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成语quot开柙出虎quot出自?

2.柙是什么意思

3.什么成语第四个字是虎

4.请问这几个成语是什么意思:开柙放虎.季孙之忧.祸起萧墙.分崩离析.多谢各位了

成语quot开柙出虎quot出自?

开柙出虎-开柙出虎出自哪本书

1. 出自论语 成语

我觉得没那么多.常用的也就这几个:

哀而不伤 ā ér bù shāng 哀:悲哀;伤:伤害。忧愁而不悲伤。比喻做事没有过头也无不及。 《论语·八佾》:“子曰:‘《关雎》乐而不*,哀而不伤。’” 她喜欢打扮,愿意有朋友,可是这都不过是一些小小的、~的、青春的游戏。(老舍《四世同堂》四十三)

察言观色 chá yán guān sè 观察别人的说话或脸色。多指揣摸别人的心意。 《论语·颜渊》:“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 我没有~的能力。

大节不夺 dà jié bù ó 指面临生关头,仍不改变其原来志向。 《论语·泰伯》:“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恶衣恶食 è yī è shí 指粗劣的衣服和食物。 《论语·里仁》:“士之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君子忧道不忧贫,士志于道,而耻~者,未足与议。(章炳麟《论读经有利而无弊》)

发愤忘食 fā fèn wàng shí 努力学习或工作,连吃饭都忘了。形容十分勤奋。 《论语·述而》:“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既这样~起来,也好,就由你去。(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三十四回)

刚毅木讷 gāng yì mù nè 孔子称颂人的四种品质。 《论语·子路》:“子曰:‘刚、毅、木、讷,近仁。’”

和而不同 hé ér bù tóng 和睦地相处,但不随便附和。 《论语·子路》:“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jǐ suǒ bù yù,wù shī yú rén 自己不愿意的,不要加给别人。 《论语·颜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开柙出虎 kāi xiá chū hǔ 柙:关猛兽的木笼。原指负责看管的人未尽责任。后多比喻放纵坏人。 《论语·季氏》:“孔子曰:‘……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孔宣父不责他人;当路斩蛇,孙叔敖盖非利己。(明·凌蒙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二)

来者可追 lái zhě kě zhuī 过去的事已无法挽回,但是未来的事还来得及赶上。 《论语·微子》:“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门墙桃李 mén qiáng táo lǐ 门墙:指师长之门;桃李:比喻后进者或学生。称他人的学生。 《论语·子张》:“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汉·韩婴《韩诗外传》卷七:“夫春树桃李,夏得阴其下,秋得食其实;春树蒺藜,夏不可采其叶,秋得其刺焉。” 天下文章同轨辙,~半公卿。(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二十二)

内省不疚 nèi xǐng bù jiù 指自我反省,内心并不感到惭愧不安,即没有做有愧于心的事。 《论语·颜渊》:“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

被发左衽 pī fà zuǒ rèn 被发:散发不作髻;左衽:瓣襟向左掩。指古代中原地区以外少数民族的装束。也指沦为夷狄。 《论语·宪问》:“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 或~,奋迅泥滓。(晋·潘岳《西征赋》)

杞宋无征 qǐ sòng wú zhēng 指资料不足,不能证明。 《论语·八佾》:“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rén ér wú xìn,bù zhī qí kě 信:信用;其:那;可:可以,行。一个人不讲信用,真不知道怎么能行。指人不讲信用是不行的。 《论语·为政》:“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列位呵,“~。”你们才说有本事进得来,出得去,不伤身体者,就拜他为王。(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一回)

三复斯言 sān fù sī yán 三复:多次反复;斯言:这句话。反复朗读并体会这句话。形容对它极为重视。 《论语·先进》:“南容三复《白圭》。”朱熹注:“《诗经·大雅·抑》之篇曰:‘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为也。’南容一日三复此言。” 愿天下有心人~而早为之所焉可耳。(严复《原强》)

