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的意思解释-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的意思
1.临事而惧好谋而成和勇者不惧的区别
2.论语?·?述而篇?·?第十一章?并译
3.子食于有丧者之侧;哭则不歌;临事而惧,好谋而成
4.临事而惧,好谋而成
临事而惧好谋而成和勇者不惧的区别
意思不同、侧重点不同。
1、意思不同:临事而惧好谋而成的意思是遇到事情小心谨慎,善于谋划才能成功,勇者不惧的意思是有胆量的人无所畏惧。
2、侧重点不同:临事而惧好谋而成侧重成功,勇者不惧侧重无所畏惧。
论语?·?述而篇?·?第十一章?并译
论语 · 述而篇 · 第十一章
作者:周.孔子 译析:石宏博
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子路曰:“子行三军,则谁与?”子曰:“暴虎冯河,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
译:孔子对颜渊说:“有用我的,则将此道行于世。不能有用我的,则将此道藏于身。只我与你能这样了。”子路说:“老师倘有行三军之事,将和谁同行呀?”孔子说:“徒手搏虎,徒身涉河,了也不追悔的人,我是不和他同事的。定要临事能小心,好谋而善于做成的人,我才和他同事吧。”
析:孔子在本章提出不与“暴虎冯河,而无悔”的人在一起去统帅军队。因为在他看来,这种人虽然视如归,但有勇无谋,是不能成就大事的。“勇”是孔子道德范畴中的一个德目,但勇不是蛮干,而是“临事而惧,好谋而成”的人,这种人智勇兼有,符合“勇”的规定。对于士兵个人来讲,暴虎冯河,而无悔,是没有问题的。但对于管理者来讲,仅仅有个人的武勇是不足于统帅军队的,要好谋而善成,这样一来,才能够取得军事斗争的胜利。这也是孔子在那个时候提出的一种思想,一种标准。至于临危而惧,要看担心的是什么,出于对于吃不上饭的担心,我们耕作农作物,或者用自己的行为去换取食物。由此看来,这种担心是世间行动的源头,只不过有些人合理地处理了这种担心,把它转化成了积极的行动。而有些人什么都做不了,或者什么都不做,平白的让这种恐惧在自己心中蔓延,然后自我怀疑,自我否定,陷入人生的泥沼,不能自拔。显而易见,后者是不可取的。我们要避免陷入后者的境地,积极地谋划与行动就不可缺少。
子食于有丧者之侧;哭则不歌;临事而惧,好谋而成
子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
(葬礼时)如果孔子坐在戴孝者的旁边吃饭,那么他从来不会吃饱。
孔子去参加葬礼,如果坐在服丧者的旁边吃饭,他从来不会吃饱。《论语》中经常会出现增加葬礼的描述,原因很简单,那时候的人平均寿命短,人口繁衍更迭较快,丧葬之事较为频繁。参加葬礼是很重要的一个社会活动,能够反映出一个人内在的修养。
孔子认为,爱人是尊“礼”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如果真诚的关心他人,参加葬礼是真心致哀,不是走过场,坐在那儿稍微吃一点,用行动表达内心的悲痛与同情,这是“礼”在具体事情上的应用。
子于是日哭,则不歌。
如果当天因为伤心事(如有人去世等)哭过,为表示尊重,孔子这一天就不会唱歌了。
孔子如果某天参加了葬礼,哭了,就不会再唱歌,一整天安安静静的度过。这是因为孔子感到难过,这也体现着他对生命的珍视。
从反面来推测,孔子在他的生活中,只要不参加葬礼,每天可能都唱歌奏乐,内心很快活。从中可以体现,孔子对音乐的喜爱之情来自灵魂深处,并且能够通过音乐找到快乐。
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子路曰:“子行三军,则谁与?”子曰:“暴虎冯河,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
