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猎人与狗在薪酬管理上的寓意

2.富有哲理的寓言故事~~~

3.曲突徒薪寓言故事

4.求经典寓言小故事

5.小故事大道理

6.两个数字成语故事

猎人与狗在薪酬管理上的寓意

论功行赏是成语吗?-论功行赏的寓言故事

这个问题涉及到管理学的相关知识,有关这个故事以及管理学的启示解释如下:

一)、故事:

《猎人与狗》这则寓言故事主要讲的是猎人与猎狗非常精彩的整个博弈过程,双方博弈的核心问题是猎人要想得到更多的猎物,猎狗需要满足从食物、安全感、尊重到自我实现不断增长的需求。其中,猎人是决策者,狗是执行者。最终结果以猎人的失败而告终。

二)、管理学意义:

一、主要问题

猎人与猎狗的主要矛盾在于利益分配和需求的满足。

二、分析问题

1、猎人是决策者,狗是执行者。即猎人和狗之间是主体和工具的关系。但这个工具是特殊的工具,它有自己不断变化的需求。但猎人没有处理好主体和工具、需与求的关系。

2、猎人与狗都是站在对立的角度(即以自身利益为出发点)上来看待问题与解决问题的。他们之间仅仅是基于相互利用的参与关系,没有达成利益共同体的共识,违背了合作双赢的思想。

3、虽然猎人在4个不同阶段对猎狗分别采取了4种不同的管理方式,即:初期实行了“大锅饭式”的简单激励;中前期实行了“短期业绩考核”的差别激励方式;后期采取了“兼顾双方长期利益”的阶段式股份制激励方式。而且每种方式分别取得了不同的激励效果。但是,猎人的管理始终立足于短期和局部,没有站在全局和长远的高度正确处理主体、核心价值、员工利益的关系,特别是未能处理好大家关注的焦点——利益分配。

4、猎人自始至终只是关注猎狗低层次的需求——骨头和兔肉,没有满足猎狗自尊和自我实现的需求,所以当MicroBone公司许诺给加盟的野狗能得到公司n%的股份时,强大的诱惑力使那些自认为是怀才不遇的野狗们都以为找到了知音:终于做公司的主人了!直至后来出书,成为明星F4,收版权费,没有风险,利润更高。猎狗的最大需求得以满足,狗生价值得以实现。

5、猎人至始至终只是关心猎狗的劳动成果,没有为它们创造条件,使猎狗有机会获得一个有成就感和自我价值实现感的职业生涯。让猎狗产生不安和后顾之忧,造成猎狗不断为自己寻找机会。

6、随着内外部环境发生极大的变化,猎人没有意识到潜在的危机,因而没有采取立足长远的创新举措。于是有了MicroBone公司的出现,形成竞争更加激烈的生存环境。

三、解决思路

如果猎人与猎狗换个角度来考虑问题,本着合作共赢的目的,就不会出现那么多回合的争斗。猎人是决策者,猎狗是执行者。在一个组织中,两者缺一不可,他们各自肩负了组织运行的两大重要工作。如果从双方共同利益上去考虑,他们会获得更大收益,就不会出现猎狗的消极怠工、跳槽、饥饿,也不会出现猎人的为难与利益损失。各自提供自己的优势资源,互相补充,双方都获得更大的收益。一只狗或者几只狗组成的团队,直接面临的是生存问题,虽然拥有自由,在为自己打工,但收益甚少;一个猎人没有猎狗的帮忙,或许连猎物都打不到了。而组合起来,猎人可以分析哪的猎物多,什么季节什么猎物好,怎样组织猎狗发挥团队效应,并为猎狗提供后勤保障……而猎狗,根据猎人的指导可以更快更轻松地发现并捕捉猎物;按照猎人的安排,一队猎狗可以有技巧的猎杀比它们强大数倍的单个猎物;并且,他们没有后顾之忧,短时期内捕不到猎物也不会挨饿,受了伤也会有更好的治疗,可以放心去搏。最后,捕捉到的猎物数量与质量都远远超过了单个猎狗或者没有猎人领导的团队捕捉到的猎物之和。猎人与猎狗各自拿走自己应得的部分,还会有一定的剩余,可以储存起来以备不时之需,也可以用来招募更多的优秀猎狗以壮大自己的团队。如果猎人一开始就想到了这些,还用得着那么麻烦的由“大锅饭”转向“按劳分配”,为了留住优秀猎狗不断的加薪,最后连股份都让出一部分了都不行。而结果,还是有部分相当厉害的猎狗跳槽出来了。虽然看似搞连锁没什么问题了吧,可控制上又潜在了很多问题。这些不都可以避免了吗?

四、结论:

第一、一个企业,员工的问题,往往根源在机制,责任在老板,因此,我们要多研究机制,少责备员工,这样,管理才会不断完善,劳资关系也才会更加融洽与和谐。

第二、有没有激励大不一样,激励科学与不科学大不一样。

第三、员工的需求是不断增长的,企业必须满足员工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的需要,才能有效激励人才和长久地留住人才。

第四、只有永远的利益,没有永远的朋友。企业要建立和员工共赢的文化。

五、启示:

(一)人力资源分配和激励启示

1、不同阶段需要不同的管理方式:企业要持续发展,必须有适应企业发展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在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需要有不同的人力资源制度与其相适应。即正确处理创新与基础的关系。

2、激励机制是管理的核心:按照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人的需求由低到高可分为生理、安全、社会、自尊和自我实现等5个层次,而且其需求是从低层向高层逐步转化的。有效的激励就是让部属持续表现出应有的工作水准,而惟有与他们需求相适应的激励方式,才能达到这一目的。在企业管理中,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不仅是调动员工积极性的手段,也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

