朝外朝都出现了很大的人员变动,这里面包含了复杂的政治斗争,充满着血腥味。
在这一系列变故中惟一得到好处的是太子,也就是卫氏集团。
让我们就以下几点来分析当时的情况:
一,漠北大战后武帝为何尊霍抑卫,以及霍去病与卫氏的关系。
漠北大战后,霍部得到了极高的封赏,卫部日渐裒落,一个如日中天,一个日薄西山,照此发展下去,霍去病大有取代卫青之势。卫霍之间在利益上形成了尖锐的矛盾。
卫青为人谦恭有礼,温和大度,对家人重情,对朋友重义。看看漠北大战时他身边的将领就可知其为人,公孙敖是他的救命恩人,公孙贺是他的大姐夫,曹襄是他的继子,李广是皇帝派给他的……
这就是他的个性,不管是对亲人还是朋友,从来不会说不。他的身上承载着太多的家族利益,是卫氏家族最理想的保护神。
反观霍去病,他用人完全是另一种风格,他的得力手下几乎全是匈奴降将,选的将士都是能骑善射的低级军官,一切只着眼于战场,没有一个沾亲带故的亲友,没有一丝人情可讲,甚至连一向由皇帝指派的裨将都可以拒绝不要。
这种方式保障了他在战场上的节节胜利,但是他却失去了以卫氏为首的皇亲国戚以及世家贵戚们的支持。
霍去病的崛起,得利的全是外人,卫氏家族没有得到丝毫的好处。可以说,霍去病虽然出自卫氏的分支,但他并不代表着卫氏的利益。
武帝为什么要暗中尊霍抑卫?就是因为霍去病是一个孤立的个体,地位再高也是皇帝赐予的,他没有形成一个利益群体,跟着霍去病而获得荣华富贵的都是底层之人,大多数还是匈奴人,这些人在朝中没有任何势力,所以霍去病根本没有拉帮结派的可能,不构成政治威胁。
然而卫青不同,卫青虽然一直谨小慎微,但是他的身上担负着太多人的利益,这些人汇聚在一起,势力十分庞大,武帝必须想办法扼制他,采取的手段便是以霍制卫。
当霍去病作为大将军的一个部将而获封侯时,他是卫氏家族的一个锦上添花者,当他威胁到卫氏的保护神卫青的地位时,他便是整个卫氏的敌人。
如果说漠北大战后,卫青面临的是众叛,霍去病面对的则是亲离。卫氏家族的得利者是绝对不愿意看到霍去病取代卫青地位的,他们会拼尽全力保住卫青。
1楼,[swio] 发表于2007-2-10 23:04:56 | 删贴
二,李敢伤卫青事件及其背景
史记记载:李敢以校尉从骠骑将军击胡左贤王,力战,夺左贤王鼓旗,斩首多,赐爵关内侯,食邑二百户,代广为郎中令。顷之,怨大将军青之恨其父,乃击伤大将军,大将军匿讳之。
从这一段记述中我们可以看到,漠北大战结束后,李敢获封为关内侯,出任郎中令,“顷之”李敢因父仇击伤卫青。这一年是公元前119年。
李敢因为父仇所以不顾性命的去找卫青拼命,这符合一个刚从沙场上下来的军人的身分,也符合李家人质朴的个性。卫青事后并没有声张而是将此事隐瞒,也完全符合他一向仁善退让的个性。
卫青的大度有没有使李敢心生愧疚我们不得而知,但是不管李敢后来还恨不恨卫青,他的这个举动已经足以为整个李氏的衰落埋下祸根。
2楼,[swio] 发表于2007-2-10 23:06:35 | 删贴 | 加精
三,李蔡之与李敢之
丞相李蔡于第二年的三月份畏罪自杀了,他的罪名是侵占了先皇陵寝的一块地。
一个很可笑的理由,李蔡既不是傻子也不是疯子,而且也没有任何迹象表明他是要钱不要命的财迷。天下那么大,身为丞相的他要想占一块地,哪里不行,为什么要去侵夺先皇的墓地?连三岁小孩子都知道那是罪,李丞相为什么要冒天大的风险去占那块地?占了这块地,他得到了什么天大的好处了?