孔子对颜渊说:“受重用时,就展露才华;不受重用时,就韬光养晦。这只有我和你能做到吧!”子路说:“如果您带兵作战,那会让谁辅助?”孔子说:“徒手斗猛虎,赤脚过深河,至不悔的人,我是不需要的。我需要的是那种懂得敬畏,小心行事,以智谋取胜的人。”
“用之则行”,国君如果用人,要让我出山,让我去当官,我可以马上上任,没有任何问题。“舍之则藏”,得不到任用,能心情很坦荡的回家修行、认真学习。
“而无悔”,从不觉得自己的生命有多重要。
孔子认为,人的生命很重要,不能轻易的处置自己的生命。孔子欣赏的是“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这并非胆小懦弱,而是一种饱含智慧、认真对待事情的态度。有些年轻人说话常常把“做”了什么事,说成“玩”了什么事情。比如把“学摄影”说成“玩摄影”。更有甚者,面试的时候,介绍自己的过往经历概之为“玩”。一个人把过去的工作都叫做玩,用对待游戏的态度来创业、工作,心中缺乏敬畏,是很难把事情做好的,更不会追求自我超越。
做一件事情,要知道做事的责任和难度,之后才能根据实际情况认真的规划,把所有能想到的细节想清楚,尽最大努力做成这件事情。
感悟:做任何事都要认真对待,特别是自己的人生规划,要想活得出彩,定要认真努力,临事而惧,好谋而成。
临事而惧,好谋而成
读南怀瑾《论语别裁》笔记:
孔子说,一个统帅的修养是,一定要做到“临事而惧,好谋而成”。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
所谓“临事而惧”,并不是怕事,而是说任何一件事到手上,开始时就是怕会失败,所以要考虑周详,不自作聪明;到事情终于来了,则“好谋而成”,不怕了,必须用智慧,各方面都设想周到,促其成功,这才是统御人才的基本修养。
与孔子此观点形成对比的是那种遇事采取盲目自信、蛮勇傻干的人,虽然他们可以英勇到那怕了都无悔,但是很多牺牲、很多冲动猛烈行为,在孔子看来是没有必要的。
孔子的学生中子路就是一个有勇无谋之人,对于他的勇,孔子不认为是大勇。因为孔子的学问中,智、仁、勇三个字是相连的,而且,真正的大勇,孔子认为,一定是有智有仁;真正的仁,则一定有智有勇;真正的智,也一定有仁有勇,三者不能分开的。否则,如同子路那样遇事“像一只发了疯的暴虎一样,站在河边就想跳过去,跳不过去也想跳”的行为,孔子看来,是不具备真正意义上的统帅修养。
细细品味孔子的智慧哲理,道理确实耐人寻味。这告诉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有责任、有担当。该准备的时候,就应该全力准备到位,而到了需要展现的时候,则就应该全力周全,直至成功。
这种方法,不是鸡汤成功学,而是教会我们做事的真正意义所在,即做就要做好!且想要做好,周详的准备定不可少。否则,莫谈做!那种退五十步而笑百步的行为,无外乎就是愚蠢与自以为是的表现,同样的,有勇无谋的人,纵使再强悍依然是不堪一击。
由此启发自己,做任何事情,做之前一定尽其所能准备充沛,而具体呈现的时候,也尽其所能的想尽所有办法,直至做好。
写到这里,很多人,尤其是创业者会疑问,这种精神固然可取,但是不是不符合“精益创业”?会不会难以自我颠覆?实质不然!即使,准备的太过周详仿佛会束缚了我们创新与探索的脚步,但是若不周详,我们又如何知道什么可做?什么不可做?又如何知道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不是“闭门造车”?因此,不得不说,认真是做任何事的基础,更是做好任何事的基础,然而任何得过且过、任何投机取巧、任何应付了事,最终坑的就是自己!同时,光前期周全,而后期怠慢懈怠了,想要做出一件重要的(或高大上的)事情也是难的!故,一鼓作气成事还是非常有理。
我们的人生也一样,活好我们自己,离不开一股持之以恒,活到老、学到老、干到老的精气神!否则,任何一时间段的松懈,都可能造成功亏一篑!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