3、吸引和留住德才兼备的人才:当今社会正处于知识经济时代,并不是每个企业的老板都有足够的知识,而且,即使拥有相关的知识,精力也是有限的。知识经济时代的特点就是:顾客占上风,竞争在加剧,变化是常事。在这样的环境条件下,能否拥有一批德才兼备的知识型人才,成了企业成功与否的关键。企业通过哪些方式来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呢?制定合理的薪酬体系,满足雇员最基本的需求;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建立有利于人才成长的机制;完善绩效考评体系,调动各阶层人员的积极性;完善培训体系,将员工的职业发展规划与企业战略规划相结合;合理分配资源,改进企业收益分配方式等。

富有哲理的寓言故事~~~

一、瞎子和小野兽

一个瞎子精于用手触摸各种动物,什么动物只要他一摸,便能分辨出来。有个人带来一条小狼,请他摸一摸,说出是什么东西。他摸了摸这个小野兽后说:“这是一条狐狸,还是一条狼,我不大清楚。不过有一点我却十分明白,让这种动物进羊栏总是不安全的。”

这故事是说:恶劣的习性在年小时便可得知。

二、一只眼睛的鹿

有头瞎了一只眼的鹿,来到海边吃草,他用那只好的眼睛注视着陆地,防备猎人的攻击,而用瞎了的那只眼对着大海,他认为海那边不会发生什么危险。

不料有人乘船从海上经过这里,看见了这头鹿,一箭就把他射倒了。他将要咽气的时候,自言自语地说:“我真是不幸,我防范着陆地那面,而我所信赖的海这面却给我带来了灾难。”

这故事是说:事实常常与我们的预料相反,以为是危险的事情反倒很安全,相信是安全的时候却很危险。

三、口渴的乌鸦

乌鸦口渴得要命,飞到一只大水罐旁,水罐里没有很多水,他想尽了办法,仍喝不到。于是,他就使出全身力气去推,想把罐推倒,倒出水来,而大水罐却推也推不动。

这时,乌鸦想起了他曾经使用的办法,用口叼着石子投到水罐里,随着石子的增多,罐里的水也就逐渐地升高了。最后,乌鸦高兴地喝到了水,解了口渴。

这故事是说:智慧往往胜过力气。

四、狐狸和葡萄

饥饿的狐狸看见葡萄架上挂着一串串晶莹剔透的葡萄,口水直流,想要摘下来吃,但又摘不到。看了一会儿,无可奈何地走了,他边走边自己安慰自己说:“这葡萄没有熟,肯定是酸的。”

这就是说:有些人能力小,做不成事,就借口说时机未成熟。

五、烧炭人与漂布人

烧炭人在一所房子里经营,看见有一个漂布人搬迁到他的旁边来住时,满怀高兴地走上去劝他与自己同住,并解释说这样彼此更亲密,更方便,还更省钱。漂布人却回答说:“也许你说的是真话,但完全不可能办到,因为凡我所漂白的,都将被你弄黑。”

这故事是说:不同类的人很难相处。

曲突徒薪寓言故事

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也爱看寓言故事吧吧,借助看寓言故事的时间可以打发时间,调节自己的心情。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曲突徒薪寓言故事,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有位客人到某人家里作客,看见主人家的灶上烟囱是直的,旁边又有很多木材。客人告诉主人说,烟囱要改曲,木材须移去,否则将来可能会有火灾,主人听了没有做任何表示。

 不久主人家里果然失火,四周的邻居赶紧跑来救火,最后火被扑灭了,于是主人烹羊宰牛,宴请四邻,以酬谢他们救火的功劳,但是并没有请当初建议他将木材移走,烟囱改曲的人。

 有人对主人说:“如果当初听了那位先生的话,今天也不用准备宴席,而且没有火灾的损失,现在论功行赏,原先给你建议的人没有被感恩,而救火的人却是座上客,真是很奇怪的事呢!”

 主人顿时醒悟,赶紧去邀请当初给予建议的那个客人来吃酒。

求经典寓言小故事

一、猎狗效应

动力

一条猎狗将兔子赶出了窝,一直追赶它,追了很久仍没有捉到。牧羊犬讥笑猎狗说:“瞧你们小的跑得比大的快得多。”猎狗回答说:“你不知道,他是为了逃命,而我仅仅是为了一顿饭而已。”

目标

这话被猎人听到了,心想:猎狗说得对啊,我要想得到更多的猎物,得想个好法子。于是,猎人又买来几条猎狗,规定凡是能够捉到兔子的,就可以得到几根骨头,捉不到的就没有饭吃。这一招果然有用,猎狗们纷纷去努力追兔子。

可这样过了一段时间,问题又出现了:大兔子非常难捉到,小兔子好捉。但捉到大兔子得到的奖赏和捉到小兔子得到的差不多,于是猎狗们专门去捉小兔子。猎人问猎狗,最近你们捉到的兔子越来越小了,为什么?猎狗们说,反正没有区别,为什么要费那么大的劲去捉那些大的呢?

奖惩

猎人经过思考后,决定不将分得骨头的数量与是否捉到兔子挂钩,而是每过一段时间,就统计一次猎狗捉到兔子的总重量,按照重量来评价猎狗的业绩,决定一段时间内的待遇。于是猎狗们捉到兔子的数量和重量都增加了,猎人很开心。

过了一段时间,猎人发现,猎狗们捉的兔子又少了,而且越有经验的猎狗,捉兔子的数量下降得越厉害。于是,猎人又问猎狗,猎狗说:“我们把最好的时间都奉献给了你—主人,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会老,当我们捉不到兔子的时候,您还会给我们骨头吃吗?”