政治是不讲因果逻辑的,有人证据确凿的指出他犯了这种大逆不道之罪,皇帝只能派人查,还没有下狱,李蔡便自杀了。说到底,他只是一个才智平庸的武将,在复杂的政治斗争中根本不堪一击。
3楼,[swio] 发表于2007-2-10 23:07:36 | 删贴 | 加精
如果说霍去病杀李敢是蓄谋已久的,实在说不通,因为他采取的办法真是太笨了,对他自己一点好处都没有,还会给他带来种种潜在的恶果。世上有千百种比这更好的办法,聪明绝顶的霍去病为什么想来想去偏偏挑中了这种对自己有百害而无一利的办法?
如果不是酝酿已久的谋杀,那这个事件便是一个突发事件。卫青受伤后对外封锁了消息,霍去病一直不知此事,他是在甘泉宫狩猎之前,或者就是在狩猎之时才刚刚得知李敢伤卫青这件事的。依他在战场上雷厉风行的个性,一箭便取了李敢的性命。
霍去病为什么会突然知道这个消息的呢?是谁将这个消息透露给了他的呢?为什么要选在狩猎场?透露信息的人目的何在?
排除偶然因素,如果是有人故意将此事透露给霍去病,那此人一定与卫青有极为密切的关系,否则不会知道卫青曾经被李敢击伤。
4楼,[swio] 发表于2007-2-10 23:08:44 | 删贴 | 加精
选择在狩猎场,一是因为这里人多嘴杂,二是因为这里有足够的空间,霍去病可以非常方便的用他手中的弓箭,就像他在战场上一样。
此人透露这件事的目的很明显了,借刀!
霍去病如果在冲动之下亲自动手,自然最好,霍去病如果不急着动手而是把这件事告诉武帝,设计者的目标也达到了,李敢必无疑。
如果有人蓄意要杀李敢,为什么不立即进行而要隐忍那么长的一段时间呢?
这个问题只要联系到李蔡事件便不难解释。李蔡于这一年的三月,正是春暖花开之时,李敢具体于几月史书没有记载,但是他是在武帝狩猎时的,这时应该不是冬季。那时的历法一开年便是冬季,李敢之应该是在春季以后。
按常理推测,李敢之很可能紧挨着李蔡之,因为要对付李家,当然是先对付身为丞相的李蔡,杀李敢只不过是举手之劳的小事,不必急在一时。
5楼,[swio] 发表于2007-2-10 23:09:33 | 删贴 | 加精
李敢李蔡叔侄在这一年一起去世,李家势力被连根拔去,李家几乎没有了成年的男丁,再也不会有人向卫家寻仇了。
霍去病以极端的方式处李敢,同情李家的人绝不在少数,这势必他带来很多麻烦,甚至连武帝也会对他产生一些不满,这不正是卫氏想看到的结果吗?
一石二鸟,卫氏大获全胜。
令人感到奇怪的是李家势力衰退后,李敢的一双儿女却在后来得到机会亲近太子,并受宠于太子。
若没有人引荐,李家的儿女怎么能进太子东宫?引荐者倒是很有可能是打着保护李敢遗孤,防止霍去病再下毒手的口号将李家儿女送进去的。
霍去病杀李敢在当时可以说是一件公开的秘密,甘泉宫的狩猎场一定有很多的目击者,连小小的司马迁都知道,李敢的家人不可能不知。杀父之仇不共戴天,太子将两个霍去病的仇人弄在身边,养着,宠着,他想干什么?
6楼,[swio] 发表于2007-2-10 23:10:58 | 删贴 | 加精
四,霍去病请立三皇子之迷
霍去病从十几岁开始就一直领兵打仗,几乎没有参与过朝政,但是在元狩六年却发生了一件极为奇怪的事,他两次带头,请武帝册立三皇子为王,这件事得到了丞相和御史大夫张汤的鼎力支持,声势浩大,满朝文武都加入了进来。
分封皇子这件事跟霍去病似乎怎么也扯不上关系,霍去病为什么要当这个发起者和带头人?难道他不打仗的时候无聊之极,管起闲事来了?