听其言而观其行 tīng qí yán ér guān qí xíng 听了他的话,还要看他的行动。指不要只听言论,还要看实际行动。 《论语·公冶长》:“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先难后获 xiān nán hòu huò 难:艰难,劳苦;获:收获。先付出劳动然后再取得收获。比喻不坐享其成。 《论语·雍也》:“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

枉道事人 wǎng dào shì rén 枉:违背;道:正道;事:侍奉。原指不按正道事奉国君。后泛指不择手段取悦于人。 《论语·微子》:“柳下惠为士师,三黜。人曰:‘子未可以去乎?’曰:‘直道而事人,焉往而不三黜?枉道而事人,何必去父母之邦?’”

造次颠沛 zào cì diān pèi 流离失所,生活困顿。 《论语·里仁》:“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言必信,行必果 yán bì xìn,xíng bì guǒ 信:守信用;果:果断,坚决。说了就一定守信用,做事一定办到。 《论语·子路》:“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 我们中国人说话是算数的,从来是~。

2. "虎兕出于柙 龟玉毁于椟中 孰之过"什么意思

一、释义

1、兕(ì):独角犀牛。柙(xiá):关猛兽的笼子。

2、龟玉都是宝物。龟:龟版,用来占卜。玉,在:指玉瑞和玉器。玉瑞用来表示爵位,玉器用于祭祀。椟(dú):匣子。

3、意思是老虎和犀牛从笼子里跑出,(占卜用的)龟甲和(祭祀用的)玉器在匣子里毁坏,这是谁的过错呢?

二、出处

出处是《季氏将伐颛臾》。选自《论语·季氏》篇。文中指出孔子的政治主张:“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及治国策略:“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

三、原文节选

1、季氏将伐颛(zhuān)臾(yú)。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zhuān)臾(yú)。”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shè)稷( jì)之臣也。何以伐为?”

2、冉有曰:“夫(f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xiàng)矣?且尔言过矣,虎兕(sì)出于柙(xiá),龟玉毁于椟(dú)中,是谁之过与(yú)?”

四、译文

1、季孙氏将要讨伐颛臾。冉有、季路拜见孔子说:“季孙氏准备对颛臾采取军事行动。”孔子说:“冉有!我恐怕该责备你了。那颛臾,从前先王把他当作主管东蒙山祭祀的人,而且它地处鲁国境内。这是鲁国的臣属,为什么要讨伐它呢?” 冉有说:“季孙要这么干,我们两个做臣下的都不愿意。”

2、孔子说:“冉有!周任有句话说:‘能施展才能就担任那职位,不能这样做则不担任那职务。’盲人遇到危险却不去护持,将要跌倒却不去搀扶,那何必要用那个做相的人呢?况且你的话错了,老虎和犀牛从笼子里跑出,龟甲和玉器在匣子里被毁坏,这是谁的过错呢?”

(2)成语quot开柙出虎quot出自扩展阅读:

1、《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语录结集,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至战国前期成书。全书共20篇492章,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2、此书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再加上《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总称“四书五经”。

3、《论语》在古代有3个版本,包括《古论》《鲁论》和《齐论》。现在通行的《论语》是由《鲁论》和《古论》整理形成的版本。

3. 什么出又什么的成语

拔萃出群 [bá cuì chū qún][出自:汉·蔡邕《释诲》:“曾不能拔萃出群,扬芳飞文,登天庭,序彝伦,扫六合之秽。” ]

解释: 拔:超出。萃:原谓草丛生的样子,引伸为聚集,指聚集在一处的人或物。超出一般,在众人之上。

半路出家 [bàn lù chū jiā][出自: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三十二回:“这和尚是半路出家的。”他不理会内行的嗤笑,写啊改啊,改啊写啊,终于写出了好作品,成了一个颇有希望的~的作家。(公今度《长短录》) ]

解释: 原指成年后才出家做和尚或尼姑。比喻中途改行,从事另一工作。

抱瓮出灌 [bào wèng chū guàn][出自:《庄子·天地》:“凿隧而入井,抱瓮而出灌。” ]