鸡肋

猎人作了论功行赏的决定,规定如果捉到的兔子超过一定的数量后,即使捉不到兔子,每顿饭也可以得到一定数量的骨头。终于有一些猎狗达到了猎人规定的数量。这时,有一只猎狗说:“我们这么努力,只得到几根骨头,而我们捉的猎物远远超过这几根骨头,我们为什么不趁早给自己捉兔子呢?”它的话引起众猎狗的深思。于是,一些猎狗陆续离开了猎人,开始自己捉兔子去了。

反思

猎人看到自己身边的猎狗一天天减少,刚开始并未放在心上,以为那些出去的猎狗过不了多久,就会一只只饿得皮包骨头回到自己身边摇头乞食。直到最后两只最忠实的猎狗中也有一只溜走,猎人才渐渐领悟到:如果只是简单地满足猎狗们一日三餐的温饱要求,不和它们建立“利益共同体”,解决它们的归属感问题,那最后只有靠自己的双手去抓兔子了。于是,他在新买回猎狗后,就开始实行“以狗为本”的管理思想:一方面努力营造一种适合猎狗生活和娱乐的“文化氛围”,另一方面为每一只猎狗设计“职业生涯规划”,让它们感到自己的一生并不只是抓兔子、吃兔子一样了无生趣,而应该有一种超越物质之上的精神追求,享受像“人”一样的尊严。结果,那些新买回来的猎狗,每天一早不用他驱赶,便主动出去狩猎,并且常常是满载而归……

双赢

那些原来从猎人身边跑掉的猎狗看到猎人带领的“团队”越来越大,特别是每一只猎狗从它们身边走过都显示出“人”一样的“尊严”,无不流露出羡慕的眼神,觉得自己单干好是好,就是感受不到一种“团队”的氛围,也感觉不到自己生命的价值,并且猎人毕竟有猎狗不可比拟的许多优势,因此,就想回到猎人旗下。当猎人看到它们的眼神后,也想怎样才能把这些散兵游勇重新召回到自己的门下。正在这时,最先率众离开猎人,现为一方“霸主”的一只红狗,带领一群猎狗来到猎人面前,猎人立即迎上去欢迎它们归队。这里红狗掏出一份成立股份公司的协议说:我们现在归来不再是“打工”者,而应该是拥有股份的股东,如果你同意,我们就先签协议。说完看了看站在自己身后排成长队的猎狗……

猎人同意了。他知道,从此以后他和猎狗们将在草原上所向无敌……

后来,百年不遇的自然灾害来了,兔子被捉光了。红狗带了一群狗众对猎人说:你凭什么坐在家里指手划脚的还要占51%的股份?找了个借口把猎人咬来吃了。

小故事大道理

小故事大道理(集合15篇)

小故事大道理1

  《兄弟争雁》

 明·刘元卿《贤奕编》

 有一个人看到大雁飞来,连忙拿弓箭去射,一边拉弓,一边自言自语道:“射下来就煮了吃。”

 在他旁边的弟弟听了急忙说:“鹅是煮了好吃,大雁却是烤了好吃!”这个人就放下弓箭,与弟弟争论起来。

 兄弟俩争执不休,就去请社伯评理。社伯告诉他们可以大雁平分成两半,煮一半烤一半,他们都同意了。

 等他们再回去找大雁时,大雁早就飞得不见踪影了。

 点评:事情要分清本末主次和轻重缓急,未成功之前不要急着考虑享受成果。

小故事大道理2

 在克莉斯的汽车展销室,一位中年妇女走了进来,她说她只想在这儿看看车,消磨一下时间。她说她想买一辆福特,可大街上那位推销员却让她一小时以后再去找他。另外,她告诉她打算买一辆白色的双门箱式福特汽车,就像她表姐的那辆。“今天是我55岁的生日,这是给自己的生日礼物。”她说道。

 “夫人,祝您生日快乐!”克莉斯说。然后,她向秘书交代了几句后,又对她热情地说:“夫人,既然您有空,请允许我介绍一种我们的双门箱式白色轿车。”

 不多久秘书走了进来,递给克莉斯一束玫瑰花。

 “尊敬的夫人,祝您福寿无疆!”克莉斯说。

 那位妇女的眼眶都湿润了,她被克莉斯的言行所打动,感慨地说道:“已经很久没有人给我送花了。”

 在闲聊中,她对克莉斯讲起了她的遭遇。“那个推销员真是差劲!我猜想他一定是因为看到我开着一辆旧车,就以为我买不起新车。我正在看车的时候,那个推销员却突然说他有事,叫我等他回来,然后就不见了踪影。所以,我就到你这儿来了。”

 最后克莉斯成功地向她推出了那辆双门箱式白色轿车了。

 管理感悟:获得别人的尊重与关怀,是每一个人的心理需求。

小故事大道理3

 读初中时,美术老师请来市里的一位老画家,在课堂上为我们现场作画。

 老画家的腿有点残疾,当他走上讲台准备作画时,由于右腿站立不稳,一个趔趄,只见他手中的笔抖落出一滴墨汁,正好溅落在画纸上。美术老师赶忙上前扶住老画家,问是否要把这张弄脏了的画纸换掉。老画家摆摆手说:“不必。”由于那点溅落的墨汁正好位于画纸中央,看得出老画家对它颇费思量,手中的狼毫在砚盘里蘸了一下又一下……突然,老画家迅速提笔、运笔,画纸上就出现了一只展翅高飞的雄鹰。原先的那点墨汁,竟成了雄鹰双爪下紧攥的一颗石子。老画家的精巧构思和布局,赢得了阵阵掌声。

 最后,美术老师代表我们全体同学向老画家表示感谢。他说:“感谢老画家给我们上了生动的一课,他不仅教给了我们画画的技巧,也教给了我们做人的道理。同学们,如果人生是一张画纸,如果刚刚开始的人生就有了污点,那该怎么办?”