当我们抓住卫太子这条主线时,这桩离奇的怪事就一点都不奇怪了,三皇子被册封为王,最大的得益者就是太子。
皇后卫子夫早已年老色衰,失宠已久,武帝此时宠爱的是王夫人,王夫人生有一子,已经威胁到了太子的地位。
漠南之战后,卫青没有益封,却得到了千金的赏赐,此时他的一个门客劝他给王夫人的家人送份厚礼,卫青照办了,分了一半的赏赐给王夫人的家人送去。武帝得知此事后,立即就提拔了那个门客,由此可见王夫人的影响力。
7楼,[swio] 发表于2007-2-10 23:12:48 | 删贴 | 加精
汉武帝的所作所为在很多方面上都跟秦始皇非常相似,人们总喜欢将秦皇和汉武相提并论。秦始皇在统一中国后做了很多政治改革,其中最重要的一项便是用郡县制取代了分封制。
秦始皇一共有二十几个儿子,全部没有分封到外地,都留在他的身边,这也就使得宫闱斗争异常的激烈。最终他的一个小儿子逼了太子,坐上了皇位。站在卫太子刘据的角度来看,最害怕的就是武帝效法秦始皇不分封皇子,太子身边的人时时刻刻都在提醒着他,千万不要重蹈扶苏的覆辙。
在分封制下,封国国君享有高度的自治权,他们可以在自己的封国内组建军队、收取赋税、制订法律、任用官吏、发行货币,职务父子相袭,俨然就是一个国中之国。武帝一直都在致力于消除封国的影响力,从他内心深处来讲,他是不愿意再制造国中之国的。
霍去病两度请刘彻册立三皇子为王,第一次很可能只是口头请求,刘彻未予理睬,紧接着霍去病上书,再请册立皇子为王,武帝无奈,吩咐下
8楼,[swio] 发表于2007-2-10 23:16:14 | 删贴 | 加精
御史讨论。
没想到这一讨论带来的竟是群臣附和,声势浩大,武帝本来不想封王,但是外有群臣一请再请,内有病中的王夫人哀哀哭泣,最后,他终于妥协了,在这年的四月册立了三个皇子为王。
封了王的皇子到了一定的年纪就必须离开京城去自己的封地,从此离皇权越来越远,很难再对太子的地位构成威胁。而此后不久,王夫人也离开了人世。
这场宫庭的夺嫡大战以太子的胜利而告终。
这件事由霍去病带头,群臣附议,但是为何身份显赫的卫青从没表过态呢?是为了避嫌疑吗?为什么霍去病就不避嫌疑?霍去病不是一个老练的政客,请求封三王这件事不可能是他自己某天的忽发奇想,从后来的群臣附议来看,也不可能是一个人的忽发奇想,这件事有很深厚的政治背景,是一件预谋已久了的事。
值得一提的是,霍去病只是一个发起者和带头人,后来群臣一请再请,他并没有加入,完全是一副置身事外的姿态,可见他对此事并不热衷。
9楼,[swio] 发表于2007-2-10 23:18:06 | 删贴 | 加精
前面已经说过了,漠北大战后,霍去病最缺的便是亲情,最想挽回的,也一定是亲情。这时,如果有人告诉他,有一件事对卫氏非常有利,但是却需要他鼎力相助,此时的霍去病一定会义无反顾的站出来当这个带头人。
五,霍去病之与卫伉矫制元狩六年九月(公元前117年)霍去病去世,元鼎元年(公元前116年),卫青长子卫伉因矫诏而失去了侯爵,这两者在时间上是否有必然的联系?当时的人以十月为一年的第一个月,也就是说霍去病于那一年的年末,与第二年紧紧相接。霍去病之与卫伉失侯最短有可能只相差一天,最远不过一年。
史记记载:“自骠骑将军后,大将军长子宜春侯伉坐法失侯。”毫无疑问,这两件事在时间上紧紧相接。再来看卫伉的罪名,矫制。
10楼,[swio] 发表于2007-2-10 23:19:50 | 删贴 | 加精
矫制,也就是假传圣旨,后果非常严重,需要冒很大的风险,那么卫伉为什么要矫制呢?他干冒奇险去矫制,不可能是为了鸡毛蒜皮的小事,也不可能是为了微不足道的小人物,那么他假传圣旨的对象是谁呢?他假传了一道什么样的圣旨?
这么重的一个罪,不管多么大的人物,只要沾上这两个字,罪难逃。为什么卫伉仅仅是削去了侯爵,而没有呢?以卫青当时在武帝心中的分量,能保得住这个犯了罪的儿子吗?
这一年霍去病不过二十三岁,按常理推算,卫伉很可能只有十几岁,这样的一个少年能有多大的本事?能掀起多高的风浪?他有什么资格矫制?
六,张汤之
张汤是武帝朝极为重要的一个大臣,当年陈皇后的巫蛊案是他处理的,淮南王的谋反案也是他镇压的,朝中律令是他修订的,算车缗是他最先提出的。
11楼,[swio] 发表于2007-2-10 23:20:49 | 删贴 | 加精
他的作用并不局限在某一个领域,武帝前期的每一项重大政治举措几乎都有张汤的身影,可以说他既是决策者,也是执行者,集内外朝身份于一身。他会否只是一个被人利用,受人摆布的小棋子呢?