解释: 抱着水瓮去灌溉。比喻费力多而收效少。

仓皇出逃 [cāng huáng chū táo][出自:南唐·李煜《破阵子》:“最是仓皇离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 ]

解释: 仓皇:匆忙,慌张。慌慌张张地外出逃跑。

超凡出世 [chāo fán chū shì][出自:元·马钰《清心镜·叹世》“厮是非,讲闲气。岂悟修行,超凡出世。” ]

解释: 超越凡俗,离开尘世。

大打出手 [dà dǎ chū shǒu][出自:有些人缺乏法律观念,为一点小事也能~。 ]

解释: 比喻逞凶打人或殴斗。

当场出彩 [dāng chǎng chū cǎi][出自:吾夫妇目下当受此杖,不如私下请牌头来,完了这业绩,省得~。(《二刻拍案惊奇》卷三十) ]

解释: 旧戏表演杀伤时,用红色水涂沫,装做流血的样子,叫做出彩。比喻当着众人的面败露秘密或显出丑态。

当行出色 [dāng háng chū sè][出自:涂了又涂,改了又改,看看终究不能~,急得他抓耳挠腮。(《负曝闲谈》第十一回) ]

解释: 指做本行本业的事,成绩特别显著。

翻空出奇 [fān kōng chū qí][出自: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神思》:“意翻空而易奇。” ]

解释: 形容诗文、字画等一反前人窠臼,以独特的想象取胜。

红杏出墙 [hóng xìng chū qiáng][出自:宋·叶绍翁《游小园不值》:“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

解释: 形容春色正浓,情趣盎然。

科班出身 [kē bān chū shēn][出自: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的人越来越多。 ]

解释: 比喻具有受过正规教育或训练的资格。

开柙出虎 [kāi xiá chū hǔ][出自:《论语·季氏》:“孔子曰:‘……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孔宣父不责他人;当路斩蛇,孙叔敖盖非利己。(明·凌蒙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二) ]

解释: 柙:关猛兽的木笼。原指负责看管的人未尽责任。后多比喻放纵坏人。

倾巢出动 [qīng cháo chū dòng][出自:无 ]

解释: 倾:倒出;巢:巢穴。比喻敌人出动全部兵力进行侵扰。

入主出奴 [rù zhǔ chū nú][出自:唐·韩愈《原道》:“入于彼,必出于此;入者主之,出者奴之;入者附之,出者污之。”往往持以树门户,~,视他文人未尝显然标三先生为宗主者。(清·平步清《霞外捃屑》卷七) ]

解释: 原意是崇信了一种学说,必然排斥另一种学说;把前者奉为主人,把后者当作奴仆。后比喻学术思想上的宗派主义。

扫地出门 [sǎo dì chū mén][出自:这次~的政策很明确,除了个别实在开明、对抗战有功的地主分子外,其他一律不放过。(冯德英《迎春花》第二章) ]

解释: 比喻将坏东西彻底清除出去。也没收全部财产,赶出家门。

思不出位 [sī bù chū wèi][出自:《易·艮》:“《象》曰:兼山艮,君子以思不出其位。”《论语·宪问》:“曾子曰:‘君子思不出其位。’”~,则虑周也。(章炳麟《分镇》) ]

解释: 思:考虑;位:职位。考虑事情不超过自己的职权范围。比喻规矩老实,守本分。也形容缺乏闯劲。

推陈出新 [tuī chén chū xīn][出自:清·戴延年《秋灯丛话·忠勇祠联》:“不特推陈出新,饶有别致。”研究棋艺,~。(陈毅《题〈围棋名谱精选〉》诗) ]

解释: 指对旧的文化进行批判地继承,剔除其糟粕,吸取其精华,创造出新的文化。

文行出处 [wén xíng chū chǔ][出自:《周易·系辞上》:“君子之道,或出或处。”《论语·述而》:“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这个法却定的不好!将来读书人既有此一条荣身之路,把那~都看的轻了。(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一回) ]