 “像老画家对待那张有墨汁的画纸那样,依然珍惜它、爱护它,永不自暴自弃。”我们回答道。

 “对!”美术老师激动起来,“同学们,人生的画纸有了污点,只要我们勇敢地面对,照样可以画出最新最美的图画,照样可以像老画家笔下的雄鹰那样展翅高飞。要知道,智慧和勇气终会帮助我们战胜污点,并把它踩在脚下。”

小故事大道理4

 火是我们生活中一种十分常见的东西。可是,如果不小心用火,就会对我们造成很大的危害。

 有一次,我妈妈在家里煮开水。已经是上午十一时左右了,妈妈本来计划在水开了以后去山姆会员店买东西,谁知她在家里接了一个时间很长的电话,竟然把这件事忘了!等妈妈在山姆会员店买完东西,都开始来学校接我时才想起水壶没关火,急忙赶到学校来接我,然后飞快地赶回家,等到家后才发现水壶已经烧坏了,幸亏没发生火灾。我拿起被烧坏的水壶,惊讶地发现水壶口被烧得变了形,盖子已无法盖上,盖子上的蜂鸣器再也无法唱出动听的歌声了。这场“虚惊”使我想起了经常在电视和报纸上看到的因火灾造成的巨大的财产损失和人身伤害,这些火灾大多是因错误使用煤气和用电不当造成的。

 我们家的这次小事故,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任何一个疏忽大意都可能造成可怕的损失,给我们的生活带来许多无法预计的后果。所以我们要小心谨慎,避免这类事情发生。它还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有它美好的一面和丑恶的一面。火,用得好可以帮我们加热食物,用的不好可以把东西毁于一旦。

小故事大道理5

 记得我曾经看过一个这样的故事:有位新来的老师走进教室,在大大的白板上点了一个黑点儿,然后指着白板大声问班上的学生:“这是什么?”大家异口同声地说:“一个黑点儿。”老师惊讶地问:“只有一个黑点儿吗?”“是。”老师叹道:“难道这么大的一块白板大家都没有看见吗?”全班学生愕然。

 读到这里,我不由的想起一件发生在我身上的事……

 那天下午天气晴朗,湛蓝的天空上,悬着火球似的太阳,云彩好似被太阳烧化了,消失得无影无踪。我正在家里“偷菜”,只听到“咚咚,咚咚”的敲门声。我心里一边想:大热天的不在家吹着空调,看着电视,谁来我家呀。一边向门的方向走去。一开门,发现原来是姑姑带着表弟来了,连忙让姑姑和表弟进了屋。姑姑说:“她今天下午有事,得过一会儿回来,让我辅导表弟写作业。”我只好勉为其难的答应了。姑姑看我答应了,就匆匆离去。

 姑姑走后,我撇着嘴心里暗想:真倒霉,本来还能玩会游戏,这下好了,什么也完不成了。可我又转念一想:要是我早早就辅导完表弟就又可以玩会电脑了。于是我便开始辅导表弟,表弟不用吹灰之力就写完作业了,压根就不用我辅导。作业写完后,表弟从书包里拿出一张卷子让我看,我一看考了100分,不过看图写一段话部分有些涂抹,便开始用嘲笑的语气说:“看你看图写话勾抹地乱七八糟的。就这也能得一百分?表弟却说:“我这回写的乱会改正的,可你为什么总是这么鸡蛋里挑骨头-----没事找事那?难道你看不到别人的优点吗?”说罢,便去玩了。可我却陷入了沉思 ……

 是啊,一个人不应该去挑别人的毛病,而是学会欣赏别人的优点。

小故事大道理6

 父亲丢了块表,他抱怨着翻腾着四处寻找,可半天也找不到。等他出去了,儿子悄悄进屋,不一会就找到了表。父亲问:”怎么找到的?“儿子说:“我就安静的坐着,一会就能听到滴答滴答的声音,表就找到了。”

 大道理:我们越是焦躁的寻找,越找不到自己想要的,只有平静下来,才能听到内心的声音。

小故事大道理7

 我看过很多寓言故事,画蛇添足、农夫和蛇、叶公好龙、井底之蛙、掩耳盗铃……今天我看了《启迪孩子智慧的寓言故事》,里面有倒霉的老鼠、被欺负的野鸡、雨伞下的阳光、贪婪的母狗……每一个故事都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

 雨伞下的阳光这个故事,里面主要讲的是大猩猩狒狒听从了他的朋友长臂猿的话,为了享受阳光,它把一把怎么也合不拢的伞剪出了很多洞,碰到雨天的时候,它就被雨淋湿了,变成了倒霉的一只落汤鸡。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朋友的劝告不一定是对的,我们要仔细思考一下,再去听从别人的建议。其实解决事情的办法有很多种,故事中,大猩猩菲菲不一定要把雨伞剪了很多动才能享受到阳光。

 贪婪的母狗里面主要讲的是一只贪得无厌的母狗,牧人一次一次满足他的要求,可是最后它却想要占领牧人的家园。人不能贪得无厌,我们要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感谢那些曾经对我们有帮助的人。

小故事大道理8

 有位客人到某人家里做客,看见主人家的灶上烟囱是直的,旁边又有很多木材。客人告诉主人说,烟囱要改曲,木材须移去,否则将来可能会有火灾,主人听了没有作任何表示。

 不久主人家里果然失火,四周的邻居赶紧跑来救火,最后火被扑灭了,于是主人烹羊宰牛,宴请四邻,以酬谢他们救火的功劳,但并没有请当初建议他将木材移走,烟囱改曲的人。

 有人对主人说:“如果当初听了那位先生的话,今天也不用准备筵席,而且没有火灾的损失,现在论功行赏,原先给你建议的人没有被感恩,而救火的人却是座上客,真是很奇怪的事呢!主人顿时省悟,赶紧去邀请当初给予建议的那个客人来吃酒。

 哲理故事及感悟:预防重于治疗,能防患于未然之前,更胜于治乱于已成之后。

小故事大道理9

 去过庙的人都知道,一进庙门,首先是弥陀佛,笑脸迎客,而在他的北面,则是黑口黑脸的韦陀。但相传在很久以前,他们并不在同一个庙里,而是分别掌管不同的庙。

 弥乐佛热情快乐,所以来的人非常多,但他什么都不在乎,丢三拉四,没有好好的管理账务,所以依然入不敷出。而韦陀虽然管账是一把好手,但成天阴着个脸,太过严肃,搞得人越来越少,最后香火断绝。

 佛祖在查香火的时候发现了这个问题,就将他们俩放在同一个庙里,由弥乐佛负责公关,笑迎八方客,于是香火大旺。而韦陀铁面无私,锱珠必较,则让他负责财务,严格把关。在两人的分工合作中,庙里一派欣欣向荣景象。

 小故事大道理:其实在用人大师的眼里,没有废人,正如武功高手,不需名贵宝剑,摘花飞叶即可伤人,关键看如何运用。

小故事大道理10

 扁鹊的医术魏文王问名医扁鹊说:“你们家兄弟三人,都精于医术,到底哪一位最好呢?扁鹊答:“长兄最好,中兄次之,我最差。

 文王再问:“那么为什么你最出名呢?