张汤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除了心狠手辣,树敌颇多之外,他还非常清廉,后家无余财。
张汤虽然不爱财,但是对权势的追求却是狂热的,这势必会影响到卫氏的利益。具体的说,张汤与丞相存在着利益之争,有谋夺丞相之位的野心,而丞相是太子少傅,与卫氏利益密切相关。
武帝对张汤非常倚重,甚至在张汤生病时,亲自去他家里看望他。然而封建帝王都是多疑善变的,当一而再,再而三的有人诟病张汤时,武帝动摇了,将他下狱审查。
张汤是有名的酷吏,平时得罪的人太多,很快就被人群起而攻,最终他在狱中自杀而亡,临前传话给武帝,说陷害他的人是三长史。
长史是丞相的长史,也就是说,他们都是丞相兼太子少傅庄青翟的人。
12楼,[swio] 发表于2007-2-10 23:22:23 | 删贴 | 加精
张汤一,武帝立刻就后悔了,非常心痛,但是已经无法挽回了,他能做的只有怒诛三长史,丞相庄青翟后来在狱中自杀。
这是一场典型的权利之争,最终得利的仍然是太子卫氏一党,他们虽然了一个少傅,但是新任的丞相赵周是太子太傅,可以说卫氏势力并没有受到打击,反而他们很可能因为张汤之引起的权利真空而得利,在这个事件中,受到打击的是武帝。
,谁是真凶?
一连串的政治事件,一连串的人员变动,权利更替,足以证明这段时间政治斗争的复杂激烈,卫氏一直处于风暴的核心地位,并始终牢牢的占据着上风。
视卫青为仇敌的李氏叔侄了,给太子带来压力的三个皇子被分封了,与卫子夫争宠的王夫人了,威胁着卫青地位的霍去病了,与太子少傅争权的张汤也了。
如果这一切不是巧合,那卫氏的手段真是厉害的吓人,高明的可怕
13楼,[swio] 发表于2007-2-10 23:23:50 | 删贴 | 加精
卫氏代表的是一大群人,是一个庞大的即得利益群体,并不是特指某一个人。但是在这个群体中,一定会有一个带头的人,一定会有一个阴谋的主要策划者。这个人必然对权势极端热衷且心狠手辣;这个人必然非常强悍且身份不低,如此才有足够的手段,足够的分量来胜任这许多复杂的政治斗争。
这个人会是大将军卫青吗?如果是,那他所表现出来的宽和大度,仁善退让就全是伪装,这样的卫青太可怕了。但是这可能吗?要知道伪装一时不难,伪装一世是不可能的。
这个人会是皇后卫子夫吗?我们很难将那个阴险强悍、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人与这个身不由已的可怜女子联系在一起。太子年幼,卫青长子也年幼,公孙贺平庸,卫氏还有什么人?
除去这些人,卫家还有一个分量非常重的厉害人物,那就是平阳公主。平阳公主是武帝的长姐,她的母亲便是一个非常擅长宫庭斗争的厉害角色,当年从激烈复杂的政治斗争中脱颖而出,坐上了皇后宝座,也将她的儿子刘
14楼,[swio] 发表于2007-2-10 23:24:56 | 删贴 | 加精
成年后的平阳公主嫁给了平阳侯,她的这个名号因此而来,平阳远在河东,从此远离了京城长安,与政治绝了缘。(平阳公主一定是到过平阳县的,否则她不会碰到卫氏,卫氏是平阳县土生土长的,卫家的两代人都与平阳县吏私通足以证明。)
如果平阳公主是一个平凡的女人,她很可能会在平阳县过一辈子,但她显然不是这种人,她抓住一个机会回到了长安,并且长久地留了下来,得到了亲近皇帝的机会。
回到长安后她便开始处心积虑的想讨好皇帝,捞取政治资本。当时陈皇后无子,她便选了十几个良家女子在家里,随时准备献给她那个当皇帝的弟弟。武帝最终看上了身份卑贱的卫子夫,在临走时,平阳公主抚着卫子夫的背说:“即贵,愿无相忘。”其目的,真是昭然若揭。
卫子夫虽然进了宫,但是地位仍然卑微,陈皇后压制着她,她只能当一名普通的宫女,根本无法接近皇帝。此时卫子夫的家人仍然在平阳府为仆,地位不会改变。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