解释: 文:学问;行:品行;出:作官;处:隐居。旧指文人的学问、品行和对待出仕隐退的态度。

一佛出世,二佛涅盘 [yī fó chū shì,èr fó niè pán][出自: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三十九回:“打得宋江一佛出世,二佛涅盘,皮开肉绽,鲜血淋漓。” ]

解释: 佛家称生为“出世”,为“涅盘”。指去活来。

在家出家 [zài jiā chū jiā][出自:《法苑珠林》卷一0七:“在家出家,平等而受。” ]

解释: 指不出家当和尚,清心寡欲,在家修行。

足不出户 [zú bù chū hù][出自:明·凌蒙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五:“却说苏盼奴自赵司户去后,足不出门,一客不见,只等襄阳来音。”据我个人的经验,我们那里的土话,和苏州很不同,但一部《海上花列传》,却教我“~”懂了白。(鲁迅《花边文学·汉字和拉丁化》 ]

解释: 脚不跨出家门。

钻皮出羽 [zuān pí chū yǔ][出自:汉·赵壹《刺世疾邪赋》:“所好则钻皮出其毛羽,所恶则洗垢求其瘢痕。” ]

解释: 比喻极意夸饰自己偏爱的人。

4. 出自论语127条成语以及解释,求解答

哀而不伤 āi ér bù shāng 哀:悲哀;伤:伤害。忧愁而不悲伤。比喻做事没有过头也无不及。 《论语·八佾》:“子曰:‘《关雎》乐而不*,哀而不伤。’” 她喜欢打扮,愿意有朋友,可是这都不过是一些小小的、~的、青春的游戏。(老舍《四世同堂》四十三) 察言观色 chá yán guān sè 观察别人的说话或脸色。多指揣摸别人的心意。 《论语·颜渊》:“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 我没有~的能力。 大节不夺 dà jié bù ó 指面临生关头,仍不改变其原来志向。 《论语·泰伯》:“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恶衣恶食 è yī è shí 指粗劣的衣服和食物。 《论语·里仁》:“士之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君子忧道不忧贫,士志于道,而耻~者,未足与议。(章炳麟《论读经有利而无弊》) 发愤忘食 fā fèn wàng shí 努力学习或工作,连吃饭都忘了。形容十分勤奋。 《论语·述而》:“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既这样~起来,也好,就由你去。(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三十四回) 刚毅木讷 gāng yì mù nè 孔子称颂人的四种品质。 《论语·子路》:“子曰:‘刚、毅、木、讷,近仁。’” 和而不同 hé ér bù tóng 和睦地相处,但不随便附和。 《论语·子路》:“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jǐ suǒ bù yù,wù shī yú rén 自己不愿意的,不要加给别人。 《论语·颜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开柙出虎 kāi xiá chū hǔ 柙:关猛兽的木笼。原指负责看管的人未尽责任。后多比喻放纵坏人。 《论语·季氏》:“孔子曰:‘……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孔宣父不责他人;当路斩蛇,孙叔敖盖非利己。(明·凌蒙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二) 来者可追 lái zhě kě zhuī 过去的事已无法挽回,但是未来的事还来得及赶上。 《论语·微子》:“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门墙桃李 mén qiáng táo lǐ 门墙:指师长之门;桃李:比喻后进者或学生。称他人的学生。 《论语·子张》:“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汉·韩婴《韩诗外传》卷七:“夫春树桃李,夏得阴其下,秋得食其实;春树蒺藜,夏不可采其叶,秋得其刺焉。” 天下文章同轨辙,~半公卿。(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二十二) 内省不疚 nèi xǐng bù jiù 指自我反省,内心并不感到惭愧不安,即没有做有愧于心的事。 《论语·颜渊》:“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 被发左衽 pī fà zuǒ rèn 被发:散发不作髻;左衽:瓣襟向左掩。指古代中原地区以外少数民族的装束。也指沦为夷狄。 《论语·宪问》:“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 或~,奋迅泥滓。(晋·潘岳《西征赋》) 杞宋无征 qǐ sòng wú zhēng 指资料不足,不能证明。 《论语·八佾》:“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rén ér wú xìn,bù zhī qí kě 信:信用;其:那;可:可以,行。一个人不讲信用,真不知道怎么能行。指人不讲信用是不行的。 《论语·为政》:“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列位呵,“~。”你们才说有本事进得来,出得去,不伤身体者,就拜他为王。(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一回) 三复斯言 sān fù sī yán 三复:多次反复;斯言:这句话。反复朗读并体会这句话。形容对它极为重视。 《论语·先进》:“南容三复《白圭》。”朱熹注:“《诗经·大雅·抑》之篇曰:‘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为也。’南容一日三复此言。” 愿天下有心人~而早为之所焉可耳。(严复《原强》) 不耻下问 不耻下问”这则成语的耻是:羞耻。意思是不以向地位、学问较自己低的人请教为可耻,形容谦虚好学。 这个成语来源于《论语.公冶长》,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温故知新 解释:温:温习;故:旧的。温习旧的知识,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也指回忆过去,能更好地认识现在。 出处:《论语·为政》:“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汉·班固《东都赋》:“温故知新已难,而知德者鲜矣。” 听其言而观其行 tīng qí yán ér guān qí xíng 听了他的话,还要看他的行动。指不要只听言论,还要看实际行动。 《论语·公冶长》:“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见贤思齐 解释 贤:德才兼备的人;齐:相等。见到德才兼备的人就想赶上他。 来源 《论语·里仁》:“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先难后获 xiān nán hòu huò 难:艰难,劳苦;获:收获。先付出劳动然后再取得收获。比喻不坐享其成。 《论语·雍也》:“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 枉道事人 wǎng dào shì rén 枉:违背;道:正道;事:侍奉。原指不按正道事奉国君。后泛指不择手段取悦于人。 《论语·微子》:“柳下惠为士师,三黜。人曰:‘子未可以去乎?’曰:‘直道而事人,焉往而不三黜?枉道而事人,何必去父母之邦?’” 造次颠沛 zào cì diān pèi 流离失所,生活困顿。 《论语·里仁》:“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言必信,行必果 yán bì xìn,xíng bì guǒ 信:守信用;果:果断,坚决。说了就一定守信用,做事一定办到。 《论语·子路》:“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 我们中国人说话是算数的,从来是~。