 扁鹊答:“长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发作之前。由于一般人不知道他事先能铲除病因,所以他的名气无法传出去;中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初起时。一般人以为他只能治轻微的小病,所以他的名气只及本乡里。而我是治病于病情严重之时。一般人都看到我在经脉上穿针管放血、在皮肤上敷药等大手术,所以以为我的医术高明,名气因此响遍全国。

 小故事大道理:事后控制不如事中控制,事中控制不如事前控制。哲理小故事5(150字):曲突徒薪

小故事大道理11

  《狂泉》

 南朝·沈约《宋书》

 从前有一个国家,国中有一条河流,名叫“狂泉”,国人饮用狂泉里的水,都毫无例外的发狂。

 只有国君饮的是井水,没有发狂。但由于国人全都疯了,反而觉得国君是个不正常的狂人。

 大家商量,如何来治好国君的“狂病”,于是抓来了国君,给他针灸吃药,什么方法都用到了。

 国君被折磨得受不了,便取狂泉的水来喝,结果国君和大家一样,也得了狂病。这样一来,该国再没有一个不一样的人了,全国人一个个都非常高兴。

 点评:要警惕群体性的疯狂,在群体只流行一种荒诞的意识,只贯彻一种虚伪的做法的情况下,一个有健康头脑和正常行为的人,要想在众人颠倒黑白的环境下保持清醒,那是极其困难的。

小故事大道理12

 梅农不是这个城市的市民,他只是过来进点货。可是由于在公交车上丢了钱包,他成了一文不名的流浪汉。饿了一天一夜后,他终于小心地敲开一家人的门,问主人借22个卢比,那正好是他从这座城市到家乡的费用。然后他请主人把详细地址写给他,说回家后会立即偿还。主人却摇了摇头:既然施恩的是陌生人,那就让接受施恩的也是陌生人吧。

 某年夏天,我取道印度回国,到机场寄存行李时才发现身上已经没有印币了,而机场又不肯签收旅行支票。正当我狼狈不堪时,旁边一位小伙子说道:“我来帮你付。”我感激不尽,连忙把那张旅行支票送给他,他却摇摇头:“你自己留着吧,我用不着的。”然后,他就给我讲了那个关于梅农的故事,最后加了这样一句:“因为那件事,梅农转行成了慈善家,我父亲是他的助手。”

 一位不知名的印度市民——一位外地商人(后来的慈善家)——慈善家的助手——助手的儿子——我,我突然就想到了这么一个链子,我会让这个链子在我这儿终止吗?当然不会!

 “这是射线,”我自言自语道,“或者是一个光源。”

  大道理

 一个小小的善行并不是一个圆满的句号,而是一道爱心射线的起点,或者一束博爱光源的源头。不管延续这道线的是数目多小的“施恩”,作为接力赛的一个环节,它都是必不可少的。

小故事大道理13

 读了学校的《童心颂·校园墙上文化读本》,我被书中的“小故事大道理”给震撼了。特别是其中的一篇寓言——《不可忽视的“小”》让我有着深刻的印象。

 因为我也经常犯小错误,而这篇寓言给了我很大的提醒:“朋友,请不要对小事抱有不屑一顾的态度,别让它成为你人生路上的遗憾!”文中挂面厂的包装袋就是因为把“乌鲁木齐”多加了一点,变成了“鸟鲁木齐”,让16万人民币付之东流。就因为一个科学家把小数点点错了一位,就那一个点,差点让那位宇航员失去生命,这是多么沉痛的教训啊!

 在生活中,我考试时也是如此,有一次,我语文语基考了59.5,我非常的高兴,我把试卷带回家给妈妈看,妈妈也很高兴,随即对我说:“如果你魁梧的‘梧’多写了那一横,你不就满分了吗?”“妈,一个小错而已,不用那么计较吧?”这时,妈妈的笑容消失了,脸变得严肃了,语重心长的对我说:“刘晟,如果你这是高考,就差了一个0.5分,那排名的差距就不是1名2名这么简单了,你不知道,就因为那0.5,有多少人被自己心目中的大学拒之门外啊!听妈妈这么一说,我还真有点后悔没多写一横。可没过多久,我就把它忘得一干二净了。可是自从看了这个故事,我彻底改变了。因为我知道,如果我将来当飞机设计师的话,那么,一个小数点就是几百人的性命啊!所以我看了这个故事以后变得认真了,再也不会忽视小事了。

 一粒微小的沙子,会给你继续走路带来困难;一件小事,或许会给你以后的日子带来意想不到的麻烦。

 朋友,请不要对小事抱有不屑一顾的态度,别让它成为你人生路上的遗憾!

 点评:这是一篇典型的读后感。先总写自己读了什么书并感受到什么。接着先介绍书的内容和得到的启示,然后以亲身经历为例子来说明这个道理,最后再次强调主题。语言虽平实,但整个逻辑严密,叙事有理有据,非常不错。

小故事大道理14

 孙悟空西天取经回来以后,在家里无事可干,就决定出去逛逛,刚出去没几步,就看见别人在那七嘴八舌地说:“你看看那只臭猴子,它身上脏兮兮的,好臭啊!”孙悟空一听,顿时难堪地逃回了家。

 回家后,孙悟空就决定去最著名的美容院进行美容,这样人们就不会再围观讨论了。

 于是,孙悟空就来到了最著名的美容院,美容师用最先进的机器将悟空身上的毛全部都给去光了。望着镜子里光滑滑的身体,悟空很是满意,便高高兴兴地回家了。

 快要到家的时候,只见有一只妖怪正在欺负一个小孩子,悟空顿时大怒,立刻想变出几只小猴子来对付那妖怪,哪曾想,自己的毛早已刮得是干干净净的了,哪还有毫毛可变啊!

