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言大义的意思解释-微言大义是什么意思解释
1.言简意赅与微言大义区别
2.下面这句话中的“微言大义”用得有错吗?
3.微言大义是什么意思
4.微言大义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及详细词语解释
5.“春秋笔法,微言大义”何解?
言简意赅与微言大义区别
言简意赅是使用简单的句子或词汇描述较为复杂的事物或现象,可以看作提炼的概括,比如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简洁明了,无深意;而微言大义是指短短的一句话包含着很多深刻的道理,就像很多的佛学用语,看似简单但实则深藏暗喻
下面这句话中的“微言大义”用得有错吗?
呵,这个成语用在这里是不妥。
微言大义:含蓄微妙的言语,精深切要的义理。指包含在精微语言里的深刻的道理。
微言:精当而含义深远的话;大义:本指经书的要义,后指大道理。
从例句中可以看出,它的本意是指汉字蕴含的文化。可是从“微言大义”的释义可以看出,它是指语言,而汉字是字,不是语言,所以不能准确承载它的释义。
微言大义是什么意思
[sublime words with deep meaning]?含蓄微妙的言语,精深切要的义理
词语分解
微言的解释?∶含蓄而精微的言辞微言议赈捐 ∶密谋;密言详细解释.精深微妙的言辞。《逸周书·大戒》:“微言入心,夙喻动众。” 朱右曾 校释:“微言,微眇之言。” 汉 刘歆 《移书让太常博士》:“及夫子没而微言绝
大义的解释?∶代表正义的道理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三国志;诸葛亮传》深明大义 ∶夫妇之义,谓婚姻既欲结大义,故遣来贵门。;;《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文章、论著或理论的精要之处详细解释.
造句:
(1)《论语》这部书,真是微言大义,让人越读越觉得好。
(2)这篇文章言简意赅,微言大义。
(3)他的一番微言大义,令人佩服至极。
(4)《菜根谭》这部书,记载的都是对人生的至理名言,微言大义,耐人寻味。
(5)晚明小品突破传统散文“微言大义”模式,把主题引向人的日常生活,注重个体化的生活方式和精神方式。
微言大义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及详细词语解释
注音一式 ㄨㄟˊ ㄧㄢˊ ㄉㄚˋ ㄧˋ 汉语拼音 wéi yán dà yì 出处 汉?刘歆《移书让太常博士书》:「及夫子殁而微言绝,七十子卒而大义乖。」《汉书?艺文志》:「昔仲尼没而微言绝,七十子丧而大义乖。」 释义 微言:精当而含义深远的话;大义:本指经书的要义,后指大道理。包含在精微语言里的深刻的道理。 指精微的语言里包含着深刻的意义或道理。 例句 他们解经,只重微言大义;而所谓微言大义,其实只是他们自己的历史哲学和政治哲学。(朱自清《经典常谈?尚书第三》) 他的言语当中,深藏着微言大义,颇能发人省思。
“春秋笔法,微言大义”何解?