5. 以"开"字开头的成语有哪些越多越好

1、开合来自如

成语拼音:kāi hé自 zì rú

成语解释:合:按照;适合;自如:不受阻碍;不受拘束。打开闭合不受拘束。形容按照自己的意愿;或打开或关闭。

成语出处:法 法布尔《蝉》:“腿可以伸缩,前面的爪能够开合自如。”

2、开口见心

成语拼音:kāi kǒu jiàn xīn

成语解释:说话直爽,没有隐曲

成语出处:宋 朱熹《朱子语类》第19卷:“圣人说话,开口见心,必不说半截,藏着半截。”

3、开锣喝道

成语拼音:kāi luó hè dào

成语解释:古代官吏出行时,衙役在前面敲锣,吆喝行人回避。比喻替人张扬炫耀

成语出处: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二回:“每逢出门,定要开锣喝道,叫人家认得他是官。”

4、开山鼻祖

成语拼音:kāi shān bí zǔ

成语解释:比喻一个学术流派、技艺的开创者

成语出处:孙犁《关于中篇小说》:“鲁迅先生的《阿Q正传》,是中国中篇小说的开山鼻祖。”

5、开国功臣

成语拼音:kāi guó gōng chén

成语解释:指为建立新的国家或朝代立下汗马功劳的人。

成语出处: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十回:“他见单雄信好客,是一个做得开国功臣的,因此借寓东岳庙中,图与交往。”