 正在悟空一愣神的功夫,小妖怪早已逃之夭夭了。

 小朋友们,这个故事告诉我们: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哦!

小故事大道理15

 袋鼠与笼子一天动物园管理员发现袋鼠从笼子里跑出来了,于是开会讨论,一致认为是笼子的高度过低。所以他们决定将笼子的高度由原来的10米加高到20米。结果第二天他们发现袋鼠还是跑到外面来,所以他们又决定再将高度加高到30米。

 没想到隔天居然又看到袋鼠全跑到外面,于是管理员们大为紧张,决定一不做二不休,将笼子的高度加高到100米。

 一天长颈鹿和几只袋鼠们在闲聊,“你们看,这些人会不会再继续加高你们的笼子?长颈鹿问。“很难说。袋鼠说∶“如果他们再继续忘记关门的话!

 哲理小故事感悟:事有“本末、“轻重、“缓急,关门是本,加高笼子是末,舍本而逐末,当然就不得要领了。

两个数字成语故事

一字千金

战国末期,秦国有一个大商人,名叫吕不韦,他因在赵国经商时,曾资助过秦庄襄王(名子楚,当时在赵国做质子抵押品)又把他的妾赵姬送给子楚为妻,待子楚接王位后,便被封为文信侯,官居相国。庄襄王在位仅三年便病了,由他十三岁的儿子政(赵姬所生)接王位,便是历史上有名的秦始皇,尊吕不韦为仲父,行政大权全操在吕不韦和赵姬的手中。 当时养士之风甚盛,有名的战国四公子便都养有门客数千人,吕不韦也养了三千门客,作为他的智囊,想出种种办法来巩固他的政权。这些门客,三教九流的人,应有尽有,他们各人有各人的见解和心得;都提出来写在书面上。汇集起来,成了一部二十余万言的巨着,提名“吕氏春秋”。吕不韦就把这部书作为秦国统一天下的经典。当时吕氏把这书在秦国首都咸阳公布:悬了赏格,说有人能在书中增加一字或减一字者,就赏赐千金(合黄金一斤)。 这段记载,见“史记”:“吕不韦传”。后来的人,根据这个故事,引申成“一字千金”一句成语,用来形容一篇文章的价值很高,或者称赞一篇文章在修辞上特别出色,字字珠矶,不可多得。

二桃杀三士

春秋时期,齐国有公孙接、田开疆、古冶子三个勇士。有一次,他们三个人坐着说话,齐相晏婴走过他们面前时,他们没有站起来行礼,于是晏婴说他们“上无君臣之义,下无长幼之礼,内不能除暴,外不能抗敌”,建议齐景公除掉他们三人,并定下了以二桃奖赏三人的计谋。

景公派人给他们送来了二个桃子,说是要论功行赏,奖给最勇敢的两人。公孙接明知是计,但觉得如果不敢接受桃子,也算不上勇士,于是他对田开疆和古冶子说:“三个人两颗桃,只好各摆功劳了。我陪主公外出打猎,杀过野猪和老虎,我大概有资格吃一个桃子吧?”因此他拿了一颗桃子。田开疆说:“我两次率军退敌,我大概更有资格吃一颗桃子。”于是他也拿了一颗桃子。古冶子不紧不慢地说:“我曾在危急时刻以身试险救过主公的性命,难道我不比二位更有资格吃一颗桃子吗?”说着站起来拔出了剑。公孙接说:“论勇敢我不如你,论功劳我也不如你。我居功恃勇,毫不谦让地拿了一颗桃子,是贪功的小人。但我不是懦夫,我敢做敢当。”说完交出桃子,拔剑自杀了。田开疆也一声不响地交出桃子,拔剑自杀。看着两具尸体和两颗桃子,古冶子歉疚地说:“我们三人本来亲如兄弟,现在他们却因我而自杀了。我如果独活,是不仁;我自吹自擂,羞辱勇士,是不义;悔恨做错了事还不肯,就是不勇。”说完,他把两颗桃子放在两具尸身上,也举剑自杀。

诸葛亮曾在《梁甫吟》中写道:“一朝被谗言,二桃杀三士。谁能为此谋,国相齐晏子。”

三顾茅庐

汉末,黄巾事起,天下大乱,曹操坐据朝廷,孙权拥兵东吴,汉宗室豫州牧刘备听徐庶和司马徽说诸葛亮很有学识,又有才能,就和关羽、张飞带着礼物到隆中(今河南南阳城西,一说为湖北襄阳城西南)卧龙岗去请诸葛亮出山辅佐他。恰巧诸葛亮这天出去了,刘备只得失望地转回去。不久,刘备又和关羽、张飞冒着大风雪第二次去请。不料诸葛亮又出外闲游去了。张飞本不愿意再来,见诸葛亮不在家,就催着要回去。刘备只得留下一封信,表达自己对诸葛亮的敬佩和请他出来帮助自己挽救国家危险局面的意思。 过了一些时候,刘备吃了三天素,准备再去请诸葛亮。关羽说诸葛亮也许是徒有一个虚名,未必有真此才实学,不用去了。张飞却主张由他一个人去叫,如他不来,就用绳子把他捆来。刘备把张飞责备了一顿,又和他俩第三次访诸葛亮。到时,诸葛亮正在睡觉。刘备不敢惊动他,一直站到诸葛亮自己醒来,才彼此坐下谈话。

