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读《三余读书》有感

2.读书三余是什么意思

3.从读书角度而言吕蒙的终有所成与董遇的三余之说给你的共同启示是什么

4.读了《董遇读书有三余》你悟出了什么道理

读《三余读书》有感

读书三余的启发-读书三余的典故

这几天我又开始喜欢上了《弟子规》,这里边有许多小故事值得我们学习,比如:《咬指心痛》、《精忠报国》、《替父从军》、《一字之师》……,可是其中我最喜欢的一则小故事是《三余读书》。

三国时期,魏国有一个人叫董遇,自由生活贫苦,整天为了生活奔波。他经常和哥哥上山打柴,背回来卖几个钱维持生活。上山打柴总是带着书,一有空闲,就拿出来读。

而我那不愁吃不愁穿,还不愿意去读书,总是还给妈妈讲条件,一有空闲时间还想去外边和小朋友们玩一会。

董遇对《老子》很有研究,替他注释;对《春秋左氏传》也下过功夫,据研究心得,写成《注墨别异》。董遇知识非常渊博,人们都很佩服他,许多人前来求教,问他读书窍门,他想了想说:“书读百遍,其意自见。”请教人说:“你说的有理,只是没有时间。”董遇说:“应当用‘三余’时间”。有人问:“三余”是什么?董遇说:“三余就是三种空闲时间。冬天,没有多少农活。这是一年空闲时间;夜间,这是一天空闲时间;雨天,不出门干活,也是空闲时间。这都是读书的好时间啊!”人们听了恍然大悟。

我读书总是匆匆而过,书读过一遍就不想再读了,董遇还告诉向他求教的人要利用“三余”时间来读书,而我的空闲时间太多了,我都没有把时间充分利用起来,好好去读书,把时间白白浪费掉,每次放学回家,不是看电视,就是玩电脑,每次都在妈妈的'催促下才肯去读书。

通过对《三余读书》的学习,我要向董遇学习,做一个用功读书,珍惜时间的好孩子。

谢谢笛子姐姐的信纸,我很喜欢!

读书三余是什么意思

读书三余的意思就是三种空闲时间。冬天,没有多少农活。这是一年里的空闲时间;夜间,不便下地劳动,这是一天里的空闲时间;雨天,不好出门干活,也是一种空闲时间。

部分原文:

人有从学者,董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又言:“书读百遍,其义自见(xiàn)。”从学者云:“苦渴无日。”董遇言:“当以三余。”或问“三余”之意,董遇言:“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

翻译:

董遇字季直,性格敦厚老实而且很好学。附近的读书人请他讲学,他不肯教,却对人家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请教的人说:“(您说的有道理),只是苦于没有时间。”董遇说:“应当用‘三余’时间”。有人问“三余”是什么?董遇说:“三余就是三种空闲时间。冬天,没有多少农活。

这是一年里的空闲时间;夜间,不便下地劳动,这是一天里的空闲时间;雨天,不好出门干活,也是一种空闲时间。”对其认识中国有一句古话:“少年不读书,老来空白首。”世间万物,皆属身外,惟有书能够渗心入骨地擦拭你蒙尘的心灵,让你耳聪目明,心高志远。任何时刻拾起书本,打开扉页,都可以在夏曰里读出雪意,于山间闻到泉鸣。

读书人多的时代,是书籍繁荣的时代,亦是社会文明、人类进步的时代。读书多的时期,则是生命充实丰盈的时期,是激情炽热,才思、理智最敏捷的时期。

启示:

于是《三国志·魏书》中出现这么一句话:“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意思是反复阅读一本书,自然能逐渐了解它的涵义。这是一种通过精读以促进独立思考的学习方法,逐字逐句地反复阅读未必能达到精通的程度。有悟性地读书,可以与作者融洽地平等交流,在心灵的碰撞和摩擦中灵思如泉涌,思考得更透彻。

从读书角度而言吕蒙的终有所成与董遇的三余之说给你的共同启示是什么

董遇读书有三余告诉我们对读书要有所感想,要在利用好业余时间充分阅读的基础上,才能发表自己的见解的道理。

董遇“三余”勤读,又名“董遇劝学”,出自鱼豢的《魏略·儒宗传·董遇》。董遇性格质朴,不善言辞但又好学。

读了《董遇读书有三余》你悟出了什么道理

读好书要抓紧一切闲余时间。董遇“三余”勤读,又名“董遇劝学”,出自鱼豢的《魏略·儒宗传·董遇》。董遇性格质朴,不善言辞但又好学。

汉献帝兴平年间,关中李傕等人作乱,董遇和他哥哥便投靠朋友将军段煨。董遇和哥哥收集捡拾野稻子卖钱维持生计,每次去打柴董遇总是带着儒家的书籍,一有空闲,就拿出来学习诵读,他哥哥嘲笑他,但董遇还是依旧读书。

原文

董遇字季直,性质讷而好学。兴平中,关中扰乱,与兄季中依将军段煨。采稆负贩,而常挟持经书,投闲习读,其兄笑之而遇不改。

遇善治《老子》,为《老子》作训注。又善《左氏传》,更为作《朱墨别异》,人有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言:“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从学者云:“苦渴无日。”

遇言:“当以‘三余’。”

或问“三余”之意。遇言:“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

译文

董遇,字季直,性格木讷但是喜爱学习。兴平年间,关中李傕等人作乱,他与哥哥季中便投奔到段煨将军处。他们经常上山收集野生的禾背回卖钱(来维持生活),每次上山打柴时董遇都带着书,乘着(劳作的)空隙学习读书,他的兄长嘲笑他,但董遇依然不改。

董遇对《老子》很有研究,为它作了注释;对《左氏传》也下过功夫,根据研究心得写成了《朱墨别异》。有跟从董遇学习的人,董遇不肯教,却说:“必须在这之前先读很多遍。”董遇的意思是:“读书多读几遍,它的意思自然显现出来了。”

求教的人说:“苦于没时间。”董遇说:“应当用‘三余’。”有人问“三余”的意思,董遇说:“冬天是一年的多余时间,夜晚是一天中的多余时间,下雨的日子是季候时令中多余出来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