柙是什么意思

柙意思是关野兽的木笼,旧时也用来押解、拘禁罪重的。

检柙:亦作“检押”。犹规矩,法度。

纵虎出柙:放虎出笼。比喻放走强有力的敌人,贻患无穷。

虎兕出柙:兕:犀牛一类的野兽。柙:关兽的木笼。虎、兕从木笼中逃出。比喻恶人逃脱或作事不尽责,主管者应负责任。

柙虎樊熊:柙中的虎,樊内的熊。比喻被囚的恶人。

开柙出虎:柙:关猛兽的木笼。原指负责看管的人未尽责任。后多比喻放纵坏人。

珠襦玉柙:金缕玉衣。

木柙:木匣,木盒子。

柙板:刑具的一种。

柙牀:重犯所睡的囚床。扣其手脚,使之不能转动。

柙例句:

1、前妻为息影艺人傅明宪的被告叶剑波,于去年被指银行贷款,经审讯后于去年获判无罪,惟因面对本案,一直还柙至今。

2、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3、虎兕必出柙,莫效龟玉毁椟中,侠道传奇,花衣缔造!

4、法官以他对小区构成威胁为由,不准他保释,下令他还柙监房看管,直至本月24日第二次应讯。

5、下一霎那,砰然一声,那杀戮之气竟是在龙成凝重的注视下怦然破碎,而那九天雷火如同虎兕出柙般不要命的开始疯狂的肆虐。

什么成语第四个字是虎

第四个字是虎的成语 :

马马虎虎、

降龙伏虎、

九牛二虎之力、

坐山观虎斗、

敲山震虎、

关门养虎,虎大伤人、

生龙活虎、

人中龙虎、

擒龙捉虎、

驱羊攻虎、

开柙出虎、

蟠龙踞虎、

凭河暴虎、

纸糊老虎、

杯弓市虎、

笑面老虎、

断蛟刺虎、

乔龙画虎、

如狼似虎、

投畀豺虎、

势成骑虎、

狮威胜虎、

以肉啖虎、

前门拒虎,后门进狼、

没羽之虎、

人无害虎心,虎有伤人意

请问这几个成语是什么意思:开柙放虎.季孙之忧.祸起萧墙.分崩离析.多谢各位了

开柙出虎

拼音: kāi xiá chū hǔ

典故: 柙:关猛兽的木笼。原指负责看管的人未尽责任。后多比喻放纵坏人。

出处: 《论语·季氏》:“孔子曰:‘……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例子: ~,孔宣父不责他人;当路斩蛇,孙叔敖盖非利己。(明·凌蒙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二)

季孙之忧

拼音:jì sūn zhī yōu

解释:季孙:鲁国大夫;忧:忧患。指内部的忧患。

出处:《论语·季氏》:“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是从孔子那里来的,他曾经教训他的两个学生。他说,子路、冉求,你们两个人在季家当辅相,(等于现在美国的基辛格),远人不服,(好像中东一直就不妥协,不服气,到处吃瘪。)而不能来也;人家不服你的气,你的政治道德无法使人信服,所以人家没有来结交纳好。在国内则弄得分崩离析、意见分歧,表面上看是整体的,内在很多因素是分裂的。大家离心离德,迟早要崩溃的。这种情形是守不住的,因为内部分崩离析,难以自保,只好向外发展,转移人家的视线,是同样的道理。所以孔子说,你们因为许多内政问题不能解决,于是只好用兵,在外面发动战争来转移内部的注意力。在我看来,你们很危险,季家最大的烦恼、痛苦、忧愁,不在颛臾这个边区的小国家,而是在萧墙之内,在季家自己兄弟之间。孔子说了这个话不久,后来季家兄弟果然发生了问题;所以后世内部发生祸乱,就用“祸起萧墙”这句话,在文学上典故,就是从孔子这句话来的。

分崩离析”这则成语的崩是倒塌;析是分开。形容国家或集团四分五裂,支离破碎,不堪收拾。

这个成语来源于《论语.季氏》,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