诸葛亮见到刘备有志替国家做事,而且诚恳地请他帮助,就出来全力帮助刘备建立蜀汉皇朝。

四面楚歌

公元前202年,项羽和刘邦原来约定以鸿沟(在今河南荣县境贾鲁河)东西边作为界限,互不侵犯。后来刘邦听从张良和陈平的规劝,觉得应该趁项羽衰弱的时候消灭他,就又和韩信、彭越、刘贾会合兵力追击正在向东开往彭城(即今江苏徐州) 的项羽部队。经过几次激战,最终韩信使用十面埋伏的计策,布置了几层兵力,把项羽紧紧围在垓下(在今安徽灵璧县东南)。这时,项羽手下的兵士已经很少,粮食又没有了。夜间听见四面围住他的军队都唱起楚地的民歌,不禁非常吃惊地说:“刘邦已经得到了楚地了吗? 为什么他的部队里面楚人这么多呢?”说着,心里已丧失了斗志,便从床上爬起来,在营帐里面喝酒,以酒解忧,自己吟了一首诗,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意思是:“力量能搬动大山啊气势超压当世,时势对我不利啊骏马不能奔驰。骏马不能奔驰啊如何是好,虞姬虞姬啊我怎样安排你!”,并和他最宠爱的妃子虞姬一同唱和。歌数阙,直掉眼泪,在一旁的人也非常难过,都低着头一同哭泣。唱完,虞姬自刎于项羽的马前,项羽英雄末路,带了800余名骑士突围,最终只余下28人。他感到无颜面对江东父老,最终自刎于江边,刘邦独揽天下。

因为这个故事里面有项羽听见四周唱起楚歌,感觉吃惊,接着又失败自杀的情节,所以以后的人就用“四面楚歌”这句话,形容人们遭受各方面攻击或逼迫的人事环境,而致陷于孤立窘迫的境地。

五十步笑百步

梁惠王好驱使百姓与邻国打仗。有一次梁惠王召见孟子,问道:“我在位,对于国家的治理,可以说是尽心尽意的了。河内(今河南省黄河北岸)常年发生灾荒,收成不好,我就把那里的一部分老百姓迁移到收成较好的河东去,并把收成较好的河东地区的一部分粮食运到河内来,让河内发生灾荒地区的老百姓不致于饿。有时河东遇上灾年,粮食歉收,我也是这样,把其他地方的粮食调运到河东来,解决老百姓的无米之炊。我也看到邻国当政者的作法,没有哪一个像我这样尽心尽意替自己的老百姓着想的。然而,邻国的百姓没有减少,而我的百姓也没有增多,这是什么原因呢?”

孟子回答说:“大王喜欢打仗,我就用打仗来打个比方吧。战场上,两军对垒,战斗一打响,战鼓擂得咚咚地响,作战双方短兵相接,各自向对方奋勇刺杀。经过一场激烈拼杀后,胜方向前穷追猛杀,败方就有人丢盔弃甲,拖着兵器逃跑。那逃跑的士兵中有的跑得快,跑了一百步停下来了;有的跑得慢,跑了五十步停下来了。这时,跑得慢的士兵却为自己只跑了五十步就嘲笑那些跑了一百步的士兵是胆小鬼,您认为这种嘲笑是对的吗?”

梁惠王说:“不对,他们只不过没有跑到一百步罢了,但是这也是临阵脱逃啊!”

孟子说:“大王如果明白了这其中的道理,那么就无须再希望您的国家的老百姓比邻国多了。”

这篇寓言故事说明:看事物应当看到事物的本质与全局,不能只看表面和局部。邻国国君不管灾荒年间老百姓的生活,是不爱百姓的国君。梁惠王常调动百姓去打仗,致使民不聊生,仍然是不爱百姓的国君。

六出奇计

汉高祖刘邦之所以能打败项羽一统天下,就在于他能知人善任、采纳忠言。除了有张良、萧何、韩信“汉初三杰”的辅佐外,还得力于总在关键时刻履出奇计,化解危机的开国功臣陈平。

陈平是河南阳武县人,小时候家境十分穷困,和兄嫂住在一起。哥哥陈百在富家当佣工赚钱养家,陈平则醉心于黄老学说、治世之术,还经常到处游学。因他不事生产,嫂嫂对他非常嫌恶,并且还对邻人抱怨说:“有这么个只吃不做的小叔,倒不如没有的好。”陈百听到这些话,非常生气就把妻子赶出了家门。

陈平曾先后跟随过魏王和西楚霸王项羽,但因不受重用与信任而离开。后来陈平辗转来到修武,经由魏无知的引荐才投靠了刘邦。虽然在刘邦阵营里不乏聪明才智之人,但陈平奇计多且善于谋略应变的才能,不仅深得刘邦信任,也成为刘邦不可或缺的左右手。陈平跟随刘邦征战时,在紧要关头出了六次妙计,解除刘邦的困境,化危机为转机,实功不可没。

奇计一:捐金离间谋士钟离昧

奇计二:无中生有,逼走范增

奇计三:瞒天过海,荥阳突围

奇计四:韩信封王,借刀

奇计五:请君入瓮,云梦擒韩信

奇计六:献美女图,白登解围

七擒七纵

公元225年,蜀汉丞相诸葛亮为了巩固后方,率领军队南征。正当大功告成准备撤兵的时候,南方彝族的首领孟获,纠集了被打败的散兵来袭击蜀军。

诸葛亮得知,孟获不但作战勇敢,意志坚强,而且待人忠厚,在彝族中极得人心,就是汉族中也有不少人钦佩他,因此决定把他争取过来。

孟获虽然勇敢,但不善于用兵。第一次上阵,见蜀兵败退下去,就以为蜀兵不敌自己,不顾一切地追上去,结果闯进埋伏圈被擒。孟获认定自己要被诸葛亮处,因此对自己说,也要得像个好汉,不能丢人。不料诸葛亮亲自给他松绑,好言劝他归顺。孟获不服这次失败,傲慢地加以拒绝。谙葛亮也不勉强他,而是陪他观看已经布置过的军营,之后特意问他:“你看这军营布置得怎么样?”

孟获观看得很仔细,他发现军营里都是些老弱残兵,便直率他说:“以前我不知道你们虚实,给你赢了一次,现在看了你们的军营,如果就是这样子,要赢你并不难!”