:"《春秋》是中国现存的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按年记载了春秋时鲁国从隐公元年到哀公十四年或十六年间(前722~前481或前479)的历史大事。其纪年依据鲁国,记述范围却遍及当时整个中国。内容包括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天文气象、物质生产、社会生活等诸方面,是当时有准确时间、地点、人物的原始记录。《春秋》经文极为简略,每年记事最多不过二十来条,最少的只有两条;最长的条文不过四十余字,最短的仅一二字。《春秋》虽然简短,却记载了准确的时间、地点、人物,从而赋与史官的口头讲述以信史价值,这已是史学发展上的巨大进步。然而由于《春秋》叙事过简,亦被后人讥为‘断烂朝报'。"
以上的论述只是关于《春秋》的皮毛叙述而已,殊不知,《春秋》正因为简短,所以用词颇费斟酌。很"艺术"地体现了微言大义,形成了后世所谓的"春秋笔法",是孔门治学的圣经。子夏乃治《春秋》的高手,然而孔子"为《春秋》,笔则笔,削则削,子夏之徒不能赞一辞",可见春秋文字的精练。另外,《春秋》简朴的文字背后深藏着艰深的隐痛和博大的胸次。庸常之人难以窥见。《史记孔子世家》载:"子曰:‘弗乎弗乎,君子病没世而名不称焉。吾道不行矣,吾何以自见于后世哉?'乃因史记作《春秋》,上至隐公,下讫哀公十四年,十二公。据鲁,亲〖新〗周,故殷,运之三代。约其文辞而指博。......弟子受《春秋》,孔子曰:‘后世知丘者以《春秋》,罪丘者亦以《春秋》。'"为何后世知在焉,罪亦在焉者
华夏文明源远流长,然而到了西周末年,奠基着华夏先民信仰人心的巨大基石:礼乐制度已经倾圮。所谓"礼崩乐坏"是也。利欲熏心的权势者深信赋予其权力的乃是其心中不可遏制的权力意志。诸侯挟持天子,大夫放逐诸侯,家臣反叛大夫——所有的人都在疯狂地追逐着权力,又都在追逐权力的过程中丧失了权力."《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在《春秋》二百四十二年中,弑君亡国的惨祸一再地发生,前事预言着后事,遗憾的是醉生梦的"乱臣贼子"们永远在重蹈着前驱的覆辙。不修《春秋》依周史旧例必定同时记录当时的祥瑞和灾异,而《春秋》除哀公"十有四年春西狩获麟"外只有灾异的记录。盖因真正授予"国命"的乃是生生不息的"仁"。在其眼里《春秋》二百四十二年有的只是灾异,这"灾异"正是它向世人发出的谴告。
当时年迈的孔子与其弟子驾着车乘奔走列国,栖栖惶惶、席不暇暖,为灾难深重的人类探寻新的道路——"人"终于清醒地意识到需要凭籍其自作主宰的意志把握自身的命运。这是一个永远为后人所铭记的伟大的时刻,文明的历史由此开始了新的纪元。然而,从前四九七年去鲁至前四八四年归国,孔子携其弟子在外奔波十三年,"干七十余君,莫能用。"当时的世界正醉心于疯狂的权力斗争,没有人愿意坐下来倾听一位"不识时务"的老人的理想和志向——他的伟大也正在于他所生活的时代还不足以理解他的伟大。而他所能报答主宰的就是在生命的最后时光发愤工作,为其发起的儒学运动撰写了一篇纲领性文件,此即儒家之"经王"——《春秋》。在这部书中,为人类的福祉奉献了毕生精力的孔子为他所眷恋的世界留下了最后的遗言。
《春秋》"贬天子,退诸侯,讨大夫",是孔子在一生的政治活动失败之后为后世的政治家写的一本布道的书,其中蕴涵中国道统的精义——只有当思想家成为政治家的导师,学术凌驾政治成为第一权力中心的时候,人类才能克服深深植根于下腹部的弱点,进而从主宰那里争得最大限度的自由。"王者之迹息而诗亡,诗亡而后《春秋》作"。
在孔子编订的六艺之中,《诗》、《书》、《礼》、《乐》属于殷周文明之旧典,《大易》、《春秋》则代表了"仁"与理性时代的"人"订立的新约。《易》原为备于王宫的三代卜巫之书,由孔子之《易传》而获得全新的内涵,形成与《春秋》外王之学相配套的内圣工夫。与《易》教相应的《春秋》教最重"华夷之辩"。"华夷之辨"不在种族血统而在文化理想之有无——自觉地恪守崇高的理想并以之为向导努力超脱自然法则的国家或民族为"中国";反之,放纵本能、唯利是逐,将其命运拱手交给"上帝之手"的国家或民族为"夷狄"。一个人要先立乎其大,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也要先立乎其大——中国之所以为中国,正因其立志要成为"中国"。它永远将崇高的文化理想视为指导国家行为的南针,高尚其志,逐步带动尚未开化的"夷狄"走上"仁"所指引的道路——所谓"齐一变至鲁,鲁一变至道。"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