诸葛亮也不作解释,笑了笑就放孟获回去。他料定盂获今晚准来偷营,当即布置好埋伏。

孟获回去后,得意洋洋地对手下人说,蜀军都是些老弱残兵,军营的布置情况也已经看清楚,没有什么了不起的,今夜三更去劫营,定能逮住诸葛亮。

当天夜里,孟获挑选了五百名刀斧手,悄悄地摸进蜀军大营,什么阻挡也没有。孟获暗暗高兴,以为成功在即,不料蜀军伏兵四起,孟获又被擒住。

孟获接连被擒,再也不敢鲁莽行事了。他带领所有人马退到沪水南岸,只守不攻。蜀兵到了沪水,没有船不能过去,天气又热,困难重重。”诸葛亮下令造了一些木筏子和竹筏子,一面派少量士兵假装渡河,但到了河心一碰到对岸射来的箭立即退回来,随后再去渡河;一面将大军分成两路,绕到上游和下游的狭窄处,渡过河去包围孟获据守的上城。后来,孟获又被擒住。

孟获虽然第三次被擒,但他仍然不服气。诸葛亮还是不杀他;款待他后又放他回去。将士中有人对诸葛亮的这种做法不理解,认为他对孟获大仁慈宽大了,诸葛亮向大家解释说:“我军要彻底平定南方,必须重用孟获这样的人。要是他能心悦诚服地联络南人报效朝廷,就能抵得上十万大军。你们现在辛苦些,以后就不必再到这里来打仗了。”

孟获这次被擒又释放后,下决心不再跟蜀兵作战。但时间一长。营里快断粮了,他派人向诸葛亮借粮,诸葛亮同意了,但要孟获亲自出来,与蜀军大将一对一比武。孟获接连打败了几名蜀将,但刚到大堆粮食旁,被绊马索绊倒被擒。蜀将当即传达请葛亮的命令,让盂获回去,并把粮食搬走。

在这种情况下,孟获终于从心里佩服诸葛亮。为了让各部族都归顺蜀国,他把各部族首领请来,带着他们一起上阵。结果又被蜀兵引进埋伏圈,一网打尽。蜀营里传出话来,让孟获等回去,不少部首领请孟获作主,究竟怎么办。孟获流着眼泪说:“作战中七纵七擒(即六次放回七次逮住),自古以来没有听说过。丞相对我们仁至义尽,我没有脸再回去了。”

八仙过海

"八仙过海",道教掌故之一。"八仙"一般是指铁拐李、汉钟离、张果老、蓝采和、何仙姑、吕洞宾、韩湘子、曹国舅,这八位神仙人物。在传说中,八仙各有不同的法器,铁拐李有铁杖及葫芦,汉钟离有芭蕉扇,张果老有纸叠驴,蓝采和有花篮,何仙姑有莲花,吕洞宾有长剑,韩湘子有横笛,曹国舅有玉版。他们随身所携带的法器各有妙用。

八仙过海是精彩的八仙故事之一。其生动的记述见于明吴元泰之《东游记》。该书写八位神仙人物好打抱不平,惩恶扬善。有一天,他们一起到了东海,只见潮头汹涌,巨浪惊人。吕洞宾建议各以一物投于水面,以显"神通"而过。其他诸位仙人都响应吕洞宾的建议,将随身法宝投于水面,然后立于法宝之上,乘风逐浪而渡。后来,人们把这个掌故用来比喻那些依靠自己的特别能力而创造奇迹的事。

九牛一毛

汉武帝(刘彻)听说李陵带着部队深入到匈奴的国境,士气旺盛,心里很高与。这时,许多大臣都凑趣地祝贺皇帝英明,善于用人。后来李陵战败投降,武帝非常生气,原来祝贺的大臣也就反过来责骂李陵无用和不忠。这时司马迁站在旁边一声不响,武帝便问他对此事的意见,司马迁爽直地说李陵只有五千步兵,却被匈奴八万骑兵围住,但还是连打了十几天仗,杀伤了一万多敌人,实算是一位了不起的将军了。最后因粮尽箭完,归路又被截断,才停止战斗,李陵不是真投降,而是在伺机报国。他的功劳还是可以补他的失败之罪的。武帝听他为李陵辩护,又讽刺皇上近亲李广利从正面进攻匈奴的庸儒无功,怒将司马迁下在狱里。次年,又误传李陵为匈奴练兵,武帝不把事情弄清楚,就把李陵的母亲和妻子杀了。廷尉杜周为了迎合皇帝,诬陷司马迁有诬陷皇帝之罪,竟把司马迁施予最残酷、最耻辱的“腐刑”。司马迁受到了这种摧残,痛苦之余,就想自杀;但转念一想,像他这样地位低微的人去,在许多大富大贵的人的眼中,不过像“九牛亡一毛”,不但得不到同情,且更会惹人耻笑。于是决心忍受耻辱,用自己的生命和时间来艰苦地、顽强地完成伟大的“史记”的写作。古人所谓有大勇的人才有大智,司马迁便是这样的人。他知道在他所处的年代里,一个像他那样没地位、没名望的人,比条狗还不如,因此他勇敢地活下去,终于完成了那部空前伟大的历史的著作——“史记”。 司马迁把他这种思想转娈的情况告诉也的好友任少卿,后来的人便是根据他信中所说的 “九牛亡一毛”一句话,引伸成“九牛一毛”这句成语,用来譬喻某种东西或某种人材仅是极多数里面的一部份,好像九条牛身上的一根毛一样。

十目一行

“一目十行”是一条成语,形容看书的速度很快,据说梁代的简文帝就是“读书十行俱下”的。但是清代的阮元却赞成“十目一行”。阮元编印过不少书,常常请一个叫严杰的人帮他校对,阮元写了一首诗送给他:“严子精校雠,馆我日最长,校经校文选,十目始一行。”校雠就是校对;“馆”是借住的意思,严杰当时是住在阮元家里的。校对时最要紧的是细心,如果片面求快,有些错字就容易忽略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